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鉅夫

共 155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2-07 20:11

程鉅夫

程鉅夫,名文海,避武宗廟諱,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後家建昌。叔父飛卿,仕宋,通判建昌,世祖時以城降,鉅夫入爲質子,授宣武將軍、管軍千户。他日名見,問賈似道何如人,鉅夫條對甚悉,帝説,給筆札書之,乃書二十餘幅以進。帝大奇之,因問今居何官,以千户對。帝謂近臣曰:騰觀此人相貌,已應貴顯,聽其言論,誠聦明有識者也,可置之翰林。”丞相火禮霍孫傳旨至翰林,以其年少,奏爲應奉翰林文字。帝曰:“自今國家政事得失,及朝臣邪正,冝皆爲朕言之。”鉅夫頓首謝曰:“臣本䟽遠之臣,蒙陛下知遇,敢不竭力以報陛下。”尋進翰林修撰,屢遷集賢直學士,兼秘書少監。至元十九年,奏陳五事:一曰取會江南仕籍;二曰通南北之選;三曰立考功暦;四曰置貪贓籍;五曰給江南官吏俸。朝廷多采行之。賜地京師安貞門,以築居室。二十年,加翰林集賢直學士,同領會同舘事。二十三年,見帝,首陳:“興建國學,乞遣使江南搜訪遺逸,御史臺、按察司並冝叅用南北之人。”帝嘉納之。二十四年,立尚書省,詔以爲叅知政事,鉅夫固辭。又命爲御史中丞,臺臣言:“鉅夫南人,且年少。”帝大怒曰:“汝未用南人,何以知南人不可用!自今省部臺院,必叅用南人。”遂以鉅夫仍爲集賢直學士,拜侍御史,行御史臺事。奉詔求賢於江南,初書詔令皆用蒙古字,及是,帝特命以漢字書之。帝素聞趙孟藡、葉李名,鉅夫臨當行,帝宻諭必致此二人。鉅夫又薦趙孟頫、余恁、萬一鶚、張伯淳、胡夢魁、曾晞顔、孔洙、曾沖子、凌時中、包鑄䓁二十餘人,帝皆擢置臺憲及文學之職。還朝,陳民間利病五事,拜集賢學士,仍還行臺。二十六年,時相桑哥專政,法令苛急,四方騷動。鉅夫入朝,上䟽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擇相;宰相之職,莫大於進賢。苟不以進賢爲急,而惟以殖貨爲心,非爲上爲德、爲下爲民之意也。昔文帝以决獄及錢穀問丞相周勃,勃不能對,陳平進曰:‘陛下問决獄,責廷尉;問錢穀,責治粟内史。宰相上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冝,外鎮撫四夷,内親附百姓。’觀其所言,可以知宰相之軄矣。今權姦用事,立尚書鈎考錢穀,以剝割生民爲務,所委任者,率皆貪饕邀利之人。江南盗賊竊發,良以此也。臣竊以爲冝清尚書之政,損行省之權,罷言利之官,行恤民之事,於國爲便。”桑哥大怒,羈留京師不遣,奏請殺之,凡六奏,帝皆不許。鉅夫既還行臺,二十九年又召鉅夫與胡祗遹、姚燧、王惲、雷膺、陳天祥、楊恭懿、高凝、陳儼、趙居信等十人赴闕賜對。三十年,出爲閩海道肅政廉訪使,興學明教,吏民畏愛之。大德四年,遷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使。至官,首治行省平章家奴之爲民害者,上下肅然。八年,召拜翰林學士,商議中書省事。十年,以亢旱、暴風、星變,鉅夫應詔陳弭灾之策,其目有五:曰敬天,曰尊祖,曰清心,曰持體,曰更化。帝皆然之。雲南省臣言:“世祖親平雲南,民願刻石點蒼山以紀功德。”詔鉅夫撰其文。十一年,拜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使,復留爲翰林學士。至大元年,修成宗實録。二年,召至上都。三年,復拜山南江北道肅政㢘訪使。四年,與李謙、尚文䓁十六人同赴闕,賜對便殿。拜淛東海右道肅政廉訪使,留爲翰林學士承旨。皇慶元年,脩武宗實録。二年,旱,鉅夫應詔陳桑林六事,忤時宰意。明日,帝遣近侍賜上尊,勞之曰:“中書集議,惟卿所言甚當,後臨事,其極言之。”於是詔鉅夫偕平章政事李孟、叅知政事許師敬議行貢舉法。鉅夫建言:“經學當主程頤、朱熹傳註,文章冝革唐、宋宿弊。”命鉅夫草詔行之。三年,以病乞骸骨歸田里,不允,命尚醫給藥物,官其子大本郊祀署令,以便侍養。時令近臣撫視,且勞之曰:“卿世祖舊臣,惟忠惟貞,其勉加〈衍食〉粥,少留京師,以副朕心。”鉅夫請益堅,特授光禄大夫,賜上尊,命廷臣以下飲餞于齊化門外。給驛南還,勑行省及有司常加存問。居五年而卒,年七十。泰定二年,贈大司徒、柱國,追封楚國公,謚文憲。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