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洞神三一

共 874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6 16:27

第三洞神三一

第四皇人三一,第五太清三一,第六太平三一,第七太玄三一,第八正一三一,第九自然三一,

合有九經。所明三一,並治三宫,其條守體儀,具如彼經所辯。然洞神所出三一之變,亦云精、神、氣、虚、無、空等,具如彼經第十三卷所明也。今三一者,神、氣、精、希、微、夷、虛、無、空。所以知此爲三一者,以其明義圓極故也。昔正一、三一等是,以其明義淺迹故也。

昇玄經太上告道陵云:汝昔所行,名爲眞一道者,是則陰陽之妙道,服御之至術耳,非吾所問眞一,此昔教也。下

文云:汝以堪受吾至眞平等要,設無上妙經,乃至第四辯不一之一,此之教也。其外六經所辯三一,旣不彰言辯空,而但爲氣觀之境,可属於昔。故㳙子修上清,近得地仙而巳。若言三氣三色,並是界外之事,三洞三一,本意皆爲入空,此則攝屬於今也。能倫聖教,本不有無,何曽今昔。故九經所辯,皆不有無,並非今昔,但逐物情,不了滯教,爲昔物情,若悟,曉教成今也。更二義往分今昔:一、就大小乗分;二、就因果義分。大小乗分凡有三義:一、約定有分;二、約偏並分;三、約待絶分。定有者,昔小乗以三一爲定境,義極於有;今大乗以三一爲智慧,義在於空。何者?昔小乗入定,則捨於有,故在空之時,無復三一也。今大乗爲觀群色是空,故雖於空,不失三一也。故洞神經釋守三一云:知守虛無空者爲大乗,守神鍊形爲中乗,守氣含和爲小乗也。二徧並者,昔小乗學偏,今大乗能並。小乗捨色入空,故不能並;大乗即色辯空,故能並也。三待絶者,昔因三一以入於無,得無之時,謂爲眞一。此之無一,猶對於有之無,是爲挾二,故爲待也。今之三一,即體非有,亦復非無,非有非無,故無所挾,旣無所挾,故爲絶也。二、就因果義分,亦有三義:一、約近逺别;二、約方便究竟别;三、約常無常别。一、約近逺者,昔以三爲氣觀果,則近極三有;今以一爲神觀果,則逺極道塲,故極果圓智成。今三一義如前也。二、約方便究竞者,昔開方便,果極三界;今開究竟,果極常一。故昇玄經云:是爲究竟。究竟者,功業成,罪行畢,則常一也。三、約常無常者,昔三有之果,爲災所成。故是無常。今一常之果嶷然不動。故爲常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