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六十七部,三千八十三卷。

轻识古籍-繁体

共 102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03:59

右六十七部,三千八十三卷。

古者天子諸矦必有國史,以紀言行,後世多務,其道彌繁。夏殷已上,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周則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分掌其事,而諸矦之國,亦置史官。又春秋國語引周志、鄭書之說,推尋事迹,似當時記事,各有職司,後又合而撰之,揔成書記。其後陵夷衰亂,史官放絶。秦㓕先王之典,遺制莫存。至漢武帝時,始置太史公,命司馬談爲之,以掌其職。時天下計書,皆先上太史,副上丞相,遺文古事,靡不畢臻。談乃據左氏、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談卒,其子遷又爲太史令,嗣成其志。上自黃帝,訖于炎漢,合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謂之史記。遷卒以後,好事者亦頗著述,然多鄙淺,不足相繼。至後漢扶風班彪綴後傳數十篇,并譏正前失。彪卒,明帝命其子固續成其志,以爲唐、虞、三代,世有典籍,史遷所記,乃以漢氏繼於百王之末,非其義也。故斷自高祖,終於孝平、王莽之誅,爲十二紀、八表、十志、六十九傳。潜心積思二十餘年,建初中始奏表及紀傳,其十志竟不能就。固卒後,始命曹大家續成之。先是明帝召固爲蘭臺令史,與諸先軰陳宗、尹敏、孟冀等共成光武本紀,擢固爲郎,典校祕書。固撰後漢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其後劉珍、劉毅、劉陶、伏無忌等相次著述東觀,謂之漢記。及三國鼎峙,魏氏及吳並有史官。晉時,巴西陳壽删集三國之事,唯魏帝爲紀,其功臣及吳、蜀之主並皆爲傳,仍各依其國,部類相從,謂之三國志。壽卒後,梁州大中正范頴表奏其事,帝詔河南尹、洛陽令就壽家寫之。自是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爲正史,作者尤廣,一代之史,至數十家。唯史記、漢書師法相傳,並有解釋。三國志及范曄後漢雖有音注,既近世之作,並讀之可知。梁時明漢書有劉顯、韋稜,陳時有姚察,隋代有包愷、蕭該,並爲名家。史記傳者甚微,今依其世代,聚而編之,以備正史。

紀年十二卷

漢紀三十卷

後漢紀三十卷

後漢紀三十卷

獻帝春秋十卷

魏氏春秋二十卷

魏紀十二卷

漢魏春秋九卷

晉紀四卷

晉紀二十三卷

晉紀十卷

漢晉陽秋四十七卷

晉紀十一卷

晉陽秋三十二卷

晉紀二十三卷

晉紀十卷

晉紀四十五卷

續晉陽秋二十卷

續晉紀五卷

宋略二十卷

宋春秋二十卷

齊春秋三十卷

齊典五卷

齊典十卷

三十國春秋三十一卷

戰國春秋二十卷

梁典三十卷

梁典三十卷

梁撮要三十卷

梁後略十卷

梁太清紀十卷

淮海亂離志四卷

齊紀三十卷

齊志十卷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