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十三部,合九十二卷。
共 153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2-04 18:10
右十三部,合九十二卷。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然则圣人之受命也,必因积德累业,丰功厚利,诚著天地,泽被生人,万物之所归往,神明之所福飨,则有天命之应。盖龟龙衔负,出于河、洛,以纪易代之征,其理幽昧,究极神道。先王恐其惑人,秘而不传。说者又云,孔子既叙六经,以明天人之道,知后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纬及䜟,以遗来世。其书出于前汉,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有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以广其意。又有七经纬三十六篇,并云孔子所作,并前合为八十一篇。而又有尚书中候、洛罪级、五行传、诗推度灾、汜历枢、含神务、孝经勾命决、援神契、杂䜟等书。汉代有郄氏、袁氏说。汉末,郎中郗萌集图纬䜟杂占为五十篇,谓之春秋灾异。宋均、郑玄并为䜟律之注。然其文辞浅俗,顚倒舛谬,不类圣人之旨。相传疑世人造为之后,或者又加点窜,非其实录。起王莽好符命,光武以图䜟兴,遂盛行于世。汉时,又诏东平王苍正五经章句,皆命从䜟。俗儒趋时,益为其学,篇卷第目,转加增广,言五经者,皆凭䜟为说。唯孔安国、毛公、王璜、贾逵之徒独非之,相承以为妖妄,乱中庸之典。故因汉鲁恭王、河间献王所得古文,叅而考之,以成其义,谓之“古学。”当世之儒,又非毁之,竟不得行。魏代王肃推引古学,以难其义。王弼、杜预从而明之,自是古学稍立。至宋大明中,始禁图谶。梁天监已后,又重其制。及高祖受禅,禁之逾切。炀帝即位,乃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䜟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今录其见存,列于六经之下,以备异说。
三苍三卷
埤苍三卷
急就章一卷
急就章二卷
急就章三卷
吴章二卷
小学篇一卷
少学九卷
始学一卷
劝学一卷
发蒙记一卷
启蒙记三卷
启疑记三卷
千字文一卷
千字文一卷
千字文一卷
篆书千字文一卷
演千字文五卷
草书千字文一卷
古今字诂三卷
杂字解诂四卷
杂字指一卷
字指二卷
说文十五卷
说文音隐四卷
字林七卷
字林音义五卷
古今字书十卷
字书三卷
字书十卷
字统二十一卷
玉篇三十一卷
字类叙评三卷
要字苑一卷
要用杂字三卷
俗语难字一卷
杂字要三卷
文字整疑一卷
正名一卷
文字集略六卷
今字辩疑三卷
异字同音一卷
字宗三卷
文字谱一卷
文字辩嫌一卷
辩字一卷
杂字音一卷
借音字一卷
音书考源一卷
声韵四十一卷
声类十卷
韵集十卷
韵集六卷
四声韵林二十八卷
韵集八卷
群玉典韵五卷
韵略一卷
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
纂韵钞十卷
四声指归一卷
四声一卷
四声韵略十三卷
音谱四卷
韵英三卷
通俗文一卷
训俗文字略一卷
证俗音字略六卷
文字音七卷
翻真语一卷
真言鉴诫一卷
字书音同异一卷
叙同音义三卷
河洛语音一卷
国语十五卷
国语十卷
鲜卑语五巻
国语物名四卷
国语真歌十卷
国语杂物名三卷
国语十八传一卷
国语御歌十一卷
鲜卑语十卷
国语号令四卷
国语杂文十五卷
鲜卑号令一卷
杂号令一卷
古文官书一卷
古今奇字一卷
六文书一卷
四体书势一卷
杂体书九卷
古今八体六文书法一卷
古今篆隷杂字体一卷
古今文等书一卷
篆隷杂体书二卷
文字图二卷
古今字图杂录一卷
婆罗门书一卷
外国书四卷
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
一字石经周易一卷
一字石经尚书六卷
一字石经鲁诗六卷
一字石经仪礼九卷
一字石经春秋一卷
一字石经公羊传九卷
一字石经论语一卷
一字石经典论一卷
三字石经尚书九卷
三字石经尚书五卷
三字石经春秋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