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問書丙戌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188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8 02:10

答友人問書丙戌

問:自來先儒皆以學問思辯屬知,而以篤行屬行,分明是兩截事。今先生獨謂知行合一,不能無疑。

曰:此事吾已言之屢屢。凡謂之行者,只是着實去做這件事。若着實做學問思辯的工夫,則學問思辯亦便是行矣。學是學做這件事,問是問做這件事。思辯是思辯做這件事,則行亦便是學問思辯矣。若謂學問思辯之然後去行,郤如何懸空先去學問思辯?得行時,又如何去得個學問思辯的事?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眞切篤實處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知而不能眞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元來只是一個工夫。凡古人說知行,皆是就一個工夫上補偏救弊說,不似今人截然分作兩件事做。某今說知行合一,雖亦是就今時補偏救弊說,然知行體段亦本來如是。吾契但着實就身心上體履,當下便自知得。今郤只從言語文義上窺測,所以牽制支離,轉說轉糊塗,正是不能知行合一之弊耳。

?山論學,與晦庵大有同異。先生嘗稱?山於學問頭腦處見得直截分明。今觀?山之論,郤有謂學有講明,有踐履,及以致知格物爲講明之事,乃與晦庵之說無異,而與先生知行合一之說反有不同,何也?

曰:君子之學,豈有心於同異?惟其是而巳。吾於?山之學有同者,非是;苟同其異者,自不掩其爲異也。吾於晦庵之論有異者,非是求異,其同者自不害其爲同也。假使伯夷柳下惠與孔孟同處一堂之上,就其所見之偏全,其議論,斷亦不能皆合,然要之不害其同爲聖賢也。若後世論學之士,則全是黨同伐異,私心浮氣所使,將聖賢事業作一塲兒戲看了也。

又問:知行合一之說,是先生論學最要?處。今旣與?山之說異矣。敢問其所以同?曰: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這一個工夫,須着此兩個字,方說得完全無弊病。若頭腦處見得分明,見得原是一個頭腦,則雖把知行分作兩個說,畢竟將來做那一個工夫,則始或未便融會,終所謂百慮而一致矣。若頭腦見得不分明,原看做兩個了,則雖把知行合作一個說,亦恐終未有湊泊處。況又分作兩截去做,則是從頭至尾,更沒討下落處也。又問:致良知之說,眞是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山巳於頭腦上見得分明,如何於此尚有不同?

曰:致知、格物,自來儒者皆相沿如此說,故?山亦遂相沿得來,不復致疑耳。然此畢竟亦是象山見得未精一處,不可掩也。

又曰:知之眞切篤實處便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若知時,其心不能眞切篤實,則其知便不能明覺精察;不是知之時只要明覺精察,更不要眞切篤實也。行之時,其心不能明覺精察,則其行便不能眞切篤實;不是行之時只要眞切篤實,更不要明覺精察也。知天地之化育,心體原是如此;乾知大始,心體亦原是如此。

知行合一之說,原非創自先生。中庸引夫子之言,以道之不行,屬之知愚,以道之不明屬之賢不肖,正是知行合一之意。孟子云: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不求又安得言知?此解聖賢早已逗出,特未之思耳。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