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部
共 5288字,需浏览 11分钟
·
2023-12-06 04:53
飲酒部
述曰:此之一敎,有權有實。權則漸誘之訓,以輕脫重,初開無犯。據其障理,非無其過。若約實敎,輕重俱禁,始末不犯,是名持戒。初據權說者,故未曽有。經云:爾時國王太子名曰祇陀,聞佛所說十善道法,果報無窮,長跪义手,白佛言:佛昔令我受持五戒,今欲還捨。所以者何?五戒法中,酒戒難持,畏得罪故。世尊吿曰:汝飲酒時,爲何惡耶?祇陀白佛:國中豪强時時相率賫持酒食,共相娱樂,以致歡樂,自無惡也。何以故?得酒念戒,無放?故,是故飲酒不行惡也。佛言:善哉,善哉!祇陀!汝今已得智慧方便,若世間人能如汝者,終身飲酒,有何惡哉?如是行者,乃應生福,無有罪也。若人飲酒,不起惡業,歡喜心故,不起煩惱,善心因縁,受善果報。如是五戒何有失乎?飲酒念戒,益增其福,先持五戒,今受十善,功德倍勝十善報也。
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心歡喜時不起惡業,名有漏善者,是事不然。何以故?人飲酒時,心則歡喜,歡喜心故不起煩惱,無煩惱故,不行惱害;不害物故,三業清淨;清淨之道即無漏業。世尊憶念:我昔遊行獵戲,忘將厨宰,於深山中,覺飢欲食。左右答言:王朝去時,不被命勑,令將厨宰,即時無食。我聞是語已,走馬還宫,敎令索食。王家厨監名脩迦羅,脩迦羅言:即無現食,今方當作。我時飢逼,忿不思惟:勑臣斬殺厨監,臣被王敎,即共議言:簡括國中,唯此一人忠良直事,今若殺者,更無有能爲王監厨稱王意者。時末利夫人聞王敎勑殺脩迦羅,情甚愛惜,知王飢乏,即令辦具好肉美酒,沐浴名香,莊?身體,將諸妓女往至我所。我見夫人裝束?麗,將從妓女好酒肉來,瞋心即歇。何以故?末利夫人持五戒,斷酒不飲,我心常恨:今日忽然將酒肉來共相娱樂。展釋情故,即與夫人飲酒食肉,作衆妓樂,歡喜娱樂,恚心即滅。夫人知我㤀失怒意,即遣黄門輙傳我命,令諸外臣莫殺厨監,即奉敎㫖。我至明旦,深自悔責,愁憂不食,顔色顦顇。夫人問我:何故憂愁?爲何患耶?我言:吾因昨日爲飢火所逼,瞋恚心故,殺脩迦羅。自計國中更無有人堪監我厨如脩迦羅者,爲是之故,悔恨愁耳。夫人笑曰:其人猶在,願王莫愁。我重問曰:爲實如是,爲戲言耶?答言:實在,非戲言也。我令左右喚厨監來,使者往召,須臾將來,我大歡喜,憂悔即除。王白佛言:末利夫人持佛五戒,月行六齋,一日之中終身五戒,已犯飲酒、?語二戒,八齋戒中頓犯六戒。此事云何?所犯戒罪,輕耶?重耶。世尊答曰。如此犯戒得大功德,無有罪也。何以故。爲利益故。如我前說,夫人修善凡有二種。一有漏善、二無漏善。末利夫人所犯戒者,入有漏善。不犯戒者名無漏善。依語議者,破戒修善名有漏善。依義語者,凡心所起善皆無漏業。王白佛言:如世尊說:末利夫人飲酒破戒,不起惡心,而有功德無罪報者,一切人民亦復皆然。何以故?我念近昔舍衛城中有諸豪族刹利王公,因小諍競乃致大怨,各各結謀興兵相伐。兩家並是國親,非可執録,紛紜鬬戰,不從理諫,深爲憂之。復自念言:昔太子時,共大臣提韋羅相忿,情實不分,意欲誅滅。因太后與酒,飲已情和,思惟是已,卽勑忠臣,令辦好酒及諸甘饍。又使宣令國中豪族群臣士民,悉皆令集,欲有所論國中大事。諸臣諍競,兩徒眷屬,各有五百,應召來集,於王殿上,莊?大樂。王勑忠臣辦瑠璃椀。椀受三升。諸寶椀中盛滿好酒。我於衆前先?一椀。王曰。今論國事。想無異心。今當人人辦此一椀甘露良藥。然後論事。咸言唯諾。作唱大樂。諸人得酒。并聞音樂。心中歡樂。亾失讎恨。因酒息諍而得太平。此豈非是酒之功也。竊見世間窮貧小人、奴客婢使、夷蠻之人,或因節日,或於酒店聚㑹飲酒,歡樂心故,不須人敎,各各起儛,未得酒時,都無是事。是故當知,人因飲酒則致歡樂,心歡樂時,不起惡念,不起惡念則是善心,善心因緣,應受善報。獼猴得酒,尚能起儛,況於世人。如世尊說:施善善報,施惡惡報。末利夫人皆由前身以好施人故,今得好報。世尊云何令持五戒,月行六齋,六齋之日,不得莊?香蕐服飾,作倡妓樂?又復不聽附近夫壻愛好之姿,竟何所施?徒云其功,豈非苦也?佛吿王曰:大王所難,非不如是。末利夫人在年少時。若我不勑令受戒法修智慧者。云何當有今日之德。以能得度復度王身。如斯之功復歸誰也。
述曰。此第二約其實說。輕重不犯真名持戒。故大聖知時量機通塞。通則開禁隨時量前損益。如匿王殺厨監。太子欲殺其父。此並因酒㤀忿,得全身命,免其大罪,以輕脫重,不受累殃。然非無飲酒之咎,來報之罪,不得見有前開,遂卽雷同總犯。各須量其敎意,復省己身行德優劣,得預聖人。斯匿末利,開禁以旣,不同,此卽須依經纎毫勿犯,最爲殊勝。故四分律云:是我弟子者,乃不以草頭滴酒入口。何況多飲。是故咽咽結提。
又成論問云:飲酒是實罪耶。答曰:非也。所以者何?飲酒不爲惱衆生故,而是罪因。若人飲酒,則開不善門,以能障定及諸善法。如殖衆果,必有牆障。故知酒過,如果無園。
又優婆塞經云:若復有人樂飲酒者,是人現世喜失財物,身心多病,常樂鬬諍。惡名遠聞。䘮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爲一切之所呵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世惡報。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飢渴等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亂,不能繋念思惟善法。是一惡
因縁力故。令一切外物資生悉皆具爛。
又長阿含經云。其飲酒者有六種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鬬爭。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
又智度論。飲酒有三十五失。如前受戒篇說。
又沙彌尼戒經云。不得飲酒。不得嗜酒。不得甞酒。酒有三十六失。失道破家。危身䘮命。皆悉由之。牽東引西。持南著北。不能諷經。不敬三尊。輕易師友。不孝父母。心閉意塞。世世愚癡。不值大道。其心無識。故不飲酒。欲離五陰五欲五蓋。得五神通。得度五道。故不飲酒。
又薩遮尼乾子經偈云。
飲酒多放?。 現世常愚癡。
㤀失一切事。常被智者呵。
來世常闇鈍。 多失諸功德。
是故黠慧人。 離諸飲酒失。
又十住婆沙論。問曰。若有人捨施酒。未知得罪以不。答曰。施者得福。受者不得飲。故論云。是菩薩或時樂捨一切。須食與食。須飲與飲。若以酒施,應生是念:今是行檀時,隨所須與,後當方便敎使離酒,得念智慧,令不放?。何以故?檀波羅蜜法悉滿人願,在家菩薩以酒施者,是則無罪。
又梵網經云: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中無手,何況自飲?不得敎一切人飲,及一切衆生飲酒,況自飲酒。
又優婆塞五戒相經云:佛在支提國䟦陀羅婆提邑。是處有惡龍,名菴羅婆提陀,兇暴惡害人,無人得到其處。象馬無能近者,乃至諸鳥不得過上。秋榖熟時,並皆破滅。時有長老莎伽陀羅漢比丘,遊行支提國,漸到䟦陀羅波提邑。過是夜已,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時聞此邑有惡龍兇暴,害人鳥獸,及破滅秋榖。聞已乞食,到菴婆羅提龍住處,衆鳥樹下敷座具大坐。龍聞衣氣,卽發瞋恚,從身出煙。長老莎伽陀卽入三昧,以神通力,身亦出煙。龍倍瞋恚,身上出火。莎伽陀復入火光三昧,身亦出火。龍復雨雹,莎伽陀卽變雹作釋俱餅、髓餅等;龍復放霹靂,莎伽陀變作種種歡喜丸;龍復雨弓、箭、刀、矟,莎伽陀卽變作優鉢羅蕐、波頭摩蕐等;龍復雨毒蛇、蜈蚣、土虺、蚰蜒,莎伽陀卽變作優鉢羅蕐、瓔珞、瞻蔔蕐瓔珞等,如是等龍所有勢力,盡現向莎伽陀,皆不能勝,卽失威力光明。莎伽陀知龍力盡不能復動,卽變作細身,從龍兩耳入,從兩眼出已從鼻入,從鼻入已從口中出,在龍頭上徃來經行,不傷龍身。爾時,龍見如是事已,心卽大驚怖,毛豎,合掌向莎伽陀言:我歸依汝。莎伽陀答言:汝莫歸依我,當歸依我師佛。龍答言:我從今歸依三寶,知我盡形作佛優婆塞。是龍受三自歸,作佛弟子已,更不復作如先兇惡事,諸人及鳥獸皆得到所,秋榖不傷,名聲流布,諸國皆知。長老莎伽陀能降伏惡龍,折令善因,莎伽陀名聲流布,諸人皆作食傳爭請之。是中有一貧女人,信敬請得莎伽陀,是女爲辦酥乳糜食之。女人念思惟:是沙門噉是酥乳糜,或當冷發。便取似水色酒,持與莎伽陀。莎伽陀不看便飲,飲已爲說法,便去過向寺中。爾時酒勢便發,近寺門邊,不覺倒地,僧伽梨衣、漉水囊、鉢杖等各在一處,身在一處,醉無所覺。佛與阿難行到是處,見是比丘,知而故問阿難:此是何人?答言:世尊!此是長老莎伽陀。佛卽語阿難:是處爲我敷座辦水集僧。阿難受敎,敷座辦水集僧已,白佛言:僧已集,佛自知時。佛卽洗足坐已,問諸比丘:汝等曽見聞,有龍名菴婆羅提陀,兇暴惡害,先無有人到其住處,乃至鳥獸無能到上。秋榖熟時,破滅諸榖,莎伽陀能折伏,令善鳥獸得到泉上。是中有見聞者言:見聞此事。佛語諸比丘:於汝意云何?此善男子莎伽陀。今能折伏蝦蟇不。答言。不能。佛言。聖人飲酒尚如是失。何況凡夫。如是過罪皆由飲酒。今從自後。若言我是佛弟子者。不得飲酒。乃至小草頭一滴亦不得飲。佛種種呵責飲酒過失已依律。因此比丘便制不飲酒戒○
問曰。未審天上有酒味不。答曰。無實麴米所造之酒。但有業化所作酒也。故正法念經云。彼夜摩天男。共天女衆。入池遊戲。同飲天酒。離於醉過。現樂功德。味觸色香皆悉具足。其中諸天有以珠器而飲酒者。受用酥酡之食。色觸香味皆悉具足。彼如是念。此水爲酒。令我得飲。卽於念時,皆是天酒,離於醉過。天旣飲之,增長勝樂,善業力故,心生歡喜,然彼諸天自業力故,如是受樂。有鳥名爲常樂,見彼諸天在歡喜河而飲酒故,爲說偈言:
沒入放?海, 貪著諸境界,
此酒能迷心,何用復飲酒?
爲境界火燒, 不知作不作。
園林主貪心, 何用復飲酒?彼常樂鳥見樂飲酒,天在河飲酒,爲調伏故,如是說偈。
又正法念經,閻羅王責數罪人,說偈云:
酒能亂人心, 令人如羊等,
不知作不作,如是應捨酒。
若酒醉之人, 如死人無異。
若欲常不死, 彼人應捨酒。
酒是諸過處,恒常不饒益,
一切惡道階, 黒闇所在處。
飲酒到地獄, 亦到餓鬼處,
行於畜生業,是酒過所誑。
酒爲毒中毒, 地獄中地獄,
病中之大病, 是智者所說。
若人飲酒者,無因縁歡喜,
無因縁而瞋, 無因縁作惡,於佛所生癡, 壊世出世事,
燒解脫如火,所謂酒一法。
若人能捨酒, 正行於法戒,
彼到第一處, 無死無生處。
問曰:無病飲得罪,有病開飲不?答曰:依四分律,實病餘藥治不差,以酒爲藥者不犯。
問曰:開服幾許?答曰:依文殊師利問經云:若合藥,醫師所說,多藥相和,少酒多藥得用。
又舍利弗問經云:舍利弗白佛言。云何世尊說遮道法。不得飲酒如葶藶子。是名破戒開放?門。云何迦蘭陀竹園精舍有一比丘疾病經年危篤將死。時優波離問言。汝須何藥。我爲汝覓。天上人間乃至十方。是所應用我皆爲取。答曰。我所須藥是違毗尼。故我不覓。以至於此,寧盡身命,無容犯律。優波離言:汝藥是何?答曰:須酒五升。優波離曰:若爲病開,如來所許。爲乞得酒,服已消差,差已懐慚,猶謂犯律。徃至佛所,慇懃悔過。佛爲說法,聞已歡喜,得羅漢道。佛言:酒有多失,開放?門,飲如葶藶子,犯罪已積,若消病苦,非先所斷
述曰:不得見前文開籠通總飲,必須實病重困,臨終先用餘藥治皆不差,要須酒和得差者,依前方開。比見無識之人,身力强壯,日别馳走不依衆儀,少有微患,便長情貪,不護道業。?引經律云:佛開種種湯藥,名衣上服,施佛及僧,因公傍私,詭誑道俗。是故智人守戒如命,不敢犯之。
是故薩遮尼乾子經偈云:
酒爲放?根, 不飲閉惡道。
寧捨百千身,不毀犯法敎。
寧使身乾枯, 終不飲此酒。
假使毀犯戒, 壽命滿百年,
不如護禁戒。卽時身摩滅。
決定能使差。 我猶故不飲,
況今不定知。 爲差爲不差。
作是決定心,心生大歡喜,
卽獲見真諦, 所患卽消除。
當知衆生所有病者,皆由貪瞋我慢爲因,從因有果,得此苦報。非由不得藥酒,病不得差。故湼槃經云:一切衆生有四毒箭,則爲病因。何等爲四?一貪欲。二瞋恚,三愚癡,四憍慢。若有病因,則有病生,所謂愛熱肺病,上氣吐逆,膚體㿇㿇,其心悶亂,下痢噦噎,小便淋瀝,眼耳疼痛,腹背脹滿,顛狂乾消,鬼魅所著,如是種種身心諸病。若識病本,斷惡修善,三世苦報永除不受。若不觀理,縱用天下藥酒所治,其病轉增,難可得差。
又毗尼母經云。尊者彌沙塞說曰。莎提比丘少小因酒長養身命。後出家已不得酒故四大不調。諸比丘白佛。佛言。病者聽甕上嗅之。若差不聽嗅。不差者聽用酒洗身。若復不差。聽用酒和麵作餅食之。若復不差。聽酒中自漬。
又新婆沙論云。如契經。尊者舍利子於憍薩羅國住一林中。時有活命出家外道亦住彼林。隣近尊者。去林不遠。諸村邑中。有時廣設四月節㑹。時彼外道廵諸村邑。飽食猪肉。恣情飲酒。竊持殘者還至林中。見舍利子坐一樹下。酒所昏故。起輕懱心。我今與彼雖俱出家。我獨富樂,而彼貧苦。尋?尊者,作是頌曰:
我已飽酒肉, 復竊持餘來,
地上草木山,皆視如金聚。時舍利子聞已念言:此死外道都無慚愧,乃能無賴說此伽陀,我今亦應對彼說頌。作是念已,卽說頌言:
我常飽無相, 恒住空定門,
地上草木山,皆視如唾處。
今此頌中,尊者舍利子作師子吼,說三解脫門,謂於初句說無相解脫門,於第二句說空解脫門,於後二句說無願解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