詰漸第十二

共 615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12:31

詰漸第十二

九折之六也。詰,難也。由前未盡有三,以是漸義,故?詰之。

有,名曰萬累滋彰。本於妄想,妄想既祛,則萬累都息。二乘得盡智,菩薩得無生智,是時妄想都盡,結縛永除。

枝末麤惑衆多,名萬。滋,益也。彰,著也。妄想,?根本無明細惑。意云枝末雖衆,本惑唯一,但剪本惑,末惑頓息,理可頓證。盡智下,大品說三乘之人,共十一智。第九名盡智,謂苦已盡見等。第十名無生智,謂苦已見而不更見等。則前之十智,聲聞皆有盡智,在已辨地得之。?云菩薩得無生智者,二地已上,第九菩薩地阿鞞䟦致,如實知諸法本自不生,?亦無滅,名無生智,不共二乘也。意謂智起惑亡,理?顯現,如大品放光,及智論二十三廣說。

結縛既除,則心無爲,心既無爲,理無餘翳。

初一句躡前,次句明證,後二句惑盡。理如明鏡,惑如塵翳,妄惑既盡,理?明淨。

經曰:是諸聖智不相違背,不出不在其實俱空。又曰:無爲大道平等無二。

放光第二略云:聲聞辟支佛菩薩佛世尊,是諸聖智不相違背,乃至云不出不在其實空者,無有差殊。與大品大同。?謂在字宜是生字,傳之悮也。智論四十三解云:因邉不起名爲不出,緣邉不起名爲不生。又曰下亦義引大品等,如三慧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無爲法中可得差别不?佛言:不也等。

既曰無二,則不容心?。不體則巳,體應窮微。而曰體而未盡,是所未悟也。

初句躡前理智無二,次句會前不相違背。不體下,意云:三乘之智無殊,是唯不證,證則頓盡。如何分小大之殊,談漸盡之理?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