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第四十二

共 3964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3-12-06 03:28

大學第四十二

正義曰案鄭目録云名曰大學者以其記愽學可以爲政也。此於别録屬通論。此大學之篇,論學成之事,能治其國,章明其德於天下,却本明德所由,先從誠意爲始,大學至道矣。

正義曰:此經大學之道,在於明明德,在於親民,在止於至善,積德而行,則近於道也。

在明明德者,言大學之道,在於章明巳之光明之德,謂身有明德而更章顯之,此其一也,  在親民者,言大學之道在於親愛於民,是其二也。

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此其三也。言大學之道在於此三事矣。知止而后有定者,更覆說止於至善之事。旣知止於至善,而後心能有定,不有差貳也。

定而后能靜者,心定無欲,故能靜不躁求也。靜而后能安者,以靜故情性安和也。

安而后能慮者,情旣安和,能思慮於事也。

慮而后能得者,旣能思慮,然後於事得冝也。物有本末,事有終始者,若於事得冝,而天下萬物有本有末,經營百事有終有始也。

知所先後者,旣能如此,天下有事,萬物?識知其先後也。

則近道矣者,若能行此諸事,則附近於大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前章言大學之道在明德、親民、止善,覆說止善之事旣畢,故此經明明德之理。

先治其國者,此以積學能爲明德盛極之事,以漸到今。本其初,故言欲章明巳之明德,使徧於天下者,先湏能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也。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言若欲齊家,先湏脩身也。

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言若欲脩身,必先正其心也。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者,揔包萬慮,謂之爲心。情所憶念,謂之意。若欲正其心,使無傾邪,必湏先至誠在於憶念也。若能誠實其意,則心不傾邪也。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者,言欲精誠其已意,先湏招致其所知之事。言初始必湏學習,然後乃能有所知,曉其成敗,故云先致其知也。

致知在格物,此經明初以致知,積漸而大至明德。前經從盛以本?,此經從初以至盛,上下相結也。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學習,招致所知。格,來也。已有所知,則能在於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縁人所好也。

物格而后知至者,物旣來則知其善惡所至。善事來,則知其至於善,若惡事來,則知其至於惡。旣能知至,則行善不行惡也。知至而后意誠,旣能知至,則意念精誠也。

意誠而后心正者,意能精誠,故能心正也。

國治而后天下平者,則上明明德於天下,是以自天子至庶人?然也。

壹是?以脩身爲本者,言上從天子,下至庶人,貴賤?異,所行此者,專壹以脩身爲本。上言誠意正心、齊家治國,今此獨云脩身爲本者,細則?異其大略,?是脩身也,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本亂,謂身不脩也。末治,謂國家治也。言已身旣不脩,而望家國治者否矣。否,不也,言不有此事也。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者,此覆說本亂而末治否矣之事也。譬若與人交接,應湏敦厚以加於人,今所厚之處乃以輕薄,謂以輕薄待彼人也。其所薄者厚,謂已旣與彼輕薄,欲望所薄之處以厚重報己,未有此事也。言已以厚施人,人亦厚以報已也。若已輕薄施人,人亦輕薄報巳。言事厚之與薄,?以身爲本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者,本謂身也。旣以身爲本,若能自知其身,是知本也,是知之至極也。

所謂誠其意者,自此以下至此謂知本,廣明誠意之事。此一節明誠意之本。充湏愼,其獨也。

母,自欺也。言欲精誠其意,無自欺誑於身,言於身必湏誠實也。

如惡惡臭者,謂臭穢之氣,謂見此惡事,人嫌惡之,如人嫌臭穢之氣,心實嫌之,口不可道矣。如好好色者,謂見此善事而愛好之,如似人好色,心實好之,口不可道矣。言誠其意者,見彼好事惡事,當湏實好惡之,不言而自見,不可外貌詐作好惡,而内心實不好惡也。?湏,誠實矣,  此之謂自謙者,謙,讀如慊。慊然,安靜之貌。心?好惡而口不言,應,自然安靜也。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者,謂小人獨居,無所不爲,見君子而後乃厭然,閇藏其不善之事,宣著所行善事也。

人之視已,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者,言小人爲惡,外人視之昭然明察矣,如見肺肝?蹔時揜藏,言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者,言此小人旣懷誠實,惡事於中心,必形見於外,不可揜藏。

注謙讀爲慊。

正義曰:以經義之理,言作謙退之字,旣無謙退之事,故讀爲慊。慊,不滿之貌,故又讀爲厭。厭,自安靜也。云厭讀爲黶,黶爲黒色,如爲閇藏貌也。

曽子曰:十目所視者,此經明君子脩身,外人所視,不可不誠其意。作記之人,引曾子之言以證之。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者,言所指視者衆也。十目,謂十人之目,十手,謂十人之手也。其嚴乎者,旣視者及指者,?衆其所畏,敬,可嚴憚乎。

富潤屋,德潤身者,言此二句爲喻也。言家若富,則能潤其屋,有金玉,又華飾見於外也。

德潤身者,謂德能霑潤其身,使身有光榮見於外也。心廣體胖者,言内心寛廣,則外體胖大,言爲之於中,必形見於外也。故君子必誠其意者,以有内見於外,必湏精誠其意在内,心不可虚也。

詩云:瞻彼淇澳者,此一經廣明誠意之事,故引詩言學問自新,顔色威儀之事,以證誠意之道也。

瞻彼淇澳,菉竹猗猗者,此詩衞風淇奥之篇,衞人美武公之德也。澳,隈也。菉,王芻也。竹,萹竹也。視彼淇水之隈曲之内,生此菉之與竹,猗猗然而茂盛,以淇水浸潤故也。言視彼衞朝之内,上有武公之身,道德茂盛,亦蒙康叔之餘烈故也。引之者,證誠意之道。

有斐君子者,有斐然文章之君子,學問之益矣。

如切如磋者,如骨之切,如象之磋,又能自脩也。如琢如磨者,如玉之琢,如石之磨也。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又瑟然顔色矜莊,僴然性行寛大,赫然顔色盛美,喧然威儀宣美,斐然文章之君子,民?愛念之,終乆不可忘也。諠,忘也。自此以上,詩之本文也。自此以下,記者引爾。唯而釋之。如切如磋者,道學也者,論道其學矣。

如琢如磨者,自脩也者,謂自脩飾矣。言初習謂之學,重習謂之脩,亦謂詩本文互而相通也。

瑟兮僴兮者,恂慄也者,恂讀爲峻,言顔色嚴峻戰慄也。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謂善稱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論道武公盛德至極美善,人之愛念不能忘也。

注此心至著也。

正義曰:諠,忘也,釋訓文也。云道猶言也,謂經中道盛德至善,恐爲道德之道,故云道猶言也。云恂字或作峻,讀如嚴峻之峻者,以經之恂字,他本或作峻字,故讀爲嚴峻之峻。詩箋云還爲恂也。此記爲赫兮喧兮,詩經云赫兮咺兮,本不同也。云以其意誠而德著也,以武公用意精誠,德著於人,人不忘也。以經廣明誠意之事,故鄭云意誠而德著也。詩云於戲,前王不忘者,此一經廣明誠意之事。此周頌烈文之篇也,美武王之詩。於戲,猶言嗚呼矣。以文王、武王意誠於天下,故詩人嘆美之,云此前丗之王,其德不可忘也。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者,言後丗貴重之。言君子?美此前王能賢其賢人,而親其族親也。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者,言後丗卑賤小人,美此前王能愛樂其所樂,謂民之所樂者,前王亦愛樂之。利其利者,能利益其人之所利。民爲利者,前王示利益之,言前王施爲政敎,下順人情,不奪人之所樂利之事,故云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也。

此以没世不忘也。由前王意能精誠垂於後世,故君子小人?所美念,以此之故,終没於丗,其德不忘也。

康誥曰:克明德者,此一經廣明意誠,則能明巳之德。周公封康叔而作康誥,戒康叔能明用有德。此記之意,言周公戒康叔以自明其德,與尚書異也。

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者,顧,念也。諟,正也。伊尹戒大甲云:爾爲君,當顧念奉正天之顯明之命,不邪僻也。

帝典曰:克明峻德者,帝典謂堯典之篇。峻,大也。尚書之意,言堯能明用賢俊之德。此記之意,言堯能自明大德也。?,自明也。此經所云康誥、大甲、帝典等之文,?是人君自明其德也,故云?自明也。

注?自明明德也。

正義曰:明明德必先誠其意,此經誠意之章,由初誠意也,故人先能明已之明德也。

湯之盤銘,此一經廣明誠意之事。湯之盤銘者,湯沐浴之盤,而刻銘爲戒,必於沐浴之者,戒之甚也。

苟曰新者,此盤銘辭也。非唯洗沐自新,苟,誠也,誠使道德日益新也。

日日新者,言非唯一日之新,當使日日益新。

又曰新者,言非唯日日益新,又湏恒常日新。?是丁寧之辭也。此謂精誠其意,脩德無巳也。

康誥曰:作新民者,成王旣伐管叔、蔡叔,以殷餘民封康叔。誥言殷人化紂惡俗,使之變改爲新人。此記之意,自念其德爲新民也。

詩曰:周?舊邦,其命惟新者,此大雅文王之篇。其詩之本意,言周?舊是諸侯之邦,其受天之命,唯爲天子而更新也。此記之意,其所施敎命,唯能念德而自新也。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者,極,盡也。言君子欲日新其德,無處不用其心盡力也。言自新之道,唯在盡其心力,更無餘行也。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此一經廣明誠意之事,言誠意在於所止,故上云大學之道在於至善。此商頌玄鳥之篇,言殷之邦畿方千里,唯人所居止。此記斷章,喻其民人而擇所止,言人君賢則來也。

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者,此詩小雅緡蠻之篇,剌幽王之詩。言緡蠻然微小之黃鳥,止在於岑蔚丘隅之處,得其所止,以言微小之臣,依託大臣,亦得其所也。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者,孔子見其詩文而論之云:是觀於鳥之所止,則人亦知其所止。鳥之知在岑蔚安間之處,則知人亦擇禮義樂土之處而居止也。

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者,豈可以人不擇止處不如鳥乎?言不可不如鳥也。故論語云里仁爲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是也。

詩云??文王,於緝熙敬止者,此大雅文王之篇,美文王之詩。緝熙,謂光明也。止,辭也。詩之本意云:文王見此光明之人,則恭敬之。此記之意於緝熙,言嗚呼,文王之德,緝熙光明,又能敬其所止,以自居處也。

注鳥擇岑蔚,安間而止處。正義曰:岑謂巖險,蔚謂草不蓊蔚,言鳥之所止,必擇靜宻之處也。禮記正義卷第六十六。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