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

共 80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6 00:15

正名

八曰:名正則治,名䘮則亂。使名䘮者,滛説也。説滛,則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説也,足以言賢者之實、不肖者之?而已矣,足以喻治之所悖、亂之所由起而已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獲以生而已矣。

凡亂者,刑名不當也。人主雖不肖,猶若用賢,猶若聽善,猶若爲可者,其患在乎所謂賢從不肖也。不爲善而從邪辟,所謂可從悖逆也。是刑名異充而聲實異謂也。夫賢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國不亂,身不危,奚待也?齊湣王是以知説士而不知所謂士也。故尹文問其故,而王無以應。此公王丹之所以見信,而卓齒之所以見任也。任卓齒而信公王丹,豈非以自讐邪?

尹文見齊王,齊王謂尹文曰:寡人甚好士。尹文曰:願聞何謂士?王未有以應。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齊王曰:此真所謂士已。尹文曰:王得若人,肯以爲臣乎?王曰:所願而不能得也。尹文曰:使若人於廟朝中,深見侮而不闘,王將以爲臣乎?王曰:否。大夫見侮而不闘,則是辱也,辱則寡人弗以爲臣矣。尹文曰:雖見侮而不闘,未失其四行也。未失其四行者,是未失其所以爲士一矣。未失其所以爲士一,而王以爲臣;失其所以爲士一,而王不以爲臣,則嚮之所謂士者,乃士乎?王無以應。尹文曰:今有人於此,將治其國,民有非則非之,民無非則非之,民有罪則罰之,民無罪則罰之,而惡民之難治,可乎?王曰:不可。尹文曰:竊觀下吏之治齊也,方若此也。王曰:使寡人治信若是,則民雖不治,寡人弗怨也。意者未至然乎?尹文曰:言之不敢無説,請言其説。王之令曰: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民有畏王之令深,見侮而不敢闘者,是全王也。而王曰:見侮而不敢闘,是辱也。夫謂之辱者,非此之謂也。以爲臣,不以爲臣者,罪之也。此無罪而王罰之也,齊王無以應。論皆若此,故國殘身危,走而之糓,如衛、齊湣王,周室之孟侯也,太公之所以老也。桓公嘗以此霸矣。管仲之辯,名實審也。

吕氏春秋第十六卷終。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