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章第八

共 58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02:35

上善若水章第八

上善若水。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莊子曰:離道以善,善名既立,則道之體虧。然天一生水,離道未遠,淵而虚,靜而明,是謂天下之至精,故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所惡,故幾於道。

融爲雨露,萬彙以滋。凝爲霜雪,萬寳以成。疏爲江河,聚爲沼沚;泉深海大,以汲以藏以裕。生殖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以利萬物,孰善於此?善利萬物,萬物蒙其澤,受其施,而常處於柔弱不爭之地,納污受垢,不以自好,累乎其心,故於道爲近。幾,近也。

居善地,

行於地中,流而不盈。

心善淵,

測之而益深,窮之而益遠。

與善仁,

兼愛無私,施而無擇。

言善信,

避礙而通諸海,行險而不失其信。

政善治,

污者潔之,險者夷之,順物之理,無容心焉,故無不治。

事善能,

因地而爲曲直,因器而爲方圓,趣變無常而常,可以爲平,無能者若是乎?

動善時。

陽釋之而泮,陰凝之而冰,决諸東方則東流,决諸西方則西流,動而不括,宜其隨時而已。

夫惟不爭,故無尤矣。

聖人體道則治身,惟長乆之存。兼善則利,處物不爭之地。莊子曰:有而爲其易耶?易之者皥天不宜。夫無爲而寡過者,易;有爲而無患者,難。既利物而有爲,則其於無尤也難矣。上善利物,若水之性,雖利物而不擇所利,不與物爭,而物莫能與之爭,故無尤矣。故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强者,莫之能先。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