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
共 18046字,需浏览 37分钟
·
2023-12-08 00:04
城池
湖州府《呉興續志》維昔先王。設險守國。矧兹大邦。金城屹屹。 子城。舊志。周囬一里。三百六十七歩。東西二百三十七歩。南北一百三十六歩。即古烏程縣治。呉興郡舊城。今但垣墻而已。城。呉興記云。郡廨署舊在烏城縣治。舊編云。舊傳晋郭璞欲移郡於東遷。每立標輙爲飛鳥㗸去。其女亦善地理。啓璞無徙。因舊址損益之。可以永無殘破之虞。璞從之。其女今號遷城小娘子。從璞廟食。續圗經云。郡置於呉。而璞當晋惠懐之際。避地束南。事不相類。乃於菰城云。秦攺縣爲烏程。至晋始移治於苕霅之上。烏程縣治。即古郡治。又自相爲抵梧。切詳烏程治所。當秦漢間已徙。于今之郡中。故呉寳鼎置郡詔。謂永安故鄣等水。悉注于烏程。若在菰城。豈得云故知在呉以前已在今處。既以縣爲郡。則必即
定者矣。今羅城之内。苕水入西門。餘不水入南門。至江子匯合流爲霅水。以出北門趍太湖。西南諸山囬環拱揖。屏列于前。北有卞峯。以踞于後。子城居中面二水之衝挹衆山之秀。又四面多大溪廣澤。故立郡以來。無兵唐初爲輔公祏所據。趙郡王李孝恭討擒之。爲揚州大都督。以其城湫隘。始於外築羅城。以子城内爲剌史聴事及椽廨。城上舊有白露舎。宋朝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奉敕毀折。城門三。中門上有譙樓如舊。宋揭昭慶軍額於上。置漏刻鼓鉦。後改湖州。又改安吉州。元攺湖州路総管府額。皆揭於樓。至正十二年。兵火所燬。十九年復建。額不復再立。皇朝揭湖州府額。仍設漏刻鉦鼓。鈇。以郡宻拱行都。增崇基宇。挟以朶樓。規模雄麗。乾道初火延燔靡遺。知州事王時升重建。頗不逮昔。 東門俗稱衙東門。有樓曰東樓。 西門俗子城壕。周子城之外。今闊僅數尺。纔通潦水而已。城西南一帶俱塞。羅城。舊志。所載周二十四里。元初削平之。至正十六年。張士誠據湖州。守鎮官潘元明重築。較舊基約而小之。東門退入半里許。西門退入一里許。南北稍入數丈。周囬一十三里零一百三十八歩二尺。水陸共八門。上建城樓。改鑿壕塹。非復舊處。皇朝無所増損。洪武六年。知府楚岳。復開清源旱門。奉勝水門。以便民。今計水陸門共十。歩折二十四里。唐武德四年。趙郡王孝恭所築。景福二年。剌史李師悅。重加版幹之工。見舊圖經。綂記云。有記見存。紹興三十一年。知州事陳之茂旱門五。《呉興續志》東曰迎春。西曰清源。 南曰定安。東北曰臨湖。西北曰迎禧。水門五。洪武九年守禦千户所申准今名。 東曰毓德。 西曰潤城。 南曰通明。 北曰奉勝如舊。東北曰武寧。《呉興志》 城曰。舊有九所。放生池側。有誾門。又有樓。綂記載東閶門樓云。正元十五年。李詞造跨河樓三間。挾樓三間定安門。東西各有甕門並廢。城面各有甃塞處。今爲門六。内清源臨湖。止有水門餘四門水陸各一。 東曰迎春門。西曰清源門。南曰定安門。北曰奉勝門。王廟俗呼覇王門。舊有樓。綂記云。寳應中。剌史崔元亮攺舊柵。建門樓一東北曰臨湖門。西北曰迎禧門。羅城壕。周羅城外。唐武德四年。李孝恭築城時所鑿。廣德四年。剌史獨孤問俗重開。北壕。自清源門㳂城至迎禧門。又至奉勝門。又至臨湖門。自古苕水入太湖之溪也。闊數十丈。深不可測。實爲天險。西壕。自定安門至清源門。南壕。自迎春門至定安門。北壕。自臨湖門至迎春門或假人力鑿。然西壕受西南諸山之水。南壕受餘不衆溪之水。東壕兼受運河之水。皆成溪澤。而東壕又爲二重。曰外壕。曰裏壕。大抵。諸壕之水。遇春夏水生。浩漾洶涌。湍激迅駛。而西南二水。互勝交流。餘不水盛。則浸滛入於苕溪。苕溪水漲。亦瀰漫混於餘不。而衆壕交受。以入于湖。尤爲深闊。 極樂城。在六客堂前。子城上。舊名挽翠亭。慶元六年。知州事李景和攺名極樂城。殿院陳讜書額。 放生池。在湖州府能仁寺東。周囬數十畆。東北距羅城。有閶門遺迹。唐乹元二年。詔洋州暨浙江西諸道。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明年春顔真卿撰記。
大暦七年。真卿來爲刺史。次年秋追建碑刻顔公祠。今在池上。池内皆紅蕖。遇祝聖壽。放生釋罩。捨鱗徹籠。縱羽併就此處。 芙蓉池。在湖州府有千葉蓮。即楊漢公。開濬蘋洲二池之一也。今廢。烏程縣城《吳興續志》 古縣城 在縣南二十五里。所謂菰。即今下菰是也。其址尚存。今縣治倚郭。不别建城。城縣也。見舊圗經。城内又有子城。見舊編。重城屹然。工役甚固。又續圖經云。春申君始建城。距今千餘歲。重城屹然畧不隤毀。則知當時工役之興水悉注于烏程。則已是今處。續圖經云。晋始移治苕霅之上非也。盖移今
五孤城。《太平寰宇記》烏程南十八里。有五孤城。呉時鄭嫗善相人者居此。歸安縣城 縣治倚郭。《吳興續志》在郡城中。去府治一百二十歩。不别建城。以堵墻周環而已。長興縣城。《吳興續志》舊縣無城。但樹柵門。皇朝初。元帥耿炳文費聚開府守之城築斯備濶一丈八尺五寸。周圍九百二十九丈。城門六。各有樓。及月城水關二。上各有亭。自冝春西轉吉祥長興四安四門。城髙二丈五尺。自嘉㑹東轉成武門。城髙二丈二尺五寸。㳂城浚池深五丈。闊七丈。 城門六 東成武門 南嘉會門 西南四安門西長興門 北吉祥門 東北冝春門 水關二 東清湖關 西大雅關 《吳興志》晋初置縣。在今冨陂村。距今縣治東南二十里。成帝咸康元年。徙苕溪北。在今縣治東二里。重光宫其故基也。隋大業十一年。又徙于吳夫槩廢城。距今縣治東南二里百六十四步。至唐武德七年。始移于今處。在郡治西北七十一里。内有子城。外爲七門。 東曰朝宗門 南曰長城門 西曰冝興門 東南曰迎恩門 西南曰廣德門 東北曰姑茹門。故鄣郡城。《郡縣志》在長興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唐太宗賢妃徐惠。長城人。八歳能屬文。父嘗試使擬離騷爲小山篇曰。仰幽岩而流盻。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爲兮獨徃。父大驚。太宗聞之。召爲才人。太平寰宇記。即秦時鄣郡城。今俗號府頭是也。在縣西南八十里。 《太平寰宇記》大騎小騎城。在長興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呉地記云。呉王濞築此二城爲馬廐。 《呉興志》飲馬池。在長興縣東南三十一里。山墟名云。卞山有項王走馬垺。飲馬池。 上池。在長興縣西二十五里。相傳昔陳武帝别墅。今上池村是也。武康縣城。《呉興續志》舊志。在餘英溪北。隋徙於西南。唐廢於兵。廣徳二年。重築於溪北舊基。宋紹興中尚存。其後復廢。自元至皇朝不復興築。《呉興志》隋仁壽二年。中使蘇倫徙於溪南。唐廣徳元年。袁晁作亂浙右。縣人朱泚沈皓舉亡命之衆以應之。分守兩洞。攻䧟城壘。縣郭室廬。變爲灰燼。二年剌史獨孤問俗使將軍辛敬順於金鵝山。築城守其㓂路。沈皓殺洞中賊黨以降。左衛兵曹叅軍慶澄。兼武康德清二縣令轝瓦礫伐榛莾復於溪北。古城築之。銅峴之水。三面環繞濬爲濠塹。今之縣城是也。在州西南一百七里。有四門。 東曰撫耘門 南曰朝恩門 西曰懷安門 北曰平逺門 右四門。並紹興中。尉趙公廪剏建。爲屋六楹。挟以兩廂。 放生池。在武康縣永安潭證道寺之南。徳清縣城《呉興續志》唐置武源縣。後改臨溪縣治。皆在下蘭山南面。迎餘不溪。後以勢衝激。天寳中。改德清始置於百寮山南。舊無城郭。元至正十六年。爲張士誠所㨿。至正十八年。守禦元帥戴興祖始築城。週廽四里六十歩。開鑿濠壍。西南二面。上連山崗。不通舟楫。所設水關三。旱門五。後因兵興。水關二爲火所燬。丙午年。歸附皇朝城垣間有圮毁。 南旱門一。水門一。 東旱門一。水門一。 西旱門一。水門一。 北旱門一 西南旱門一 女獄城。《太平寰宇記》在徳清縣東三十五里入東。記云。後漢清州剌史姚恢。與海昏侯沈戎過江。隂爭柯日山居之。恢女宻報戎。戎先居之。姚氏三代不養女。有女則囚于此山。安吉縣城《呉興續志》舊志。在安吉縣天目郷。今縣治四十五里。唐開元二十六年。始徙今處。縣無城郭。而有六門。西曰齊雲。北曰迎恩。餘皆無名。至正丁酉歳。歸附皇朝。置安吉。奕緫管府。緫管張俊徳始築土爲城。明年定逺大將軍費愚重砌以石。周圍六里。髙二丈二尺。闊五丈。改闢四門。重鑿濠塹。今計旱四門。東曰迎春 西曰承恩。南曰朝陽 北曰拱辰。《呉興志》古來甃路。屋址猶存。今縣在故鄣城之南。號鄣南。面大溪。望天目浮玉群峯。直云五十餘里。左苕溪右玉磬巖。縣無城郭。有六門。惟西北二門有名。餘皆無名。 西曰齊雲門 北曰迎恩門 邸閣池。在縣北三十里。周廻二頃二十畆。呉興記云邸閣池。水灌田五頃餘。鱗羽涵泳。芰荷交蔚。唐聖歴元年。縣令甘鉗耳知命修邸閣路。坊巷湖州府。《呉興續志》里門有表。維古之制。考其名號。棊分櫛比。叙坊巷。舊志所載在城坊名五十有五。兵興以來。表識多廢。皇朝洪武十一年。同知府事魏德源考諸志書。悉復其舊。惟觀文。擁旌。餘慶。三坊。俱築於城外已廢。《呉興志》舊圗經。綂記坊有十六多名存。而無表識。嘉定癸未。太守宋濟。旣新銷暑葺清風。二樓名。於是邦人。相帥各於其居。請表坊名。務稱守意。郷有名存。而識不立者。亦復置焉。合爲五十有一坊。而首尾具見者八。通爲六十四處。非惟征人客子過是邦者。得以知巷陌之名。闤闠通衢。新題華表。璀璨相望。亦足爲呉興壯觀。故復編次之。 和樂坊 平康坊 仁政坊 烏氏坊 程氏坊。苕陽坊。桃李坊。車騎坊。章后坊。徳本坊。白華坊。呉歈坊。右舊圗經。有其名。而無其識。 清通坊。德政坊。茗隂坊。中書坊。前溪坊。採蘋坊。呉興坊。仁依坊。右苕隂以賈安宅更名狀元。有其識。他皆亡焉。今復立。 宣化坊。保寧坊。永安坊。昇平坊。熈春坊。
通津坊。樂衆坊。近市坊。豐樂坊。迎恩坊。戒民坊。里仁坊。政平坊。壽昌坊。仁域坊。泰和坊。東溪坊。阜安坊。太平坊。集慶坊。叢桂坊。至郭尚書廟。華表對峙。太師忠惠觀文趙公府第在焉。忠惠積慶流芳。鍾于令子。今江隂太守孟奎先諸兄擢丙辰第。咸淳乙丑。少監孟圻。運幹孟至。帥機孟垕。一榜同登。先是太師國公希懌。監簿公與悊。都承公與懃。忠惠公與〓。世科濟羙。奕葉相傳。方來未艾。禮冝旌表。用改今名。請于郡者。攝天慶坊。清華坊。興賢坊。種徳坊。賢福坊。嘉慶坊。和裕坊。集賢坊。天聖坊。朝岳坊。觀文坊。擁旌坊。登瀛坊。浮玉坊。元善坊。餘慶坊。冨民坊。貴涇坊。聴履坊。熈和坊。忠賢坊。聞禮坊。仁壽坊。月河。右四十八所。并前清通。德政。中書。前溪。採蘋。呉興。仁依。皆今重立。共五十有五焉。 坊名郷也乆廢。官司郷貫。止以界稱。今爲界十七。分屬四廂。 南門界。崇節界。飛英界。報恩界。崇新界。歸安界。中界。迎春界。南市界。鵝行界。石磉界。魚樓界。西市界。烏程界。倉場界。濟川界。中書界。又有巷名。出於俚俗。或以寺觀。或以名物。或以姓氏。第爲識别。多非馴雅。循習歲乆。遂爲通稱。如魯有五父衢。漢有華陽街。章臺街。藁街。之類載在史傳。故地理錄。亦冝存而不廢。今以舊編所録差次附于後。 自定安門。直北至儀鳳橋街。自儀鳳橋之南堍。直西祥符寺街。自儀鳳橋之北堍。直西至清源門街。自衙西門。直西轉北衆路。自烏程縣橋。直北至迎禧門路。自儀鳳橋之南堍。直東至甘棠橋。及横塘路。自儀鳳橋之北堍。直東轉北至州治前街。自衙東門轉北。又西衆街。自迎春門。直西至駱駞橋街。自駱駞橋之西堍。轉北過斜橋。至臨湖門。
長興縣坊。《呉興續志》本縣舊編所載坊九。圗經所載一十有三。名各不同。兵興以來。表識俱廢。皇朝洪武六年。守禦鎮撫劉顯。知縣蕭洵。重立坊名。惟麒麟爲舊名。餘皆新立。凡九。 崇仁坊 和義坊 麒麟坊 迎薫坊 文昌坊 武定坊 嘉會坊 筞勳坊 靈祐坊 《呉興志》舊編載坊九 呉槩坊 程氏坊箬溪坊 英才坊 畫溪坊 忻湖坊 報德坊 陵陽坊 回溪坊本縣圗經所載十三坊 長樂 尊賢 賛善 習善 仁風 宣風勸善 歸化 儒化 崇化 延風 仁知 德化 與此不同 舊編又載巷十二。皆俚俗所稱 袁巷 蔣巷 施巷 霍巷 盛瀆巷 包巷 闕巷 韋巷 麟麟巷 陳巷 因巷 泥巷 不足録云武康縣坊。《呉興續志》郡志。所載坊八。曰風溪。杏壇。永安。千秋。前溪。餘英。鳥囬。砂井。餘英志。又載坊二。曰杏壇。桂枝。今惟存三坊。有表識。其杏壇一坊爲舊名。中和澄清二坊。爲故所易。餘皆漫沒。又無表識。不詳所在。 杏壇坊。中和坊。澄清坊。《呉興志》據舊編所載坊七。 風溪坊。 永安坊。 千秋坊。 前溪坊。 餘英坊。 烏回坊。 砂井坊 餘英志。止載其二。曰杏壇坊。在懋德里。桂枝坊在文㑹星。桂枝坊。紹興十三年知縣范普初建。其他又率因其里名。或溪井之名也。 舊編又載巷九。 市東巷。 市西巷。 大慈巷。 前溪巷。後溪巷。 唐家巷。 船坊巷。 墻後巷。 宫前巷。 俚俗所稱本不足録德清縣坊。《呉興續志》舊志載坊九。曰武源。新開。前溪。後溪。積谷。武善。通髙。儒津。呉山。巷八。曰市保。鄉亭。趙家。丁家。坊門。梁家。盖家。戴家。後附郭定爲十三坊。皆易今名。皇朝因之。其舊志九坊之名。止有積谷。後溪。前溪。三坊可考。其餘表識湮沒。不詳所在。 宣化坊。里仁坊。逹尊坊。晋賢坊。桂林坊。冨樂坊。興賢坊。文昌坊。台鼎坊。徳廉坊。後溪坊。餘慶坊。桂枝坊。《呉興志》舊編載坊七。 武源坊。 新開坊。 前溪坊。 武善坊。 通髙坊。 儒津坊。 呉山坊。 又有巷八。皆不足紀。竊考餘不郷。有愽陸里。餘烏村。盖沈約自叙云尔。其餘烏村。縣有烏山。即其地也。所謂愽陸里。今不詳何所云。安吉縣坊。《呉興續志》舊志所載坊巷。表識悉燬干兵。元丁酉緫管張俊德。知縣劉德裕。重建一十二處。别立名額。洪武十年。知縣馬文敬。増置皇華杏壇二坊。通爲一十四。 德教坊 仁政坊 皇華坊 杏壇坊 朝嶽坊 攀鱗坊 永寧坊 熈春坊 玉磬坊 崇德坊 常樂坊 積慶坊 慶澤坊 開元坊 《呉興志》舊編載坊十二 臨苕坊 施興坊明義坊 修業坊 通閱坊 凌雲坊 臨期坊 顯親坊 懋遷坊貨殖坊 修善坊 圜慶坊 又有巷十三 毛家巷 鎮下巷 范家巷 後街巷 城南巷 水巷 方家巷 金家巷 照春巷 姚尚書巷 羅漢寺巷 朱家巷 皆俚俗所稱。不足録云。
郷里烏程縣。《呉興續志》舊志載郷十二。都五十有六。元郷如舊。而定爲五十三都一鎭。皇朝因之。城中西南八界。元隷録事司。今隷縣。因附見于郷都之首。管郷四十。里二百。見顔真卿石柱記。國初爲郷三十一。見舊圗經。并綂記。郷三十一。行山。豐樂。仁風。白鶴。霅水。臨苕。崇禮。孝行。至孝。廣徳。永新。德政。龍亭。澄靜。靈壽。震澤。太元。福增。萬歳。保安。崇孝。常樂。瑯瑘。歐亭。九原。三碑。順德。移風。稔澤。樂俗。太平興國中。割十有五郷。置歸安縣爲郷十六。後又併其三。景徳中。管十三郷。見李宗諤圗經。今列于後。比綂記所載。參歸郷都永新郷。管都六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六都本郷。管里一十四 義安里 至建里 城山里 永定里 石頭里平山里 遊仙里 永新里 上榮里 吉昌里 建安里 金山里三碑郷。管都三 七都 八都 九都澄靜郷。管都三 十都 十一都 十二都九原郷。管都三 十三都 十四都 十五都霅水郷。管都四。十六都 十七都 十八都 十九都靈壽郷。管都四 二十都 二十一都 二十二都二十三都德政郷。管都五 二十四都 二十五都 二十六都 二十七都 二十八都常樂郷。管都六 二十九都 三十都 三十一都 三十二都 三十三都 三十四都震上郷。管都五 三十五都 三十六都 三十七都 三十八都 三十九都震下郷。管都四 四十都 四十一都 四十二都 四十三都 移風郷。管都四 四十四都 四十五都 四十六都 四十七都崇孝郷。管都六 四十八都四十九都 五十都 五十一都 五十二都 五十三都白鶴郷。管里一 昇山里 《呉興志》樂俗郷。管里六 醴泉里 山陽里 紫澗里 宣化里黄興里 黄城里 縣之郷里。見於史傳者。古有烏禾郷。宋有純孝里。唐有茂徳郷。今俱無之。舊圗經載郷距縣里數。如霅水郷在縣西一十五里。今縣治即係霅水鄉。澄靜鄉。在縣西南五十里。今西南至郷界不十里。其郷分亦多有攺易。今不錄。熈寧中。管郷十一。今分震澤爲上下扇。爲十二郷。共五十六都。 霅水郷。九元郷。三碑郷。澄靜郷。徳政郷。永新郷。靈壽郷。崇孝郷。震澤郷上扇。震澤郷下扇。移風郷。常樂郷。坊郭鄉鎮《元一統志》 方山郷 謝公郷 順靈郷 晏子郷荆溪郷 嘉瑞郷 惟新郷 清泉郷 尚呉郷 平遼郷 至德郷安化郷 順㤗郷 白烏郷 吉祥郷歸安縣郷里。《呉興績志》舊志載十郷。七十八里。元汰仁風一郷。定爲九郷。四十四都。又以在城東北隅。分置九界隷録事司。張氏㨿城廢録事司。九界仍隷本縣。皇朝因之。 城外九郷。四十四都。符間。已省其四。管十一郷。四十八里。後又併順德一郷于松亭里仍舊也。瑯瑘郷。管四都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太原郷管都六 五都 六都 七都 八都 九都 十都含山郷。管都四 十一都 十二都 十三都 十四都松亭郷。管都七 十五都 十六都 十七都 十八都 十九都 二十都 二十一都松亭盖攺也。元管長超以下五里。而烏山以下五里爲順德郷。今併爲十。烏山里 安仁里 修政里 臨苕里 長超里 太平里 仁化里福増郷。管都三 二十二都 二十三都 二十四都崇禮郷。管都五 二十五都 二十六都 二十七都 二十八都 二十九都長壽郷管都四 三十都 三十一都 三十二都 三十三都壽郷。即後所改也。 新興里 東林里 長壽里 新城里 長平里延年里 常平里 楊城里 馬林里 馳塘里 千秋里 清化里永樂里 豐樂里 龍相里 旗亭里 碧溪里 元先里 都亭里廣德郷。管都五 三十四都 三十五都 三十六都 三十七都 三十八都施渚里 武安里 龍泉里 卜成里 積善里 孝廉里 孝德里至孝鄉。管都六 三十九都 四十都 四十一都 四十二都 四十三都 四十四都《呉興志》仁風郷。管里五 卞隂里 易俗里 龍興里 清北里長興縣郷里。《呉興續志》舊志。長興一十五郷管七十四里。元改嘉㑹郷爲順㤗。長興郷爲安化。定一百五都。
皇朝因之。改嘉瑞郷爲嘉會。在城爲兩界。 郷一十有五。都一百有五。一少。以八都併作四都。呉興志。按舊圗經七十二郷。綂記所載管郷三十。今所存者十有五。苕陽。四安。鳳亭。長安。靈芝。臨澤。箬水。和平。青山。西湖。至德。九龍。卞山。天授。合溪。凡十五郷不存。若淳化後邑境無増損。而郷損其半者。必併合爾。管里七十五。按南史陳武帝下箬里人。綂記載漢錢林元始至德郷。管都八 一都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六都 七都 八都名永昌郷。周弘讓。裴子野。舊宅。亦名永昌郷。以地理考之。或恐未必然。惟新郷。管都十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六都 七都 八都 九都 十都嘉㑹郷。一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六都 七都 八十一都 九都 十都前溪郷。管都十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六都 七都 八都 九都 十都晏子郷。管都五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順靈郷。管都四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方山郷。管都六 一都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六都謝公郷。管都六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五都 六都清泉郷。管都八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六都 七都 八都平遼郷。管郷十一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五都 六都 七都 八都 九都 十都 十一都尚呉郷。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六都 七八都吉祥郷。一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六都順㤗郷。管都六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五都 六都 安化鄉。管都六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六都 白烏郷。管都四 一都 二都 三都 四都長安里 陸安里 《呉興志》嘉瑞郷。管里五 太平里 髙明里 蠡塘里 苕源里 獨山里 長興郷。管里五 上箬里 成湾里 金輪里 時邑里 金渠里武康縣郷里。《呉興續志》縣自唐析置武源之後。尚存二十郷。其後屢嘗併省。至宋大中祥符止管五郷。而里凡七十。後又併至孝永安爲一郷。攺名慶安。爲郷凡四。而里如舊。元仍其郷。而定爲十八都。皇朝因之。開元圖經載舊管二十郷。敬讓。負郭。安樂。武都。武義。太原。桃源。永安。信義。旗亭。至孝。城山。前溪。風渚。封禺。風山。永平。武昌。崇仁。太平。㨿餘英志云。天授二年。邑人戴德永上䟽言。武康二十郷。其十五郷。枕臨溪澤。有舟楫之利。請以其地。置武源縣。天寳元年。攺爲徳清。而武康之境止五郷。竊考統利。請析置縣。初無二十郷。十五郷之文也。未知餘英志何所考㨿。使天授時於二十鄉中。已析去十五鄉縁何。開元圗經尚載二十郷耶。綂記云十七郷。恐二十郷之外。别有諸鄉。未可知也。今㨿統記。德清縣管郷十七。武康縣管郷二十。則餘英志之考證。近於符合而不詳始末矣。梁開平中。錢氏㨿有併爲十三。綂記云。武康管郷二十。梁開平四年。錢氏併爲十三。武都。武昌。旗亭。永安。崇仁。安政。義寕。封禺。義安。至孝。風渚。懷德。太原。宋朝以來。又加併合。大中祥符間止管五郷。曰永安。曰至孝。曰崇仁。曰太原。曰武都。而里凡七十。見大中祥符圗經。後又併至孝永安爲一。改曰慶安。今爲崇仁郷。管都五 一都 二都 三都。三都。四都。四都。五都。五都。興志。管里二十 湘溪里 蒿山里 青泉里 下温里 義安里 臨溪里 興教里 陸海里 開化里 至孝里 風山里 南畆里 柯田里 杜橋里 懋德里 龍山里 上渚里 下陌里 昭明里 上武都郷。管都五 六都。上管 六都。下管 七都 八都 九都十都慶安鄉。管界三。都四 南界 北界 十一都 十二都 十三都 十四都。上管太原里 前溪里 旗亭里 清化里 文會里 安樂里 崇福里清風里 高梁里 懐仁里 温泉里 決渠里 福田里 上温里太原郷。管都四 十四都。下管 十五都。上管 十五都。下管十六都。上管 十六都。下管 十七都。上管 十七都。下管 十八都沈壁里 文城里 永豐里 懷德里 永仁里 東海里 永定里上施里 方山里 砂碕里 鳳山里 樂成里 餘福里 父義里竊考武康。本烏程之餘不郷。梁沈約自叙。世爲武康人。六世祖延始居縣東郷。愽陸里。餘烏村。由析爲徳清之後。餘不鄉。愽陸里。皆徳清境也。晋有廢頭里。今亦不詳何所。德清縣郷里。《呉興續志》舊志陸郷。管里七十有五。今郷名如今但䕃宗改爲松山。元改里爲十八都。繼因括勘田土。又分十三都。十四都。爲上下管。十五都。十六都。十八都。爲東西管。共爲二十四管二界云。皇朝因之。永寜郷。按餘英志云。武康縣東界十五郷。有舟楫之利。請置一縣非也。綂永和鄉。管都五。界二 一都 十六都。東管 十六都。西管 十七都 十八都。西管 南界 北界里二十 武源里。永和管 雅詞里 仁智里 周漳里 惠圃里 金泉里。長樂管 漪瀾里 長壽里 長樂里 主山里 呉羗里。亀廽管。薌亭里 後溪里 孔印里 前溪里 武信里。武源管 武德里 武千秋郷。管都五 二都 三都 四都 五都 茅山䕃宗郷。管里十 鳳山里 永全里 積谷里 興平里 烏山里 塘徑里。永忻里 懷恩里 餘冨里 崇信里 金鵝郷管都八 十二都 十三都。上管 十三都。下管 十四都。上管 十四都。下管 十五都。東管 十五都。西管 十八都。東管遺犢里 安居里 兩岐里 至隱里。孺山管 永昌里 髙安里 新遵教郷。管都二 十都 十一都永安里 旗亭里 華溪里 清風里 德華里 梅林里。鳳山管 新亭里 龍亭里 張亭里 輔國里 仙石里。安仁管 句城里 桂陽松山郷。管都二 六都 七都 永寧郷。管都二 八都 九都安吉縣郷里。《呉興續志》舊誌郷一十有六。轄里八十。自元至今。郷名如故。定爲三十七扇。一百八管。鄉。廣邑郷。孝子郷。靈泉郷。而舊圗經云。所管二十。有永安郷。龍池郷。安樂郷。苕溪郷。安上郷。尚禮郷。管里一百。今為郷十六。管里八十。今有順安郷。安順郷二扇。分爲六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五管 六管安福郷二扇。分爲六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 六管定福郷二扇。分爲五管 一管 二管 三管四管 五管魚池郷三扇。分爲九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六管 七管 八管 九管零奕郷二扇。分爲五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銅山鄉三扇。分爲九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五管 六管 七管 八管 九管鳳亭鄉一扇。分爲六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 六管太平郷四扇。分爲十一管 一管 二管三管 四管 五管 六管 七管 八管 九管 十管 十一管金石郷四扇。分爲九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 六管 七管 八管 九管梅溪郷一扇。分爲五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五管崑山郷二扇。分爲六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 六管移風郷二扇。分爲五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孝豐鄉二扇。分爲五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天目郷三扇。分爲八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 六管 七管 八管廣苕郷二扇。分爲七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 六管 七管浮玉郷二扇。分爲六管 一管 二管 三管 四管 五管 六管
井《呉興志》錬丹井。在湖州府天慶觀西。烏程侯井。在烏程縣東北。口圎。徑一丈六尺。即呉孫皓爲程侯時井也。義井。在湖州府四十四所。錬丹井。簽判西聴北 清通坊南 司理院前 醋庫南 瓦子巷西鐵觀音院東 開元寺東西各一 烏程縣前後并西各一 州學東西各一。獵場卷 威果營東 靈濟廟。東西各一 小宫前郟家巷 子城東西并後各一 堂子巷 前石橋北。亭子巷 天慶觀。東西各一 天聖寺南。又寺溪東 草場卷 報恩寺東 又寺東巷 又寺後 飛英寺南 龍騎營前 歸安縣西。無星橋東 馬軍營下。南廟前 西倉前。自龍騎營前以上三十九井。在郡西北連卞山。故泉清而甘。歸安縣西以下五井。在郡東南。地多沮如故泉或黄或白。而味淡。亦猶四水合流。西濁而南清也。並舊編。大抵。湖雖澤國郡人罕汲溪飲。且以土薄易鑿。故皆井錢氏飲馬井。在武康縣北十五里。名懐徳。耆舊相傳。呉越王錢鏐微時過此飲馬坎中。水泉迸流。里人因浚治之。 石井。在武康縣東南八里。石脇山之巖。天欲雨。則出雲氣。 銅井。在武康縣西北十五里。銅官山麓。昔人引藤蔓爲綆。探之莫窮其底。井旁有石燕洞。温井。在武康縣西南十五里温村。水旱無盈涸。灌田頃畆甚多。 金井。在武康縣北十五里。里名永仁。泉在山巔。有古松䕃之色正黄。深不見底。 莊井。在武康縣北五里。几山之東。旱不枯竭。灌田百餘頃。 義井。在武康縣南十二里。黄泉村。旱亦不枯。毛公醴泉井。在武康縣西壯七里招賢山。縣令毛滂。始見泉出平原。色如乳。因䟽爲井。 砂井。在安吉縣東南。 湖州諸邑。號山邑者。安吉武康也。而安吉爲之㝡。故其舟皆刳木爲之。以其水驟長而易退也。且多置湖泊。及沼沚陂堰之屬以瀦水。故其民不一意於農。至於育蚕。則以多爲貴。有至數百箔者。 一在武康縣西一里。懷安門外。俗呼爲砂井頭。橋梁《呉興續志》湖爲水國。徒渉是病。葺其輿梁。寔爲王政。叙橋梁。 舊志。在城三巨橋。曰駱駞。曰儀鳳。曰甘棠。餘可紀者。四三而已。今皆如舊。不復再録。然皇朝著令橋梁道路。府縣佐貳官領之。故六縣各上其數於府。其目繁多。不能備載。姑以郷都緫數。附見各縣之下。《呉興志》湖爲澤國。苕霅衆水㑹于城中。浩漾湍急。既不可厲揭。而渉濟以舟栰。遇風朝雨夕。溪流暴漲之際。亦有覆溺之懼。故成梁之政。視他郡尤急。郡舊稱三巨橋。而舊經統記共載七橋。徐仲謀有溪上七橋詩曰。羅列全如斗極星是也。盖由餘不前溪等水。自定安門入。苕水自清源門入。二水至江子匯合爲霅溪。以出臨湖門。跨餘不水有甘棠橋。跨苕水有儀鳳橋。而駱駞則跨合流之霅水也。是謂三巨橋。東有運河自迎春門入至駱駞橋。南與霅水㑹。又苕水分一港自烏程縣治東之北岸出迎禧門。又霅水分一港自駱駞北之西岸出奉勝門。跨運河有望州橋。人依橋。跨苕水支港有眺谷橋。跨霅水支港有椘帝橋。通前之三以爲七。其他有前石橋。後石橋見唐人碑刻。望仙橋。見統記。餘多後人増創者也。
駱駞橋。《呉興志》在子城東。唐初建。剌之。按唐剌史題名。是年乃鄭體逺題名。是李紓等作不應誤。若曰垂拱以其形穹崇。若駱駞背也。劉禹錫詩云。駱駞橋上蘋風起。顔真卿放生池碑云。置駱駞橋東。橋名舊矣。後改名迎春橋。以其直迎春門也。宋朝祥符五年。知州事刁衎重修。後政王膺相繼營造。通判胥偃爲記曰。横亘溪上三巨橋。迎春其甲也。驚湍箭馳。列柱櫛比。覆以飛宇。約以雕檻。得其實矣。牓額顔真卿書。今復舊名牌尚存。慶元六年火燔。知州事李景和重建。 儀鳳橋。在湖州府治西南。唐儀鳳中置。年剌史裴元降造。舊編云。三年裴元絳造。按唐紀。儀鳳止於三年。而三書各㨿其一。未知孰是。唐剌史題名。又無裴元絳。但自顯慶五年韋璋卒後。因年號爲名也。宋朝天聖三年。知州事髙慎交重建。判官鄭戬記云。建自唐室。因紀號而名。平袤數十尋。叢倚百餘。柱亘于兩溪。殊爲勝槩。紹熈三年。居民遺火延燎。隨即建造。易名紹熈。舊橋有畫棟朱欄。與駱駞橋華煥相望。今純以石。 甘棠橋。在湖州府治。南通靈王廟前。自唐有之。碑曰。西臨霅溪。前横荻塘。梁塹爲橋。編木爲柵。今甘棠橋。正與文宣王廟舊名伏龍橋。亦名東長橋。又名東駱駞橋。安寺側。以其勢若伏龍。寳安寺今爲小景徳寺。此寺興橋相近。三巨橋。一曰駱駞。一日儀鳯。一曰伏龍。名亦相類。他橋不足稱此也。舊圖經曰。東長橋。在子城東南霅溪上。即舊東駱駞橋。既與今駱駞橋。地理差互。又李宗諤圗經。是朝廷以郡圗志類修。本郡上圗志時不敢以舊名上。故曰東長祥符中。胥偃謂三巨橋。此其一也。後嘗廢壞。徃來者渡以舟。政和中。知州事章援建木橋。以其父故相惇嘗守此有遺愛。名曰甘棠。建炎末。郡人相與率金錢易木以石。且築渚于中流。析橋爲二。南橋高壯可通大舟。北橋平衍以便行者。慶元六年。知州事李景和重修。 人依橋。在湖州府。在歸安縣治。東跨運河。元和中。剌史辛祕造。因貞元中剌史李詞開拓東郭門。置閶門。以門内空閑招輯浮客。人多依之。橋居其旁。因以得名。舊跨河起樓三間。至今人呼爲花樓橋。 望州橋。在湖州府迎春門内。亦跨運河。視衆橋爲髙。故名。 楚帝橋。在湖州府子城共。近楚帝廟。因以得名。楚帝即項王也。陳朝嘗封楚帝橋。跨出奉勝門。霅溪支港。 眺谷橋。在湖州府子城西。烏程縣治之東。向南山谷。舉踵可見橋。跨出迎禧門。苕溪支港。右四橋。與三巨橋。共爲七橋。 前石橋。在湖州府天慶觀後。唐太和六年。郡人徐氏以德本寺多墊溺。遂自前石橋至後石橋。以石爲路。望仙橋。在湖州府子城西三里。望。今廢。舊編云。故老相傳。橋在白塔巷口。有酒肆。馬自然時至賖酒。一日右三橋。碑記中載。 運河。霅溪支港。云。卷簾對斜橋。 城隍橋 太平橋 龍興橋 楚帝橋。舊名奉勝橋。舊苕溪支港。南有小支港。東有小支港。北有横支港。右諸橋。多以居人蕃盛。甍宇蟬聮。隨時於支港。創造以便行徃。或里社募縁。或巨室自建。因處命名。本不足記。以舊編所載姑録之。舊有韭溪橋。跨韭溪。皇祐橋。在慈感寺。渡口今廢。
烏程縣橋梁。《呉興續志》在城者。已見郡志。其在郷都。而舊志所載者。僅三十有三。縣佐貳官董治之。載于案牘者。二伯有九。具舉其凡。 一都一所二都二所 三都五所 四都三所 五都一所 六都四所 七都二所 八都七所 九都二所 十都二所 十一都一所 十二都一所十三都三所 十四都一所 十五都一所 十六都四所 十七都一所 十八都一所 十九都二所 二十都三所 二十一都二所 二十二都二所 二十三都一所 二十四都四所 二十五都二所 二十六都一所 二十七都十一所 二十八都七所 二十九都三所 三十都九所 三十一都二所 三十二都三所 三十三都十所 三十四都四所 三十五都五所 三十六都三所 三十七都二所 三十八都四所 三十九都四所 四十都一所 四十一都二所 四十二都七所 四十三都六所 四十四都五所 四十五都四所 四十六都八所 四十七都七所 四十八都四所 四十九都四所 五十都四所 五十一都四所 五十二都四所 五十三都十五所《呉興志》烏鎮八所。縣境之橋附城者。已載州治。舊圗經。統記所載二橋。曰韭溪。亦當在城。曰辛橋。未詳舊處。今以古迹。及地書已志者。與通泄溪流。係郡利病者列焉。 馬賦橋。在烏程縣馬賦村。辛秘造。 黄浦橋。在烏程縣寳積寺前。宋以前有之。鮑昭有黄浦橋。與盛侍郎别詩。即此處也。定安橋。在烏程縣南門外。紹興十年重建。淳熈八年甃以石。 峴山橋。在烏程縣定安橋南。初郡人甃南塘。既畢工而西山水暴漲。建是橋。外壕橋 裏壕橋 三里橋 九里橋 西余橋 錢村橋 昇仙橋 遇仙橋 黄閔橋 舊舘橋 既村橋 范村橋 祜村橋 魯墟橋 東遷橋 朱墟橋 栗墟橋 潯溪橋 右十八橋。係自迎春門。至潯溪一帶。官塘通泄溪流。入太湖。與近湖諸漊。脉絡通貫去處。續圗經。載清風橋。明月橋。在潯溪。並紹興初建。興德橋。濟逺橋。通安橋。羙利橋。安利橋。在烏鎮。紹聖以來建。舊編。増仙源橋。游仙橋。在菁山。亦無剏建月日。縣境多水凡村墅。皆有橋出於近時剏建。若此類者至衆。既無考證。本不足書。若悉數之。不止踰百。盖修書者。一時耳目見聞。謾加記錄耳。歸安縣橋梁。《呉興續志》縣境之橋梁。在郡城者。已載郡志。其在郷都之大橋有五。曰施渚。曰東林。曰西呉。曰謝村。曰璉市。今如其舊。各處跨港小橋。計二百一十二處。以非當要路。不錄其名。止列其數。于各都之下。 一都四所 二都五所 三都八所 四都十三所 五都八所 六都四所七都七所 八都四所 九都三所 十都三所 十一都十二所 十二都七所 十三都十七所 十四都三所 十五都二所 十六都二所 十七都四所 十八都二所 十九都二所 二十都七所 二十一都六所 二十二都十所 二十三都二所 二十四都十三所 二十五都三所 二十六都七所 二十七都六所 二十八都一所 二十九都七所 三十都四所 三十一都七所 三十二都十所 三十三都七所 三十四都九所 三十六都二所 施渚橋。東林橋。西呉橋。射村橋。璉市橋以上五橋見舊經。又舊編載東尉橋在東門外尉司前。望州橋在思溪。有回仙橋。而無東林橋。及三里橋等在烏程縣。其在城界分。有駱駞橋。甘棠橋。倉橋。人依橋。望州橋。迎春橋。楚帝橋。等並在郡志。其他鄉村跨港之橋多矣。卒瑣瑣不足記云。長興縣橋梁。《呉興續志》舊志。廣利。陵陽。回溪。鳳凰。熈寧。許公。觀卞。招橋。凡八。鳳凰。許公。二橋仍舊。兹不復錄。廣利更名平政。自宋歴元。増建橋十五。存者八。已廢而皇朝重建者七。又新建橋一。 平政橋。在百户所譙樓前。即古程氏橋。利。元改今名。 興賢橋。在文昌坊元建。舊名太平。洪武六年攺今名。 西成橋。在武定坊元建。舊名西石。洪武六年改今名。 祥符橋。在和義坊元建。舊名麟瑞。洪武六年攺今名。 安貞橋。在大雄關内元建。舊名德成。洪武六年攺今名。 畫溪橋。舊名西溪在縣西七里。罨畫溪之别泒。至正壬辰居民斷橋以阻盗兵。遂致傾圮。洪武八年重建。 跨塘橋。在縣東南九里。舊廢于兵。洪武五年邑人重建。 林城橋。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午山橋。在縣西南三十里。 畎橋。在縣西南五十里。舊廢于兵。洪武七年郷民重建。 紅星橋。在縣南二十五里。舊廢于兵。洪武六年重建。 欽匯橋。在縣南二十里。 蠡塘橋。在縣南三十五里。舊廢于兵。洪武七年重建。 新塘橋。在縣南三十五里。廢于兵。洪武八年建。 葛公橋。在縣西二十五里。右自興賢橋至此。舊志無創建之始無考。 五里牌橋。在縣南五里。宋紹定庚寅。邑令史岩之建。廢于兵。洪武七年重建。 福源橋在縣城西廣福寺前。舊無。洪武二年僧滋茂建。 《呉興志》廣利橋。舊號程氏橋。在縣南三十歩長城門内。昔郡有烏程氏能釀酒。烏氏分泒居德清東山。此則程林所居也。 陵陽橋。在縣西二百三十歩。以其居陳皇后嘉陵南也。 回溪橋。在縣東南半里。以其水回曲因名。 熈寧橋。在縣東南百八十歩。熈寕中建。 鳳凰橋。在縣東南箬溪亭東五歩。 許公橋。在縣去貢焙二里。跨巨澗。唐顔真卿修貢。嘗與客歩月觴詠橋上。宋朝縣令許遵。每領客過顧渚。重建此橋。因以許名。 觀卞橋。在縣東陸匯。唐陸龜蒙别業也。以其詩有最愛卞峯顔色好。晚雲纔散便當門。故名採仙橋。去茶山五花橋百歩。招橋。在下箬里天居寺前。唐僧皎然。嘗與崔子向。泛舟其下。 綂記所載。有程氏。陵陽。回溪。三橋。續圗經。加熈寧。凡四。而舊編統記載許公等橋九所。今併録之。武康縣橋梁。《呉興續志》舊志所載十五。曰千秋。永安。天寳。豊橋。龍尾。較虎。蔡公。豫橋。高津。迎恩。中鄰。風渚。新寧。崇仁。郭林。又有清河桂枝二橋。今惟豊橋龍尾較虎蔡公高津五橋如故。千秋桂枝迎恩廢而復建。餘皆不存。千秋橋。在縣治正南二百歩。呉黄武九年建。宋建炎初兵毀。紹興三十一年重建。覆以華屋。元至正十八年復毀。皇朝洪武二年。知縣李大春重建。不復置屋。桂枝橋。在縣學前。舊志云。縣有桂枝坊。自坊南入縣學故名。自宋已廢。元至正間縣尹張烱復建。繼因水勢衝激仍廢。皇朝洪武六年。知縣張居敬重建。 湖橋。在縣治東南三百歩。舊志名迎恩。呉黄武中建。宋末圮廢。元至正中。縣尹張烱重建。至正十六年復毀扵兵。皇朝洪武二年。知縣李大春重建。 郷村橋梁三十一所 一都二所 二都三所 三都上管一所 三都下管二所 四都上管三所 四都下管二所 五都下管二所 六都上管二所 十三都三所 十四都上管二所 十五都上管一所 十五都下管一所 十七都下管三所十八都一所 《呉興志》永安橋。在縣西南七里。 天寳橋。在縣東清移村防風廟北。唐天寳中建。豐橋。在豫橋東。治平二年建。 龍尾橋。在縣治東北。跨後溪。因名龍尾。較虎橋。在縣西二百歩前溪北。勇力過人。嘗較虎于此。舊編作搏虎橋。載遯齋閑覽云。武康多虎。有姓朱人。能搏虎。數爲虎所傷。號朱虎殘。舊傳。虎食一人。則山神割其耳爲一缺。蔡公橋。在縣東北二里新溪口。淳熈三年。知縣蔡霖建。舊編云。慶安橋。 豫橋。在龍尾橋東。治平二年建。 高津橋。在豐橋東。慶元二年建。 迎恩橋。在縣東一里。呉黄武元年創。舊名湖橋。乾道八年邑人重建。改今名。中鄰橋。在縣東二十里。 風渚橋。在縣東十五里。 新寧橋。在縣東南十八里。 崇仁橋。在縣東南二十里。 郭林橋。在縣北五里。郭文徃來之地。 以上諸橋。㨿餘英志所載是特載在通津者。統記止有永安千秋天寳并市橋凡四。而天寳市橋不載于志。天寳特見舊編。又有清河橋。德清縣橋梁。《呉興續志》舊誌附郭載橋七。今金堤。後溪。龜廻。金鵝。四橋俱廢。天寳。通津。亦非舊名。惟清河如舊。今考附郭創建。并申報郷都橋梁之數。具列如左。 附郭 天寳橋。在德清縣。舊誌在縣東南百餘歩。唐天寳中建故名。宋建炎間重建。攺名阜安。盖取蘇軾謝表中。民俗阜安之語。橋舊有屋覆巳廢。今俗呼長橋。 通津橋。《呉興續志》舊誌在縣治前。跨北流水。與阜安橋相直。宋淳熈間建。上有屋覆已廢。今俗呼縣橋。 清河橋。在縣。舊誌在縣東一百七十歩。跨北流水。宋治平間。縣令陳之方建。 大隱橋。在縣。俗呼章家橋。在縣西二里。宋紹興間建。 歩虚橋。在縣西二里。武源橋。在縣。俗名新橋在縣西南三里。接武康境。宋景定間建。 洪橋。在縣。即圎通橋在縣東南二里。跨烏山港口。宋嘉定間建。 熈春橋。在縣。俗名茅公橋。在縣西南四里。 馬厄橋。在縣。又名大佛橋。在縣西南。跨餘石溪支流。 郷村一百九十三所 二都二所 三都三所 四都五所五都七所 六都六所 七都五所 八都四所 九都六所 十都八所 十一都二十五所 十二都四所 十三都上管五所 十三都下管五所 十四都上管七所 十四都下管一十一所 十五都東管九所 十五都西管九所 十六都東管一十五所 十六都西管九所十七都一十一所 十八都東管九所 十八都西管二十二所 茅山六所 《呉興志》通津橋。在縣。西管一百七十歩。跨北流水。與天寳橋相近。古名代興橋。俗呼曰縣橋。宋朝淳熈七年。邑人率錢重建。屋宇欄檻雄麗。金堤橋。在縣一里後溪發源處。 後溪橋。在縣東一里後溪上。 龜廻橋。在縣南三里内河港口。 金鵝橋。在縣西一里西亭之側。跨北流水。今不存。安吉縣橋梁。《呉興續志》舊誌所載橋梁有十。曰鳳凰。無星。沙井門。南門。北門。齊雲。秦公。杜坊。楊子。上昇。今鳳凰。無星。沙并門。楊子。四橋不存。六橋如舊。今録新建。及舊志所遺者。共九所。 朱墓橋。在縣順安郷。云縣西南五里。 高平橋。在縣順安郷。去縣南九里。 浮塘橋。在縣安福郷。去縣北二十里。 萬埭橋。在縣安福郷。去縣北二十四里。 挿虹橋。在縣零奕郷。去縣南二十里。 呉渚橋。在縣定福郷。去縣南一十五里。 萬灣橋。在縣定福鄉。去縣南一十三里。 昇慈橋。在縣定福郷。去縣南一十五里。 德新橋。在縣順安郷。去縣東二里。舊名鎻龍橋後毀。洪武八年。知縣張士良重建。改今名。《呉興志》鳳凰橋。在安吉縣前。 無星橋。在縣東門。跨大溪之北泒。 沙井門橋。在縣無星橋北。 南門橋。在縣跨縣南小河。 北門橋。在縣北小河。齊雲橋在縣西門。上有亭宇。 秦公橋。在縣西三里上方寺前。故相秦檜之父敏學。元豐七年。爲縣主簿。始創此橋。 杜坊橋。在縣東北二十里。楊子橋。在縣北二十里。 上昻橋。在縣今改名上昇橋。關武康縣關。《呉興續志》姚塢關。在縣北二十五里姚塢嶺下。 青山關。在縣西北三十里青嶺下。安吉縣關。孔夫關。在金石郷。去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烏山關。在縣移風郷。去縣南八十里。 幽嶺關。在縣移風鄉。去縣東南七十里。 獨松三關。在縣鳳亭郷。去縣南四十里。 青山關。在縣鳳亭鄉。去縣東北三十五里。關。在縣銅山郷。去縣東四十五里。 湛水關。在縣銅山郷。去縣東三十五里。 福水關。在縣銅山郷去縣東三十里。 金竹關。在縣崑山郷。去縣東北四十五里。 苦嶺關。在縣太平郷。去縣西五十里。渡堰《呉興續志》豹霧渡。在安吉縣魚池郷。去縣南三十里。 五山渡。在安吉縣零奕郷。去縣南三十五里。 《呉興志》縣境陂堰。舊有七十二所。盖其地勢高。仰近山之田。號承天田。亦號佛座田。謂層層増髙。灌溉不及也。每春夏霖潦。溪澗暴漲。隨即湍瀉。數日不雨。復乾淺矣。儲蓄灌溉。全藉陂堰。今廢者太半。存者二十四所。 白龍堰 永昌堰 烏漊堰 斗門堰 黒龍堰 馬頭堰 五漕堰 青林堰 湖潭堰 響潭堰 飛潭堰 鄭汀堰 新溪堰 張柵堰 湖塘堰 龍窠堰 東坡堰 劔池堰 豸山堰 烏程堰 青龍堰 銅井堰 趙家堰 瓜枝橋堰 《呉興志》石皷堰。在安吉縣長一十四里。闊五十歩。在縣北一十七里。其水源出天目山。可溉田百頃。百姓受其利。堰邊有岩似皷。因以名之。唐聖歴元年。縣令鉗耳知命所造。
陂《呉興志》冨陂。在長興縣東二十五里。晋武帝太康三年。分烏程西郷立長城縣。在冨陂村即此。 魚陂。在長興縣南七十五里。吳夫槩養魚之所。塘《吳興志》荻塘。在湖州府南一里餘。晋太守殷康所開。旁溉田千餘頃。綂記云。在烏程縣南一里一百二十歩。晋太守殷康開。傍溉田一千頃。後太守沈嘉重開之。更名呉興塘。南齊李安人又開。一涇泄於太湖。開元中。縣令嚴謀道又開之。廣德中。太守盧㓜平又開。續圗經云。以今地形考之。荻塘在州城中。東枕民居。餘三面溪環之。傍無可溉之田。况瀕湖之地。形勢卑下。苦水不苦旱。初無藉於灌溉。意當時取土以捍民田耳。非溉田也。綂記東亭下又云。在東郭門外三里臨荻塘。故舊編云。在歸安縣東三里。殷康所開。旁溉田千餘頃。唐元和五年。剌史孫儲開。一百三十里。俾民不乏水。今東外接待院。正在荻塘上。衆說紛紛不同。莫敢指言。若以州治。南有荻塘在城中。則城中不應有田千餘頃。此續圗經所以爲疑。而舊編指爲在東門外。抑不觀吳文皇帝廟記云。皓始創祠於駱駞橋東荻塘上。又唐鄭言作文宣王廟碑云。西臨霅溪。南横荻塘。則是爲在城信矣。今呼横塘者。即所謂荻塘。但晋開荻塘時。未有編又附之歸安界尤非。盖烏程歸安分界。乃以官塘南北兩岸塘在北正隷烏程耳。荻塘得名苕溪蘋洲之類。以其生荻之多也。諸書引楊偘隋録云。吳興沈弘居荻塘。家貧好學。每夜燃荻。自照讀書。因以得名亦非也。晉連袤東北出迎春門外百餘里。今在城者謂之横塘。城外謂之官塘。晋太守殷康所築。圍田千餘頃。後太守沈嘉重修。齊太守李安人又開。一涇洩水入湖。開元中烏程令嚴謀道。廣徳中。剌史盧㓜平。元和中。剌史孫儲。並加増修。隋沈弘居此。士族漸多。増土爲園池。賈收詩曰。洄洄流水抱横塘。蘭芷無風也自香。及謝塘。在烏程縣西四里。晋太守謝安開。唐大歴中。剌史裴清。於其處起謝塘舘。 蒲㠶塘。在烏程縣北二里。唐開平中。剌史楊漢公時塘。中得蒲帆因名。呉興塘。在歸安縣東南二十三里。洪城塘。在歸安縣。次呉興塘。 保稼塘。在歸安縣。次洪城塘。 和塘。唐寳曆中。剌史崔元亮開。胥塘。在長興縣南四十五里。山墟名云。昔五子胥所築。 蠡塘在長興縣東三十五里。山墟名云。昔越相范蠡所築。 臯塘在長興縣西四十里。山墟名云。呉髙士髙伯通所築。 荆塘。在長興縣南九十里。山墟名云。漢荆王賈所築。 孫塘。在長興縣南一里。山墟名云。孫皓封烏程侯時築。 方塘。在長興縣南三十五里。 盤塘。在長興縣南四十五里。山墟名云。方塘。盤塘。皆以形言。官塘。在長興縣南七十里。晋太守謝安所築。一名謝公塘。事載顔真卿。直塘。在武康縣東十九里。路出德清。 石塘。在德清縣東十八里。臨大溪。即古武承塘也。東爲石塘西塘聮接數里。 魏塘。在安吉縣北五十里。旁有浮玊山。所謂里石玲瓏清泉浸浸者也。五代時。吳瑣將軍隱于此。《元一統志》青塘。在烏程縣北三里。迎禧門外。吳時所開。梁太守柳惲重浚之。亦名柳塘。又名法華塘。以自城而入法華山寺路也。 連雲塘。在烏程縣。寳曆中。剌史崔元亮所開。永樂大典卷之二千二百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