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兴亡第三十四

轻识古籍

共 912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4 20:09

辩兴亡第三十四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㒒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㑹。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凢!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䏻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天道福善祸滛,事犹影响。昔启人亡国来奔,隋文帝不恡粟帛,大兴士众,营卫安置,乃得存立。既而彊富,子孙不思念报徳,?至失脱,即起兵围炀帝于鴈门。及隋国乱,又恃彊深入,遂使昔安立其国家者,身及子孙并为颉利破亡,岂非背恩忘义所至也?群臣咸曰:诚如圣㫖。

贞观九年,北蕃归朝人奏:突厥内大雪,人饥,羊马并死。中国人在彼者,皆入山作贼,人情大恶。太宗谓侍臣曰:观古人君行仁义,任贤良则理;行暴乱,任小人则败。突厥所信任者,并共公等见之,略无忠正可取者,颉利复不忧百姓,恣情所为。朕以人事观之,亦何可乆矣。魏徴进曰:昔魏文矦问李克:诸侯谁先亡?克曰:呉先亡。文矦曰:何故?克曰: 战 胜。胜则主骄, 战则民疲,不亡何待?颉利逢隋末中国丧乱,遂恃众内侵,今尚不息,此其必亡之道。太宗深然之。

贞观九年,太宗谓魏徴曰: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也。齐主深好奢侈,所有府库,用之略尽,乃至关市,无不税歛。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然天元、齐主,若为优劣?徴对曰:二主亡国,虽同,其行则别。齐主愞弱,政出多门,国无纲纪,遂至亡灭。天元性?而强,威福在已,亡国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论之,齐主为劣。贞观政要卷第八。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