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李中谿御史

共 125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8 02:58

荅李中谿御史

兄之使閩也一年矣。辱以書下問者數四矣。而僕無一言之獻。豈惟素性迂戇。自度不能。然亦以兄之才力自足辨此耳。旣又自惟以爲兄之才力固不待人。然屢問而屢無一言焉。是亦不免有負相知。乃輾轉思之。竟無?得。惟有一事可以少效悃而塞下問之勤者。則言之適在此時。然亦自度非迂則戇也。惟兄亮之而已。且夫撫按之權,舉劾最重,百官之?以勸懲,公道之?以開塞,其繫於撫按舉劾亦最重。然而今世?謂舉劾者,僕竊異焉。僕嘗僃員郎署矣,嘗得日聞邸報矣。或曰今日某巡撫舉劾奏至矣。僕不問而知之矣。或曰今日某巡按舉劾奏至矣。僕不問而知之矣。何也?其?舉者可不問而知其必藩臬方面大官也;其?劾者可不問而知其必通判、縣丞小官也;其?舉者可不問而知其必牽朋聯位不數十人不止也;其?劾者可不問而知其必?乎、寥乎。纔三兩人也。如此,則是賢者盡大官,而不賢者盡小官也,則是賢者甚多,而不賢者甚少也。夫使賢者盡大官,又使賢者甚多,而不賢者甚少,則宜其政平而訟理,苞苴不行於上,怨毒不結於下,天下可以卧而帖帖矣。而顧不能然,則是大官不能盡賢,與賢者不必甚多,而不賢者不必甚少也。大官不必盡賢,而賢者不必甚多,不賢者不必甚少,則彼舉大而劾小者,毋乃大官則足以樹恩,而小官無傷於任怨也歟?又毋乃勢弱者易凌,而根固者難拔也歟。而其?舉?劾之多與少,又毋乃厚市恩而薄引怨也歟。如此,則人心奚而得勸懲,公道奚而得不塞也。雖然,固亦有藩臬方面大官而不舉,或及見劾者矣。嘗駭而問其人焉,則是非能劾藩臬方面大官也,亦非其人之果不賢也,或負氣倔強,不善曲媚者也。不然,則受人指嗾,爲之快忿者也。亦有通判、縣丞小官而不劾,或反見舉者矣。嘗駭而問其人焉,則非能舉通判、縣丞小官也。亦非其人之果賢也,或多援善鑚最有力者也。不然,則其親與故也。如此,則?劾者縱非小官,則必負氣倔强與為人快忿者也。?舉者縱非大官,則必多援善鑚與親且故也。然則人心又奚而得勸懲、公道又奚而淂不塞也、由此言之、爲撫按者、固不淂以能舉人、能劾人爲榮、而必舉劾之不稱、爲可懼矣。今兄之?屬、其爲方面大官者誰乎、其爲州縣小官者誰乎、僕山澤之人耳、其姓名且不知也。大官賢乎、不賢乎。小官賢乎不賢乎。僕固不知也。賢者多乎少乎。不賢者多乎少乎。僕固不知也。而爲是多口者。亦據素?疑於人人者言之耳。然以兄之志剛而識明。秉正而嫉邪。固必不同於人人矣。必能示勸懲而彰公道矣。又何藉於僕之言乎。然僕之爲是言於兄,亦非欲兄之不舉大官,不劾小官也,非欲兄之?舉必少而?劾必多也。大官果賢矣,或矯而不舉,亦私也。賢者果多矣,或避收恩之名,而欲矯之以少舉。不賢果少矣,或沽澄清之譽,而欲矯之以多劾者,亦私也。雖然,竊以爲莫如精舉而愼劾,則劾者固少,而舉者固不得多矣。或曰:舉劾皆少,則是善有隱而不彰,惡有徽而不屏也。是不然矣。夫天下中人多,而最賢最不賢者少也。舉劾?以出於常格,以待最賢最不賢之人耳。若夫小善小惡,則固有考語矣,又何慮善有不章,而惡有不屏也。故僕以爲莫如精舉而愼劾。兄意何如?一言之獻,如是而已。惟兄亮之。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