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宗

共 915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17:34

吳伯宗

名祐,以字行,金谿人。洪武四年,廷試第一。時開科之始,帝親製策問,得伯宗甚喜,賜冠帶袍笏,授禮部員外郎,與修大明日曆。胡惟庸用事,欲人附己,伯宗不爲屈,惟庸銜之,坐事謫居鳯陽。上書論時政,因言惟庸專恣不法,不宜獨任,久之必爲國患,辭甚愷切。帝得奏召還,賜衣鈔。奉使安南,稱旨,除國子助敎。命進講東宫,首陳正心誠意之説。改翰林典籍,帝製十題命賦,援筆立就,詞旨雅潔,賜織金錦衣。除太常司丞,辭。改國子司業,又辭。忤旨,貶金縣敎諭,未至,召還爲翰林檢討。十五年進武英殿大學士。明年冬,坐弟仲實爲三河知縣薦舉不實,詞連伯宗,降檢討。伯宗爲人溫厚,然内剛,不苟媕阿,故屢躓。踰年,卒於官。伯宗成進士,考試官則宋濂、鮑恂也。恂字仲孚,崇德人。受易於臨川吳澄,好古力行,著大易傳義,學者稱之。元至正中,以薦授溫州路學正,尋召入翰林,不就。洪武四年初科舉取士,召爲同考官,試已,辭去。十五年與安吉余詮、高郵張長年、登州張紳,皆以明經老成爲禮部主事劉庸所薦。召至京,恂年八十餘,長年、詮亦皆踰七十矣,賜坐顧問。翌日並命爲文華殿大學士,皆以老疾固辭,遂放還。紳後至,以爲鄠縣敎諭,尋召爲右僉都御史,終浙江左布政使。其明年以耆儒徵者,曰全思誠,字希賢,上海人,亦授文華殿大學士。又明年請老,賜敕致仕。伯宗之使安南也,以名德爲交人所重。其後襄陽任亨泰亦舉洪武二十一年進士第一,以禮部尚書使安南,交人以爲榮,前後使安南者,並稱吳、任云。亨泰爲禮部尚書時,日照民江伯兒以母病殺其三歲子祀岱嶽。有司以聞。帝怒其滅絶倫理,杖百,戍海南。因命亨泰定旌表孝行事例。亨泰議曰:“人子事親,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有疾則謹其醫藥。臥氷割股,事非恒經。割股不已,至於割肝。割肝不已,至於殺子。違道傷生,莫此爲甚。墮宗絶祀,尤不孝之大者,宜嚴行戒諭。倘愚昧無知,亦聽其所爲,不在旌表之例。”詔曰“可。”明年議秦王喪禮,因定凡世子襲爵之禮。會討龍州趙宗壽,命偕御史嚴震直使安南,諭以謹邊方,無納逋逃。時帝以安南篡弑,絶其貢使。至是聞詔使至,震恐。亨泰爲書述朝廷用兵之故以安慰之,交人大悅。使還,以私市蠻人爲僕,降御史。未幾,思明土官與安南爭界,詞復連亨泰,坐免官。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