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處第六
共 131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12:39
居處第六
凡人居止之室,必須固宻,勿令有細隙,致有風氣得入,久居不覺,使人中風。古來忽有得偏風者,四肢不遂,或角弓反張,或失音不能語者,皆由忍此耳。身旣得風,衆病總集,邪鬼得便,遭此致卒者,十中有九,是以大須周宻。
凡在家及行卒逢大飄風、暴雨、大霧者,此皆是諸龍鬼神行動經過所致,宜入室門户,燒香靜坐,安心以避,待過後乃出,不尓損人,或時雖未有,若於後不佳。
居家不欲數沐浴,浴必須宻室之内,不得大熱,亦不得大泠,大熱大泠,皆生百病。冬浴必不得使汗出霡,沐浴後不得觸風泠。饑忌浴,飽忌沐。浴訖須進少許食飲乃出。覺室有風,勿强忍,勿反坐,須起避之。
凡居家當誡勒内外長幼,有不快者,即須早道,勿使隱忍,以爲無苦,過時不知,便爲重病,遂成不救。小有不好,即須按摩挼捺,令百節通利,泄其邪炁也。
凡人無問有事無事,恒須日别一度遣人蹋脊背,反四肢頭頂,若令熟蹋,即風氣時行不能着人。此大要妙,不可具論。
凡人居家及逺行,隨身恒有熟艾一勝,備急丸、辟鬼丸、生肌藥、甘濕藥、丁腫、水銀、大黄、芒硝、甘草、乾姜、桂心、蜀椒,不能更畜餘藥。此等恒有,不可闕少,及一兩卷百一隨身備急藥方,並帶避毒蛇、蜂蝎、蠱毒藥隨身也。
凡人自覺十日已上康健,即須灸三數穴,以泄風氣爲佳,勿以康健謂之常然,恒須安不忘危,豫防諸患。灸當辟人神。
凡畜手力細累,每春秋皆與一服轉瀉藥一度,則不中行時氣。
黄帝問於岐伯曰:風之傷人,或爲熱中,或爲寒中,或爲厲風,或爲偏枯,或爲則風。故以春甲乙傷於風者,爲肝風;夏丙丁傷於風者,爲心風;以四季戊巳傷於風者,爲脾風;以秋庚辛傷於風者,爲肺風;以冬壬癸中於風者,爲腎風。風氣中五藏六府之俞,亦爲藏府之風,各入其門户,所中則爲偏風,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爲腦風,入頭則爲目風眼寒。飲酒中風則爲傷風,入房汗出中風,則爲内風。新沐中風,則爲首風。久風入房,則爲傷風飡洩。水在腠裏,則爲泄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爲他病,無常方,然故有風氣焉。
春之三月,此謂發凍。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煞,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之應也,養生之道。逆之傷於肝,爲寒變,奉生者少。
夏三月,此謂播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晚起,毋厭於日,使志毋怒,使華英成秀,使氣泄,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也,養生之道。逆之則傷心,秋爲痎瘧,則奉長者少,冬重病。
秋之三月,此謂審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鷄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形,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毋外其志,使肺氣精,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逆之則傷肺,早爲飡泄,則奉養者少。
冬之三月,此謂陰氣閉藏,水凍地拆,無損乎陽明,起早卧晩,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有私意,已有得,去寒就暖,毋泄皮膚,使氣極,此冬之應也,養生之道。逆之則傷腎,春爲萎厥,則奉生者少。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寒暑燥濕。人有五藏,以生喜怒悲樂,有恐懼。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故曰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重陰必陽生,重陽必陰生。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温;春傷於風,夏必飡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人能依此四時攝養,故得免其夭枉也。
太清道林攝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