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無伯辨

轻识古籍-繁体

共 72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12:32

吳越無伯辨

五伯之稱,始見於左氏傳,絶無名號可考。荀卿子乃以齊桓、晉文、楚莊、吳?廬、越句踐當之。後之學者,或黜吳、越,易以秦穆、宋襄,其說謂吳、越、?狄,不當有伯。然則秦為西戒,楚為南荆,亦?狄也,何以遂得與於齊、晉之列乎?荀卿子距孔子世未逺,其說必有據依,恐未可盡廢也。予聞春秋之法,諸矦入於?狄,則?狄之如?邾是也。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如吳、越、秦、楚之?皆是也,而顧獨黜吳越,夫豈孔子意㢤?且吳越亦非純乎?狄者也。吳固泰伯之後,於姬姓為長,而越亦禹之苗裔也。?既微矣,是當與陳若宋同僃三恪於周者也。不幸此二君者介在黿鼉、魚鼈、鼃黽之鄉,宜其自安乎僻?而莫之能奮矣。然猶内恃富强之資,外託尊攘之說,以爭衡中國,而自逹於天子,其得黜之以非伯乎?故謂?廬、句踐不及與於五伯之數則可,謂不當為伯則不可。晉自景公始通吳,而悼公尤汲汲於與吳為㑹,欲借以撓楚。劉文公合十有八國之師於召陵,而莫能救。蔡卒之入郢者,?廬也。然則吳之有功諸夏,不為不多且久矣。其國中之賢者,如言偃,既已登孔子之堂,而延陵季子又為孔子所重,則吳且儼然衣冠禮樂之邦,而可以?狄黜之邪?晏子至吳,吳行人曰:天子請見。晏子僦然者三,曰:臣受命將使於吳,不佞而迷入天子之朝,敢問吳惡乎存?於是夫差遂見以諸矦之禮。吳、晉爭盟,晉令董褐對曰:命圭有命,固曰吳伯,不曰吳王。君若無卑天子,而于其不祥,而曰吳公,敢不順從?夫差許諾,予然後知吳之從善而好禮也,故雖孔子亦嘗從而大之。越為吳讐,吳人入越而不有其地。使其後不誅子胥與公孫聖,不受宰嚭之讒,則是舉也,雖鄭莊之封許,楚莊之封陳,晉文之復曹、衛,何以加此?惟其不终而被?於強敵,故口實者至今不絶,不亦過乎!予不忍吳之見誣,故幷論之。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