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共 77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2-06 01:23
道常无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賔。
真而未散,素而未华,纯无伪以杂其洁,固无变以挫其完,此所谓朴也。道之朴常至于无名,道之朴常归于无象。无名也,以一言而可得,无象也,以一念而可求,此其所以为小。若出而应天下之变,散而充万象之用,有性者以性得,有形者以形化。天也自此而始,万物由此而母,廓然居象帝之先,介然在最灵之上,如是孰可以臣之?若王侯守此,万物将自賔矣。域中四大,而道与王各居一焉,王若能将此朴以御群有,则天下之大,四海之远,善不劝而迁,恶不罚而去,以至有目者延颈以求观,有足者跂望而求赴,则彼其化者以无外,承其德者以有归,小大云集,迩遐影从,岂不为自賔也。于道言莫能臣,此所谓最上也。于万物言自賔,此所谓最尊也。最上最尊,道固不可以形器求也,故曰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应求而来,应舍而去,岂非小欤?此小非直小也,小而大矣,故天下莫能臣,万物将自賔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大道藏于阴阳,阴阳隐于大道,天地者得道之阴阳,故阳降于下,阴升于上,其炁相合,以成甘露。且道之初,剖而生其一,于五行为水,在人为命,而天地于是有生成之理焉。生之者,必以成之,是以甘露者,其化以炁,炁之以化,则形未有不生者。自非阴阳之和以遂其宜,莫足语之。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道在物外,其朴无名,朴散物内,以为形器,而名由是生焉。有名则有实,有实则有数,有数则有新敝之相代,成坏之相续,乃离其朴矣。若不知止,务名以遍求,观形而博立,役精瘁神而无厌足之心,竭思劳虑而处忧患之累,岂不为殆也?知止则不殆矣。譬道之在天下,由川谷之于江海。
人之初生,同得于道,共有其性,日诱月化,时将迁矣。既以道集性,则民之归也,乃复其本,奚有不从之患?是由川谷之于江海,不待其招而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