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論

轻识古籍-繁体

共 82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子思論

昔者夫子之文章,非有意於爲文,是以未嘗立論也。所可得而言者,惟其歸於至當,斯以爲聖人而已矣。

夫子之道,可由而不可言,可知而不可議,此其不爭爲區區之論,以開是非之端,是以獨得不廢,以與天下後丗爲仁義禮樂之主。夫子旣没,諸子之欲爲書以傳於後者,其意皆存乎爲文,汲汲乎惟恐其汨没而莫吾知也,是故皆喜立論,論立而爭起。自孟子之後,至于荀?、楊雄,皆務爲相攻之說,其餘不足者紛紜於天下。

嗟夫!夫子之道,不幸而有老聃、莊周、楊朱、墨翟、田駢、塡到、申不害、韓非之徒,各持其私說以攻乎其外,天下方將惑之而未知所適從,柰,何其弟子門人又内自相攻而不決。千載之後。學者愈衆,而吾夫子之道益晦而不明者。由此之故歟。

昔三子之爭,起於孟子。孟子曰:人之性善。是以荀子曰人之性惡。而楊子又曰人之性善惡混。孟子旣巳據其善。是以荀子不得不岀於惡。人之性有善惡而巳,二子旣巳據之,是以楊子亦不得不出於善惡混也。爲論不求其精,而務以爲異於人,則紛紛之說,未可以知其所止。

且夫夫子未嘗言性也,蓋亦嘗言之矣,而未有必然之論也。孟子之所謂性善者,皆岀於其師子思之書。子思之書,皆聖人之微言篤論,孟子得之而不善用之,能言其道而不知其所以爲言之名,舉天下之大而必之以性善之論,昭昭乎自以爲的於天下,使天下之過者,莫不欲援弓而射之。故夫二子之爲異論者,皆孟子之過也。

若夫子思之論則不然,曰: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行焉。聖人之道,造端乎夫婦之所能行,而極乎聖人之所不能知,是以學者不知其所窮。夫如是,則惻隱足以爲仁,而仁不止於惻隱。羞惡足以爲義,而義不止於羞惡。此不亦孟子之所以爲性善之論歟?子思論聖人之道,出於天下之所能行,而孟子論天下之人皆可以行聖人之道,此無以異者。而子思取必於聖人之道,孟子取必於天下之人,故夫後丗之異議,皆出於孟子,而子思之論天下同是而莫或非焉,然後知子思之善爲論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