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子葬述

共 775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13:54

王氏子葬述

人之常情,莫羡扵久生,莫不幸扵夭折。而孔光、馮道之長年,人之醜之也,以為不如包羞而疾死。顔淵、伯魚,楊家之童,烏得扵天者?劣矣,人之念之也,以為其身?死而名存,是何區區無常之好惡,若是乎相懸邪?盖幽明善惡禍福之辨,至扵無可柰何,而後不可以無君子之論。濮之王氏子叔愚,甚慧而賢,余與其兄伯温逰,其兄屢稱之旣,而其兄之友又皆稱之旣,而叔愚之友亦來與余遊,叔愚之友又皆稱之旣,而非叔愚與其兄之友,他與余遊而知叔愚者,往往又皆稱之余竒焉,而叔愚扵,其間亦自多與余遊,余因人之稱而察之,良信。無幾何,叔愚以大徳四年某月某日感疾死錢塘城東客舍,年纔二十一。於是叔愚之兄哭而悲之曰:吾失才弟矣。其母悲之曰:吾失賢子矣。叔愚之友若其兄之友若鄕里知舊悲之曰:吾失佳友矣。吾黨識與不識同聲悲之曰:國失一良士君子矣。親者旣傷摧痛楚,無以自容。而踈者亦復嗟憐歎悼不能為懐。夫斯人也。天旣生而材之驟焉而奪之何居。嗚呼。是真不可以無君子之論。人之賢愚材否。可以力為。而死生壽夭之不出扵巳者。當姑置之。使勿亂吾意。故夫子慎言命。恥無名。譏老而不死。而以朝聞道夕死為無憾。叔愚年雖不髙,今觀髙明之家,處貴權通顯一人,百年之間,誰能不死。一日輀車岀門,柳翣載道,亦有能使人嗟憐歎悼,如吾人之扵叔愚者乎。世之名譽,或有能以矯取,而至於行衆致逺,則必敗。叔愚之勢,非能致人以自厚也,而自其家庭,自其閭塾推而致扵逺且衆,舉皆稱其名,而信非有所聞之實而能然乎?是則叔愚?死而賢扵?人固逺矣,而知叔愚者其何悲。叔愚諱友賢,其先世本居東平,祖仕濮,因徙濮。父演卿,甞佐靳宿帥府典籖,家世敦雅清素,故叔愚生而凝重寡言,篤學,齠齓能文章,其漸染服習然也。死之年某月某日,葬某州某原。前葬諸公誄文挽歌之?裒為一編,屬余敘次,遂為略具梗槩,而詳其儻然者,以釋叔愚之親之悲,而亦以風勵吾黨云。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