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堂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37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8 00:14

和政堂

《輿地紀勝》堂在興國軍滄浪亭之南。《宋王質雪山集》張氏和政堂記 聖言該治道也悉矣。其子析爲三。正直一也。剛克二也。柔克三也。孔子析爲四。施之以寛一也。施之以猛二也。平之以和三也。和之至四也。三即四。四即三。寛猛者。剛柔之異名也。和者。正直之殊稱也。若之何别之。亦嘗引天下之理而伸之乎。隂陽氣也。晝夜者。隂陽之變也。隂陽交而四時成焉。剛柔形也。水火者。剛柔之變也。土石者。水火之變也。剛柔交而四維成焉。寛猛事也。緩急者。寛猛之變也。堅脆者。緩急之變也。寛猛交而四端成焉。四時全則天和。四維全則地和。四端全則人和。和與同異。不相同而濟乃克爲和。古之人誰其得之。仲山甫以之。尹吉甫之誦曰。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鰥寡。不畏彊禦。不茹夫柔。以柔爲剛也。不吐夫剛。以剛爲柔也。聖人曰寛柔以教。南方之強也。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仲山甫無偏於南北。而會歸其極。是之謂致中和者耶。近之人誰其得之。西安趙公以之。眉陽蘇公之辭曰。其在官守。不專於寛。時出猛政。嚴而不殘。其在言責。不專於直。爲國愛人。掩其疵疾。匪一於寛。致猛以濟其寛也。匪一於直。致曲以遂其直也。聖人曰。寛裕温柔。足有容也。發強剛毅。足有執也。溥愽淵泉。而時出之。趙公入是門哉。兹其源乎所濬發深逺矣。今之人誰其得之。廣漢張公以之。其爲荆也。慈温薰惻。如趙公行春令之於益也。峻發嚴厲。如趙公行冬令之於杭也。平舒肅㓗。如趙公行夏秋令之於䖏也。合而爲此邦。此堂之所由作也。其試偃仰游息於斯堂之上。近取諸身。逺取諸物而觀之。日麗於晝而不能夜。月麗於夜而不能晝。惟人也。晝則目闢。夜則目闔。天之全。吾兼之。動物横而不能縱。植物縱而不能横。惟人也。立則體縱。卧則體横。地之全。吾兼之。呼吸而爲氣。能隂能陽。屈伸而爲形。能柔能剛。歛散而爲事。能寛能猛。故人之爲天地之靈也。爲天地之靈。而弗能自用之。物所移也。性有強弱。則五行之數移之也。資有温燥。則五方之氣移之也。識有顯晦。趣有正邪。則父祖所陶。師友所漸。風俗所染。又皆得而移之。不動者眞我也。安在耶。不逺哉。公定心所照無方不徹。獨運夫天地之靈。而翕張疾徐。皆在我也。人無所致其親。又無所致其䟽。人無所施其畏。又何所施其侮。囬旋變化於寛猛剛柔之間。水火醯醢鹽梅備矣。所謂和羹非耶。公名某。字某。其考太師某也。父子所傳。上之孔氏爲宗。下之至於今也。孔氏之大旨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惟其傳之正也。故存心養性而精一執之。中弗離。和弗散。含徳厚矣。其不競不逑。不剛不柔。凡形諸外者。充和之餘也。其可書也已。其可書也已。 又詩集少陵佳句。題和政堂呈使君。 上帝髙居絳節朝。使君意氣凌青霄。君臣旣與時濟㑹。一豁明主正欝陶。伯仲之間見伊吕。臨江節士安足數。欲傾東海洗乾坤。世人那得知其故。諸君何以荅昇平。濟世宜引賢俊人。鳳臆龍鬐未易識。不與八駿俱先鳴。回鞭却走見天子。光芒六合無泥滓。後漢今周喜再昌。丹青宛轉麒麟裏。天時人事日相催。抑塞磊落之竒才。攙搶熒惑不敢動。五雲多處是三台。春来凖擬開懷乆。稍待秋風凉冷後。夜騎天駟超天河。南極一星朝北斗。 次通守韻題和政堂 攙天髙柳意堂堂。柳外山長水亦長。百尺氷壺清徹底。一川雲錦爛生光。暫看屬玉揺波影。速駕麒麟入帝鄉。宣曲宜春驂輦路。上林風味薄沙棠。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