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度

共 766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6 03:35

審度

起度之正,漢志言之詳矣。武帝泰始九年,中書監荀勗校太樂,八音不和,始知後漢至魏,尺長於古四分有餘。勗乃部著作郎劉恭依周禮制尺,所謂古尺也。依古尺更鑄銅律吕,以調聲韻。以尺量古噐,與本銘尺寸無差。又汲郡盗發六國時魏襄王冡,得古周時玉律及鍾磬,與新律聲韻闇同。于時郡國或得漢時故鍾,吹律命之皆應。勗銘其尺曰:“晉泰始十年,中書考古噐,揆校今尺,長四分半。所校古法有七品: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吕玉律,三曰西京銅望臬,四曰金錯望臬,五曰銅斛,六曰古錢,七曰建武銅尺。姑洗微彊,西京望臬微弱,其與此尺同。”銘八十二字。此尺者勗新尺也。今尺者杜夔尺也。

荀勗造新鍾律,與古器諧韻,時人稱其精密。惟散騎侍郎陳留阮咸譏其聲髙,聲髙則悲,非興國之音,亡國之音。亡國之音哀以思,其人困。今聲不合雅,懼非德正至和之音,必古今尺有長短所致也。會咸病卒,武帝以勗律與周漢噐合,故施用之。後始平掘地得古銅尺,歲乆欲腐,不知所出何代,果長勗尺四分。時人服咸之妙,而莫能厝意焉。

史臣案:勗於千載之外,推百代之法,度數旣冝,聲韻又契,可謂切密,信而有徵也。而時人寡識,據無聞之一尺,忽周漢之兩噐,雷同臧否,何其謬哉!世說稱“有田父於野地中得周時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勗試以校己所治金石絲竹,皆短校一米。”又漢章帝時,零陵文學史奚景於泠道舜祠下得玉律,度以爲尺,相傳謂之漢官尺。以校荀勗尺,勗尺短四分,漢官、始平兩尺,長短度同。又杜夔所用調律尺,比勗新尺得一尺四分七氂。魏景元四年,劉徽注九章云:王莽時劉歆斛尺弱於今尺四分五氂,比魏尺其斛深九寸五分五氂,即荀勗所謂今尺長四分半是也。元帝後,江東所用尺,比荀勗尺一尺六分二氂。趙劉曜光初四年鑄渾儀,八年鑄土圭,其尺比荀勗尺一尺五分。荀勗新尺惟以調音律,至於人間未甚流布,故江左及劉曜儀表,並與魏尺略相依準。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