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遷論第一

轻识古籍-繁体

共 7353字,需浏览 15分钟

 ·

2023-12-07 12:30

物不遷論第一

物?緣會諸法,謂?淨、依正、古?、寒暑等。不遷,?性空、實相等。以緣生之物,本性?空,空?實相,故物物皆不遷也。?約終、頓二教之義,略示玄妙。初終教者,謂隨緣之理,起成諸事,?事同眞,故遷?不遷。此中曲有三門:一、以理從事,理亦隨遷,況事法邪?楞伽經略云:如來藏與因俱有生滅。又不增減經云:法身流轉五道皆此義也。二、以事從理,事且不遷,況眞理邪?仁王經云:煩?菩提於第一義而無二故,諸佛如來與一切法悉皆如故。楞伽又云:五識身非流轉。三、此二無碍,同時鎔融,非一非?,遷與不遷,亦非前後,??槃娑羅娑鳥,淨名法無去來,常不住故是也。淸涼云:因乖常理,遂成三界無常。苟悟無常之實,?無常常矣。下論大義,皆是此理。後頓教者,謂法法本眞,妄見流動。若一?不生,前後際斷,法非生滅,非遷非不遷,仍名不遷也。華嚴云:一切法無生若依歸峯略鈔,解緣生之法,相同徧計,似生似滅,性同圓成,不生不滅,亦終教意也。?此論中??二教,如下云:不釋動以求靜又云:目對眞而莫覺。

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

將明遷?不遷之理,先陳迷倒不遷見遷之情,令忘情悟實也。初句舉所遷之法,通一切法。生來死謝,死至生亡,生滅相待,故云交也。次句舉能遷之時,通一切時。迭遷可知。有謂緣有流動遷也。後句中義兼凡外,亦正爲權小。以一形三,唯見無當,不見?常者,皆常情淺見也。

予則謂之不然。

論主宗悟一乘,善入實相,欲導常情,故緫斥之。

何者?

不許見遷,必有教理,故緫徴之。

放光云:法無去來無動轉者。

?彼經第七卷中云:諸法不動搖,故諸法亦不去亦不來等。法?縁集之物,以任持自體,䡄生人解,故去來動轉遷也。既云皆無不遷也,然實教了義多有此說。法華云:世間相常住。

?夫不動之作,豈釋動以求靜,必求靜於諸動。必求靜於諸動,故雖動而常靜;不釋動以求靜,故雖靜而不離動。

初句舉經,但解動靜以例去來。動?遷也,靜?不遷。豈釋下會釋。次二句明不捨事動而求靜理。然動靜多體,且約心境略示。境者眞諦理性故靜,俗諦事法故動,二諦相?故云不捨。意云要證眞諦之靜不離俗動。心者實智向眞故靜,權智應俗故動,二智無碍故亦不捨權動也。後四句躡前,以明?靜而動亦通心境,以不捨事動而入靜故。正靜時正動,論中正唯理事,既云求靜不捨等,故兼二智。

然則動靜未始?,而惑者不同。

動靜本一,迷夫見?。世間與出世殊科,依計與圓成分處。

縁使眞言?於競辯,宗途屈於好?。

眞言,謂了義言詮,眞實之教。宗途,謂一乘宗途,不遷之理。意云:動靜無二,了義所詮。三乗之人,於無二法中,而見兩?。保執權淺,不信無二之道,好?之心,?言諍辨。因此使令了義?而不行,宗途屈而不伸。正同圭峯大師云:了義匿於龍藏。叙此爲起論之由也。然四論之作,皆由排?。何者?不眞空明斥三家。般若論云:然?端之論,紛然乆矣。?槃論云:?演論之作,寂彼廓然,排方外之談。故知皆縁?見而作。

所以靜躁之極,未易言也。

竸辨者衆,好?者多,故言之難。

何者?夫談眞則逆俗,順俗則?眞。?眞故迷性而莫返,逆俗故言淡而無味。

初二句明逆順兩?。體乎不二名眞,執乎兩?名俗。若順法談一,則逆乎常情好?之徒,此則法不應根也。若順俗談?,則又違眞一之法,此則根不逹法也。後四句逆順皆失,謂莫二之眞?性也。?既順俗談?,常情迷此眞性,不能歸於寶所。若談眞則俗情不入,反謂言淡無味。老氏云: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縁使中人未分於存亡,下士撫掌而弗顧。

承前談眞而來。意云:雖逆俗招無味之謗,只可談眞,使人返悟,不可順俗而令不入。上士聞眞,?而行之;中士聞眞,若存若亡,疑信相半;下士聞眞,則拍手大笑,反爲淡泊,不?顧慕。文出老書,故順而釋之。

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初句事俗流動,名近?眞,不遷難知。後句屬體。

然不能自巳,???眞心於動靜之際,豈曰必然?試論之曰。

然者,猶云雖然中下疑笑,要使眞言不?,宗途大明,常情悟入,欲罷不能。略?依言,?眞一之心於動靜之際,未敢必是,但試爲論之謙也。

道行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中觀論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

?引經論,立不遷之宗也。道行引其正文卷當第十。諸法?物也。本謂根本,亦元也。縁集而來,來何所從?縁離而去,去何所至?如善財問?氏云:此樓閣何處去邪?荅曰:來處去也。解云:欲明其去,先知其來,來不見源,去亦何所??如寒暑相代,寒自何來?暑於何去?是謂諸法如幻如化,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中觀下,但義引彼破。去來品卷當第二。然論極深細,?略示之。方謂去處,彼?去者。論長行云:去法、去者、去處,是法皆相因待,不得言定有定無,是故決定知三法虗妄,空無所有,但有假名,如幻如化。此論之意,隨俗故知彼去,順眞故不至方。

斯皆?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

經論皆爾,於理何惑?釋動求靜,三乘之見也。

夫人之所謂動者,以昔物不至?,故曰動而非靜。我之所謂靜者,亦以昔物不至?,故曰靜而非動。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

初三句常情倒見,後動而下二句出意。初句牒執,以昔物下出所以。以見物遷至昔,唯去不來,故云遷也。次三句舉悟,後靜而下二句出意。初句舉悟,亦以下出所以。昔物不至?,?物不去昔,有何動邪??昔相待,其相本空,物在其中,無去無來。

然則所造未??,所見未?同。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

同見昔物不至?,而有遷不遷之?。後二句中,吳淨源法師云:惑者任情,逆性而塞。悟者任智,順物而通。

苟得其道,?何?哉?

淨源法師云:若悟不遷之道,塞自去矣。巳上略明,大㫖巳顯,下又廣辨。

傷夫人情之惑也乆矣。

無始無明,有來至?,論主悲傷,迷而弗悟。

目對眞而莫覺,既知徃物而不來,而謂?物而可徃。徃物既不來,?物何所徃?

初句汎責眞謂不遷也。賢首大師云:實際居於目前,?成名相之境。次二句正責不覺之相,知其昔不來,却計?可徃迷也。後二句就示不遷,既知昔物不來,便可悟其?物不徃。

何則?

徴也。

求向物於向,於向未?無;責向物於?,於?未?有。於?未?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無,故知物不去。

以古??也。初四句中意云:就昔以求昔日之物,昔日元有此物,如昔有堯舜,?則無之。後四句躡前,成立不遷。此中?古通目,三世能遷之時。物者,所遷之物。雖舉能遷,意在所遷,故云物不來等。

?而求?,?亦不徃。

以??古,不遷亦然,但互攺向?及來字可,故論但云?亦不徃。

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以至昔,?物自在?,不從昔以至?。

釋成不遷也。論㫖以?昔相待,來去相形,縁體非眞,諸相何立?常情爲相所轉,見有遷流,悟士了虗,當相寂滅,何有?昔之動,來去之遷?㨿此,雖??謝滅,亦??不遷也。故大論第五云:菩薩知諸法不生不滅,其性皆空。予昔讀此,反?不入,及讀永明大師宗鏡録,至釋此論,疑?頓消。故知論㫖深隱,不可隨文作解。

故仲尼曰:囘也見新,交臂非故。

此文小變南華之文。彼云:仲尼謂顔囘曰: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交臂二說:一云少選也,猶言掉臂之間巳失矣。一云臂相執也。孔顔交臂相執,皆令勿遷。然巳遷去,豈能留之?故郭象解云:夫?化不可執而留也。論意變化宻移,新新非舊。既唯見新,新不至故,豈有遷邪?

如此則物不相徃來明矣。既無徃反之微眹,有何物而可動乎。

通結上文,初一句斷定不遷,後二句結成。本義。尚無微眹之動,況有大者。

然則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竸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

連引四事,前三所遷之物,後一能遷之時,亦通於物,皆流動中至大者、至速者,而云常靜等,?不遷尔。旋嵐,大風之名。此風起時,偃妙高,猶如腐草,江河易見。野馬者,南華云:野馬,塵埃也。或云白駒游氣,亦運動中駛。埃者,日月於晝夜中周四天下。此皆常靜,不流不動,以妄見非眞,縁生相假,苟逹兩虗,萬物頓寂也。

?何恠哉?

情計之流,執妄爲實,聞四不遷,良可恠誕。逹觀體物,至動不動,亦常理也,將何恠??上明不遷,文㫖巳僃。此下約教會違。會有内外,如文。

噫!聖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於川流。

潜,妨也。噫!心不平而恨聲也。梵網云:人命無常,過於山水。諸經多有意云:若物不遷,豈非違此說邪?

是以聲聞悟非常以成道,縁覺覺縁離以?眞。苟萬動而非化,豈?化以階道?

初二句舉行人。聲謂聲教,聞教悟理,修無常等行,證成四果。縁謂縁起,觀縁而覺,離縁起之有爲,進五果之妙道。後二句辯違。若云不遷,豈彼二人禀無常之教,修無常之行,而得道果邪?

??聖言,微隱難測,若動而靜,似去而留。

通前違妨也。?謂研?聖言,?前無常教也。微隱難測者,以言權㫖實,故?槃名爲宻語。大乗智臣善識宻意,意謂雖談無常,亦宻顯眞常,不可守言一向作無常解也。以二法相待,有此定有彼故。若動下,出難測所以。若說?無常之動是眞常之靜,似說一人?去而元不去也。難測在此。

可以神會,難以事求。

此理幽微,只可神而明之。妙識佛意,不必隨識依言定㫖。事謂情識及言教也。楞伽經中,大慧示疑,佛亦會釋。故法四依中,但令依義不依文,依智不依識也。生公反教而談理,千古希聲。肇公賤事而貴神,百世凖式。然唯上智,中下不可。

是以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徃耳。豈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邪?

既貴神賤事,只可捨文會㫖。經說無常,不必說物遷去,但是防凡夫之人著常之想;經說常住,未必說物不遷,但解二乘計無常爾。此之二說,本皆破倒,倒情既遣,萬物非遷非不遷也。?槃初分,大有此說。善哉論主!實曰智臣矣。後二句正明捨文,豈可聞說無常,便謂萬物遷去;聞說常住,便計萬化常留?

故成具云:菩薩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故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無去來處。

?引經論,各證一事。引成具經中,既云菩薩爲破衆生常計,而演無常之教,證前閑人之常想。智度論中,諸法不動,以證釋人之所謂徃,皆對治悉檀,非第一義。

斯皆導達羣方,兩言一會,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若經若論,皆是引悟衆生之典,而經說去,論言住,兩言在文實?。然經本破常,物不必去;論本顯眞,物不必留。所以云:一會在㫖不乖。

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不遷,故雖徃而常靜;不住,故雖靜而常徃。雖靜而常徃,故徃而弗遷;雖徃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

初二句中,經論隨計破著,說遷不遷,物不必然也。次四句躡前,巳明遷而不遷,不遷而遷。後四句?躡前,巳明遷?不遷,不遷?遷,故非重也。所以不會二乘者,以二乗但禀無常之教而修,故唯會教人可悟也。

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

此會外典之違也。太宗師略云:夫藏?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若?解者,如人藏山於深澤,以謂牢固力大者得之,於夜半中背負而趍,彼藏山者不覺不知。此寓言也。以譬造化之力,遷負周宻,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廣,未?不負之而走也。夜半,以喻㝠理也。古人云:變化之道,挾日月而行,負天地而走。此亦正同。四、梵志藏身山?,時至皆化。仲尼下,論語文:孔子臨於川上,歎曰:逝者如斯夫!不舍畫夜。意云:新新之化,徃者過而來者續,無一息之停。如斯,指水也。二典皆言物遷,如何會通?

斯皆感徃者之難留,豈曰排?而可徃?

二典皆感徃物難留至?,非說?物排去,以明?遷而不遷爾。巧攝儒道,故類會之。

是以觀聖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見得也。

孔子域中之聖,莊周達觀之賢,賢聖之人所見所得,人難盡之,不可隨文,只作無常之解。

何者。

徴也。

人則謂少壮同體,百齡一質。徒知年徃,不覺形隨。

此出,凡情見淺也。但見年去,不知形亦隨變。少壮既殊,百年形?,執乎一體,誠爲倍迷。若知少壮不互有,年年不相到,隨遇隨空,何有遷邪?

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隣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此以外事,故類證爾。梵志解遷中不遷如孔莊,隣人非之如凡淺。西域淨行梵志,十五遊學,三十歸娶,五十入山。?言出家,謂入山也。白髮?皈,隣人以常情問之云:昔人尚在邪?見?問昔,亦巳悞矣。故梵志荅之,但似昔人,豈?之新吾,是昔之故吾哉?隣人不達隨變之理,執?白首是昔朱顔。

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趍,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

源云:負之而趍,猶老少形變;昧者不覺,猶人愕然。

是以如來因羣情之所滯,則方言以辨惑,乘莫二之眞心,吐不一之殊教,乖而不可?者,其唯聖言乎!故談眞有不遷之稱,導俗有流動之說,雖?千途?唱,而會皈同致矣。

初至聖言乎等者,通辨諸教文?㫖同。故談下,結成一?。衆生流滯於生死,根行樂欲,種種差殊,故如來觀機演教,依凖正理之言,以解凡惑,依一眞法界,流十二分教,若小若大,或權或實,八萬度門,恒沙佛法,故不一也。梵網云:世界無量,教門亦爾,雖乃差殊,其㫖無?。原佛本意,亦唯一事,故不可文殊,令㫖亦差。

而徴文者,聞不遷,則謂昔物不至令;聆流動者,而謂?物可至昔。

隨聲取義之士,?於一偏,不達圓音,故再舉?昔以示之,令不泥教。

既曰古?,而欲遷之者,何也?

古?不可互指,不遷巳明,能分古?之?,却欲遷之,何故?

是以言徃不必徃,古?常存,以其不動。稱去不必去,謂不從?至古,以其不來。不來,故不馳騁於古?。不動,故性各住於一世。

初有六句,不壞古?之相,非去非來,以明不遷。然三三兩分,皆初句標,次句釋,後句出不遷。所以以古不來?,知?不去古也。不來下四句,結成古?之相,隨性而各住自位,皆不遷也。馳騁,趍走貌。

然則羣籍殊文,百家?說,苟得其會,豈殊文之能惑哉?

初二句舉教?。羣籍目聖教,百家属師宗。後二句明文?㫖同。然上所會,且約動靜、常無常等會釋。以此例諸,法法皆然。是故經中或說苦等四妄,彰權隱實;或說常等四眞,彰實隱權。如是會通,?門一道。且藥分千品,愈病無殊;教?萬方,悟心何??苟封文迷㫖,字字瘡疣;得意忘言,物物合道。自此以下,唯就於時以明不遷,意謂能遷。古?三世之時尚且不遷,況所遷之物而有遷邪?

是以人之所謂住,我則言其去。人之所謂去,我則言其住。然則去住雖殊,其致一也。謂凡情偏解,知住迷去,知去迷住。圓見之人,一法?了。特由迷悟雲泥,故去住相反。

故經云:正言似反,誰當信者?斯言有由矣。

言似相反,㫖意常順,如前住去。

何者。

徴也?

人則求古於?,謂其不住,吾則求?於古,知其不去。執遷之者,求古於?,見?無古,故云遷也。悟者求?於古,見古無?,故?不去也。

?若至古,古應有?;古若至?,?應有古。

文通二對,皆上句舉執,下句出違。若古?互遷,亦應互有。然執者但執?去古,不執古來?。?亦云?,但例說尔。

?而無古,以知不來;古而無?,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亦不至古,事各性住於一世,有何物而可去來?

初四句,承前互無知不來去。若古下,?躡不來不去,以成不遷。

然則四象風馳,?璣電卷,得意毫微,雖速而不轉。

四象,?四時奔馳之疾如風也。?璣,?北斗二星之名。?通因北斗以繞?而轉,晝夜周天,速如電卷。舉此四時晝夜該攝一切,乃遷運中最速疾者。毫微,謂毫毛微細也。源云:苟得不遷之意在於毫微,雖四象等亦不轉移也。源師之意,如能悟毫微不遷之意,雖至遷亦不遷也。此解最正。如遠公云:一毫渉動境,成此頽山?。迷既一毫而成大,悟亦毫微而見理。此中且舉悟涯初渉尚見不遷,況大逹邪?

是以如來功流萬世而常存,道通百刼而彌固。

初句利他之因,積刼化生,故云萬世。次句自利之行,三祇修煉,故云百刼。常存彌固,二行皆不遷也。歷萬世之乆常存,通百刼之長益固。問:經說過去巳滅,何故二行堅存邪?荅:

成山假就扵始簣,修途託至於初歩。

此中二喻,喻因不化。初句,論語云:?如爲山,雖覆一簣,進。簣,土籠也。意以山喻果。假就者,假初一簣,而山成就。始簣,喻初因也。積土成山,山成而初功益著。運行招果,果圓而先因尤存。後句,老氏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託至者,仗初歩而得至於千里。亦以千里喻果,初歩喻因也。由初至千,千里至而初歩不化。由行證果,果道圓而初因恒明。二喻事?義同,通喻二行。但舉初者,以例中間。大䟽說因果無碍云:如來毛孔,現徃昔因事。圓覺淨業章云:覩見調御,歷恒沙刼?苦境界。前問約泯相顯性,故云巳滅。論約?事同眞門,故云不化。各㨿一理也。

果以功業不可?故也。雖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遷,不遷故則湛然明矣。

眞流之行,行行契眞,果位反觀,愈見不?。若住相之行,力?而墜矣。湛,謂凝湛不動之貌,餘可知。

故經云:三灾彌淪,而行業湛然。信其言也。

三灾者,火、水、風也。三灾雖酷,安能焦爛於虗空?刼?縱遙,何以遷淪於實行?彌淪者,淸涼云:周遍包羅之義。謂三灾雖壞,一切不能壞於因行,亦以契真故也。

何者?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滅,果不俱因,因不來?,不滅不來,則不遷之致明矣。

初句中果極至得,因在應得,二位相逺,故不俱也。次句果由因得,故次二句躡示不去,次二句躡示不來,後二句釋成不遷。雖舉果顯因,亦?合於性空,故不遷也。問:前通會諸法,因亦在其中矣,何故别舉其因,再明之邪?荅:深有所以,恐進行之人謂所修隨化,勞而無功,故舉如來果身由昔因感,果在因存,豈??乎?如童子熟書,非不由生,而至於熟書熟之時,前功尤顯。隨相之行熏引尚尓,况無相之行乎?所以不辨果不遷者,因且不遷,况夫果道?是故佛果有爲無爲,非一非?,吾?此身?是常身。

復何惑於去留,踟蹰於動静之間者哉?

惑,不達也。踟蹰,將進將退之貌,疑也。如上教理成立,不遷極明,更何惑於?事之中道邪?

然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静;洪流滔天,無謂其動。

無謂,戒止之辭。倒覆,崩墜也。天地雖大,亦縁集之法,容可傾覆,以性空故,亦?清寕。千門?說,不出宗意。

苟䏻契神於?物,斯不逺而可知矣。

苟䏻以神妙心智,?於縁生遷化物中,而了不遷之理,物旣在近,理亦非逺,反顯?物求之,去理轉逺。清凉云:至趣非逺,心行得之則甚深。下論云:觸事而真䒭。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