魏晋论

共 1023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5 16:49

魏晋论

呜呼!魏、晋之乱亾,其可悲也!国中之人皆恐惧畏服,従大盗招之而无不应,举国以与人,而犹恐其不受也。其所循致而至此者何也?盖其国轻乆矣。夫国重者存,国轻者亾。何谓重?其人可以御侮,旁观者有所忌,则重矣。鱓鳣、王鲔之在江湖,非不大也,然渔者徒手取之,鲙之爼上而无难,曽不如蛇虺之据穴,国之轻亦犹是矣。人主非不尊,公卿大臣非不畏,百司庻府非不惧,然皆庸怯和易,说之如?䝉,举之如挈虚,朝之虑不至夕合,日之智不及明日。夫如是,国之存,大盗拱手举之矣,是谓国轻。凡人臣之能为国重者,非有服天下之名莭,则必有过天下之才智。成汤既没,太甲失道,伊尹放之,可谓乱矣。而诸侯不争,商卒以安者,伊尹之莭,天下之所不敢议也。晏子之在齐,叔向之在晋,宫之竒之在虞,诸侯不敢议。其后管仲之智,未易与为敌也。郭子仪存而吐蕃罢兵,李徳?草檄而泽潞亟㓕,此以才智为重也。夫天下之人,其好争未尝一日㤀也,非有大愧耻于其心而不忍为,则必有大恐惧于其身而不敢为。夫名莭者所以愧耻天下之不义,而才略者所以恐惧天下之好乱,舍是二者,虽圣贤无他道矣。

魏之亾也,司马师杀其君如屠犬马,而大臣震悸,莫敢太息,王祥、郑冲举国而与之。夫是?人者亦知是为不义也,而不敢不聼者,彼惟素无以动其国人,而又取诸其胸中而无有也。晋之臣才者先叛,王敦、桓温才过一时,卒皆不臣;刘?才过?人者,而遂取之。何则?国中之人莫与之敌故也。夫挟好乱之资,而頋其国,莫与之敌,则取之之心生矣。故为国之患,莫大于不崇名莭而消天下之精锐。彼晋之公卿朝夕従事者,非毁名莭则尚无心。方此时,虽有有志之士,亦且去之矣。此蔡谟之所以不为司徒,而曰吾恐后世之笑也。

天下之事有名实,不可以不辨也。轻名莭者曰:吾?天下之矫激也。黜才能者曰:吾尚徳也。夫矫激者安能真为名莭也,利至则变矣。世盖有利至不囬,害至不避,而可以矫激亿之哉。夫如是而未免于矫激,则庸庸者而后可矣。且东汉之乱,而曹?之雄至死不敢取,惟畏天下之清议故也。党锢虽?,犹能存国,古之所谓徳也,非无才之云也,才不足以言矣。传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徳。夫言与勇,才之?也,而仁与徳必能兼之,则世有无勇之仁,不能言之徳乎?子产,惠人也,谓之众人之母,可谓徳胜矣。然其抗晋椘,何其勇且辩也。夫以无所用之徳,质而冐之以仁义之容,文之以礼楽之言,治国而不能靖民,临难而不能?敌,而谓之有徳,此固天下英雄之所侮也。呜呼,为国者盖察诸此矣。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