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文集卷之一

共 138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2-07 00:42

亭林文集卷之一

北岳辨

古之帝王。其立五岳之祭。不必皆于山之巅。其祭四渎。不必皆于其水之源也。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髙。南岳?山于?。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恒山于上曲阳。皆于其山下之邑。然四岳不疑。而北岳疑之者。恒山之绵亘几三百里。而曲阳之邑于平地。其去山趾又一百四十里。此马文升所以有改祀之请也。河之入中国也,自积石而祠之临晋。江出于岷山,而祠之江都,济出于王屋而祠之临邑。先王制礼,因地之宜而弗变也。考之虞书,十有一月朔,廵狩至于北岳。周礼,幷州,其山镇曰恒。尔雅:恒山为北岳。注:竝指为上曲阳。三代以上,虽无其迹,而史记云: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邦。汉书云:常山之祠于上曲阳。应劭风俗通云:庙在中山上曲阳县。后汉书:章帝元和三年春二月戊辰,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于上曲阳。郡国志:中山国上曲阳,故属常山,恒山在西北,则其来旧矣。水经注乃谓此为恒山下庙,汉末丧乱,山道不通,而祭之于此。则不知班氏已先言之,乃孝宣之诏太常,非汉末也。魏书:明元帝泰常四年秋八月辛未,东廵,遣使祭恒岳。太武帝太延元年冬十一月丙子,幸邺。十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岳太平真君。四年春正月庚午,至中山。二月丙子,车驾至于恒山之阳,诏有司刋石勒铭。十一年冬十一月,南征,迳恒山,祀以太牢。文成帝和平元年春正月,幸中山,过恒岳,礼其神而反。明年,南廵,过石门,遣使者用玉璧牲牢礼恒岳。夫魏都平城,在恒山之北,而必南祭于曲阳,遵古先之命,祀而不变者,犹之周都丰镐,汉都长安,而东祭于华山,仍谓之西岳也。故呉寛以为帝王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历代之制,改都而不改岳,太史公所谓秦称帝都咸阳,而五岳四渎皆幷在东方者也。隋书:大业四年秋八月辛酉,帝亲祠恒岳。唐书:定州曲阳县,元和十五年更恒岳曰镇岳,有岳祠。又言张嘉贞为定州刺史,于恒岳庙中立颂,予尝亲至其庙,则嘉贞碑故在。又有唐郑子春、韦虚心、李荃、刘端碑文凡四,范希朝、李克用题名各一,而碑隂及两旁刻大历、贞元、元和、长庆、宝历、太和、开成、会昌、大中、天祐年号,某月某日祭,初献、亚献、终献某官姓名,凡百数十行。宋初,庙为?丹所焚,淳化二年重建。而唐之碑刻未尝毁。至宋之醮文碑记尤多,不胜录也。自唐以上,征于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于碑者如此。于是知北岳之祭于上曲阳也,自古然矣。古之帝王望于山川,不登其巅也。望而祭之,故五岳之祠皆在山下,而肆觐诸侯,考正风俗,是亦必于大山之阳,平易广衍之地,而不在险逺旷绝之区也明甚。且一歳之中,廵狩四岳,南至湘中,北至代北,其势有所不能,故尔雅诸书竝以霍山为南岳,而汉人亦祭于?。禹会诸侯于涂山,涂山近?之地也。水经注曰:上曲阳故城,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廵狩常山,歳十一月至于北岳,侯伯皆有汤沐邑,以自斋洁。周衰,廵狩礼废,邑郭仍存。秦以立县,县在山曲之阳,是曰曲阳有下,故此为上矣。而文升乃谓宋失云中,始祭恒山于此,岂不谬哉。五镇惟医无闾最逺,自唐于柳城郡东置祠遥礼,而宋则附祭于北岳之祠,然则宋人之遥祭者,北镇也,非北岳也。世之儒者,唐宋之事且不能知也,而况与言三代之初乎?先是,倪岳为礼部尚书,已不从文升议,而万历中,沈鲤駮大同抚臣胡来贡之请,又申言之,皆据经史之文,而未至其地。予故先至曲阳,后登浑源,而书所见,以吿后之人,无惑乎俗书之所传焉。

浏览 1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