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

共 792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17:58

袁宏道

字中郎,公安人,與兄宗道、弟中道並有才名,時稱“三袁。”宗道,字伯修,萬暦十四年會試第一,授度吉士,進編修,卒官右庶子。泰昌時,追錄光宗講官,贈禮部右侍郎。宏道年十六爲諸生,即結社城南爲之長。閒爲詩歌古文,有聲里中。舉萬暦二十年進士。歸家,下帷讀書,詩文主妙悟。選吳縣知縣,聽斷敏決,公庭鮮事,與士大夫談說詩文,以風雅自命。已而解官去。起授順天教授,歷國子助教、禮部主事,謝病歸。久之,起故官,尋以淸望擢吏部驗封主事,改文選,尋移考功員外郎,立歲終考察羣吏法,言:“外官三歲一察,京官六歲,武官五歲,此曹安得獨免?”疏上,報可,遂爲定制。遷稽勲郎中。後謝病歸,數月卒。

中道,字小修。十餘歲作黄山、雪二賊五千餘言。長益豪邁,從兩兄宦游京師,多交四方名士,足跡半天下。萬曆三十一年始舉於鄉,又十四年乃成進士。由徽州教授歷國子博士、南京禮部主事。天啓四年,進南京吏部郎中,卒於官。

先是,王、李之學盛行,彭氏兄弟獨心

非之。宗道在館中,與同館黃輝力排其說。於唐好白樂天,於宋好蘇軾,名其齋曰白蘇。至宏道,益矯以淸新輕俊,學者多舍王、李而從之,目爲公安體。然戲謔嘲笑間雜俚語,空疎者便之。其後王、李風漸息,而鍾、譚之說大熾。鍾、譚者,鍾惺、譚元春也。

惺字伯敬,竟陵人。萬暦三十

八年進士,授行人,稍遷工部主事,尋改南京禮部,進郎中,擢福建提學僉事。以父憂歸,卒於家。惺貌寢,羸不勝衣,爲人嚴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官南都,僦秦淮水閣讀史,恒至丙夜,有所見即筆之,名曰史懷。晩逃於禪以卒。

自宏道矯王、李詩之弊,倡以淸眞,惺復矯其弊,變而爲幽深孤峭。與同里譚元春評選唐人之詩爲唐詩歸,又評選隋以前詩爲古詩歸。鍾、譚之名滿天下,謂之“竟陵體。”然兩人學不甚富,其識解多僻,大爲通人所譏。元春字友夏,名輩後於惺,以詩歸故與齊名。至天啟七年,始舉鄉試第一,惺已前卒矣。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