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州

轻识古籍-繁体

共 86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13:48

夷陵州

春秋、戰國時楚地,秦屬南郡,兩漢因之。魏武平荆州,置臨江郡。蜀漢改爲宜都郡,後屬吳,稱重鎭焉。晉、宋、齊並爲宜都郡,梁末兼置宜州,西魏改置拓州,後陳亦曰拓州。後周又改峽州。隋初郡廢,煬帝改峽州爲夷陵郡。唐初復爲峽州,天寶初改夷陵郡,乾元初復爲峽州。宋因之,元改峽州路。明初爲峽州府,洪武九年改爲夷陵州,以州治夷陵縣省入。領縣三。今仍舊。

州距三峽之口,介重湖之尾,戰國時爲楚重地。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于是乎東徙。後漢初田戎據夷陵,岑彭攻拔之,遂謀伐蜀。以夾川穀少,水險難漕,因畱馮駿軍江關,田鴻軍夷陵,李元軍夷道,自引軍還屯津鄉。當荆州要會。三國時爲吳、蜀之要害。呂蒙襲公安,降南郡,陸遜别取宜都,守峽口以備蜀,而荆州之援絶矣。先主之東討也,從巫峽、建平至夷陵,列營數十,陸遜固守夷陵以待之,乃上疏於權曰:“夷陵要害,國之關限,若失之,非徒損一郡,荆州可憂也。”及先主敗却,西陵益爲重地。初,曹丕聞漢兵樹栅連營七百餘里,乃曰:“苞原隰險阻而爲軍者,爲敵所擒,此兵忌也。”夷陵于九地,所謂圮地,非乎?魏景元二年,議發兵深入,誘致吳人内附者,荆州都督王基曰:“夷陵東西皆險陿,竹木叢蔚,卒有要害,弩馬不陳”是也。吳鳳凰元年,步闡以西陵降晉,陸抗急引兵圍之。羊祜救闡,軍至江陵,諸將咸謂抗不宜西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假令敵得之,必不能守,所損者小。若據西陵,則南山羣夷皆動,其患不可量也。”遂克西陵,誅闡。抗嘗曰:“西陵,國之西門。”及王濬克西陵,西陵以東無與抗矣。隋之亡陳,亦自西陵。唐平蕭銑,先取峽州,而銑之亡也急焉。宋呂氏祉云:“荆州要害,實在夷陵。”胡氏安國曰:“峽州大都險要,皆在南岸。”祝氏鎰曰:“晉之伐吳,王濬自梁、益以踐荆門,杜預自襄陽以侵沅、湘;隋之取陳,秦王由山南以掠漢口,楊素由巴東以趨三峽,夷陵之安危與荆州爲存亡矣。”

夷陵廢縣,

下牢城,

臨江城,

石鼻山,

西陵峽,

黃牛峽,

大江,

赤谿,

下牢谿,

流頭灘,

狼尾灘,

南津關,

岐亭。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