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可與守成論
共 69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00:01
儒者可與守成論
聖人之於天下也,無意於取也。譬之江海,百谷赴焉;譬之麟鳯,鳥獸萃焉。雖欲辭之,豈可得哉?禹治洪水,排萬丗之患,使溝壑之地䟽爲桑麻,魚鼈之民化爲衣冠,契爲司徒而五教行,棄爲后稷而蒸民粒,丗濟其德,至于湯武,拯塗炭之民而置之仁壽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此三聖人者,盖推之而不能去,逃之而不能免者。於是益修其政,明其教,因其民,不易其俗。以是得之,以是守之,傳丗數十而民不叛,豈有二道哉?
周室旣衰,諸侯並起,力征争奪者,天下皆是也。德旣無以相過,則智勝而巳矣。智旣無以相傾,則力奪而巳矣。至秦之亂,則天下蕩然無復知有仁義矣。漢髙帝以三尺劒起布衣,五年而併天下。雖稍輔以仁義。然所用之人。常先於智勇。所行之䇿。常岀於權謀。是以戰必勝。攻必取。天下旣平。思所以享其成功。而安於無事。以爲子孫無窮之謀。而武夫謀臣。舉非其人莫與爲者。故陸賈譏之曰:陛下以馬上得之,豈可以馬上治之?叔孫通亦曰: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於是酌古今之冝,興禮樂之中,取其簡而易知,近而易行者,以爲朝覲㑹同,冠昏䘮?,一代之法,雖足以傳數百年,上下相安,然不若三代聖人取守一道,源深而流長也。
夫武夫謀臣,譬之藥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養生。儒者譬之五榖,可以養生,而不可以伐病。宋襄公争諸侯,不擒二毛,不鼔不成列,以敗於泓,身夷而國蹙,此以五榖伐病者也。秦始皇焚詩書,殺豪傑,東城臨洮,北築遼水,民不得休息,傳之二丗,宗廟蕪㓕,此以藥石養生者也。善夫賈生之論曰: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夫丗俗不察,直以攻守爲二道,故具論三代以來所以取守之術,使知文武禹湯之盛徳,亦儒者之極功,而陸賈、叔孫通之流,盖儒術之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