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祸
共 904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4 17:49
犬祸
公孙文懿家有犬冠帻绛衣上屋,此犬祸也。屋上,亢阳髙危之地。天戒若曰,亢阳无上,偸自尊高,狗而冠者也。及文懿自立为燕王,果为魏所灭。京房易传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出朝门。”
魏侍中应璩在直庐,欻见一白狗出门,问众人,无见者,逾年卒。近犬祸也。
吴诸葛恪征淮南归,将朝会,犬衔引其衣,恪曰:“犬不欲我行乎?”还坐,有顷复起,犬又衔衣,乃令逐犬,遂升车,入而被害。
武帝太康九年,幽州有犬,鼻行地三百余步。天戒若曰,是时帝不思和峤之言,卒立惠帝,以致衰乱,是言不从之罚也。
惠帝元康中,吴郡娄县人家闻地中有犬子声,掘之,得雌雄各一,还置窟中,覆以磨石,经宿失所在。天戒若曰,帝既衰弱,藩王相譛,故有犬祸。
永兴元年,丹杨内史朱逵家犬生三子,皆无头。后逵为杨州刺史曹武所杀。
孝怀帝永嘉五年,吴郡嘉兴张林家狗人言云:“天下人饿死。”于是果有二胡之乱,天下饥荒焉。
愍帝建兴元年,狗与猪交。案汉书,景帝时有此,以为悖乱之气,亦犬豕祸也。犬,兵革之占也;豕,北方匈奴之象。逆言失听,异类相交,必生害也。俄而帝没于胡,是其应也。
元帝太兴中,吴郡太守张懋闻斋内床下犬声,求而不得。既而地自坼,见有二犬子,取而养之,皆死。寻而懋为沈充所害。京房易传曰:“谗臣在侧,则犬生妖。”
太兴四年,庐江灊县何旭家忽闻地中有犬子声,掘之得一母犬,青厘色,状甚羸瘦,走入草中,不知所在。视其处有二犬子,一雄一雌,哺而养之,雌死雄活。及长为犬,善噬兽。其后旭里中为蛮所没。
安帝隆安初,吴郡治下狗恒夜吠,聚髙桥上,人家狗有限而吠声甚众。或有夜觇视之云:“一狗假有两三头,皆前向乱吠。”无几,孙恩乱于吴会焉。是时辅国将军孙无终家于既阳,地中闻犬子声,寻而地坼,有二犬子,皆白色,一雄一雌,取而养之,皆死。后无终为桓玄所诛灭。案尸子曰:“地中有犬,名曰地狼。”夏鼎志曰:“掘地得犬,名曰贾。”此盖自然之物,也不应出而出,为犬祸也。
桓玄将拜楚王,巳设拜席,群官陪位。玄未及出,有狗来便其席,莫不惊怪。玄性猜暴,竟无言者,逐狗改席而已。天戒若曰,桓玄无德而叨窃大位,故犬便其席,示其妄据之甚也。八十日玄败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