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張侍郎第一書
共 66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6 19:31
上張侍郎第一書
侍郎執事:明公之知洵,洵知之;明公知之,他人亦知之。洵之所以獲知於明公,明公之所以知洵者,雖暴之天下,皆可以無愧。今也將有所私告於執事,念將以屑屑之私,壞敗其至公之節,欲忍而不言而不能,欲言而不果,勃然交於胷,中心不寧,而顔忸怩者,累月而後決。竊見古之君子,知其人也,憂其人,以至於其父母昆弟妻子,以至於其親族朋友憂之,固其責也。雖然,自我求之,則君子譏焉。知之而不憂,不憂而求人憂,則君子交譏之。洵之意以爲寧在我,而無寧在明公。故用此決其意而發其言,以私告於下執事。明公試一聽之。洵有二子,軾、轍。齠、齓,授經,不知他習,進趨拜跪,儀狀甚野,而獨於文字中有可觀者。始學聲律,旣成,以爲不足盡力於其間。讀孟韓文。一見以爲可作,引筆書紙。日數千言,坌然溢出,若有所相。年少狂勇,未甞更變,以爲天子之爵禄可以攫取。聞京師多賢士大夫。欲徃從之游,因以舉進士。洵今年幾五十,以嬾鈍廢於丗,誓將絶進取之意。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復爲湮淪弃置之人。今年三月,將與之如京師。一門之中,行者三人,而居者尚十數口。爲行者計則害居者,爲居者計則不能行,恓恓焉無所告訴。夫以負販之夫,左提妻,右挈子,奮身而徃,尚不可禦,有明公以爲主,公焉徃而不濟。今也望數千里之外,茫然如梯天而航海,蓄縮而不進,洵亦羞見朋友。明公居齊桓、晉文之位,惟其不知,洵惟其知而不憂,則又何說?不然,何求而不克?輕之於鴻毛,重之於太山,髙之於九天,逺之於萬里。明公一言,天下誰議?將使軾、轍求進於下風,明公引而察之,有一不如所言,願賜誅絶,以懲欺罔之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