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
共 3672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3-12-06 01:56
益州
刺史,漢武帝分梁州立。所治别見梁州領。郡二十九,縣一百二十八。户五萬三千一百四十一,口二十四萬八千二百九十三。去京都水九千九百七十。蜀郡太守,秦立。晉武帝太康中,改曰成都國,後復舊。領縣五。户一萬一千九百二,口六萬八百七十六。成都令,漢舊縣。
郫令,漢舊縣。
繁縣令,漢舊縣。
鞞縣令,二漢、晉太康地志竝曰牛鞞,屬犍為何志晉穆帝度此。永昌令,孝建二年,以僑户立。
廣漢太守,漢高帝六年立。晉太康地志屬梁州。領縣六。户四千五百八十六,口二萬七千一百四十九。去州陸六百。去京都水九千九百。雒縣令,漢舊縣。
什邡令,漢舊縣。
郪縣令,漢舊縣。
新都令,漢舊縣。晉武帝爲王國,太康六年省爲縣,屬廣漢。陽泉令,蜀分綿竹立。
伍城令,晉武帝咸寧四年立,太康六年省,七年又立。何志劉氏立。巴西太守,譙周巴記,建安六年,劉璋分巴郡墊江以上爲巴西郡。徐志本南陽冠軍流民,寓入蜀漢,晉武帝立,非也。本屬梁州,文帝元嘉十六年度。何志梁、益二州無此郡。領縣九。户四千九百五十四,口三萬三千三百四十六。閬中令,漢舊縣,屬巴郡。
西充國令,漢書地理志,巴郡有充國縣。續漢郡國志,和帝永元二年,分閬中立充國縣。二志不同。晉太康地志有西南二充國,屬巴西。南充國令,譙周巴記,初平四年,分充國爲南充國。安漢令,舊縣,屬巴郡。
漢昌令,和帝永元中立。
晉興令,徐志不注置立。
平州令,晉武帝太康元年,以野民歸化立。懷歸令,徐志不注置立。
益昌令,徐志不注置立。
梓潼太守,晉太康地志劉氏分廣漢立。本屬梁州,文帝元嘉十六年,度益州。永初郡國又有漢德、新興,徐同。徐云,新興,義熙九年立。漢德,舊縣。案二漢竝無漢德縣,晉太康地志、王隱竝有,疑是劉氏所立。何益、梁二州無此郡。領縣四。户三千三十四,口二萬一千九百七十六。涪令,漢舊縣,屬廣漢。
梓潼令,漢舊縣,屬廣漢。
西浦令,徐志義熙九年立。
萬安令,徐志舊縣。二漢晉竝無。巴郡太守,秦立。領縣四。户三千七百三十四,口一萬三千一百八十三。去州内水一千八百,陸五百,外水二千二百。去京都水六千。江州令,漢舊縣。
臨江令,漢舊縣。
墊江令,漢舊縣,獻帝建安六年度巴西,劉禪建興十五年復舊。枳令,漢舊縣。
遂寧太守,永初郡國有,何無,徐云舊立。領縣四。户三千三百二十。巴興令,徐志不注置立,疑是李氏所立。德陽令,前漢無,後漢、晉太康地志屬廣漢。廣漢令,漢舊縣,屬廣漢。寧蜀郡復有此縣,未知孰是。晉興令,徐志不注置立。
江陽太守,劉璋分犍為立。中失本土,寄治武陽。領縣四。户一千五百二十五,口八千二十七。江陽令,漢舊縣,屬犍為。
緜水令。
漢安令。
常安令,晉孝武立。
懷寧太守,秦、雍流民,晉安帝立。本屬南秦,文帝元嘉十六年度益州。領縣三。户一千三百一十五,口五千九百五十。寄治成都。始平令。
西平令,永初郡國直云西。何志故屬天水,名西縣。萬年令,漢舊名,屬馮翊。
寧蜀太守,永初郡國有而何無,徐云舊立。永初郡國及徐並有西墊江縣,今無。領縣四。户一千六百四十三。廣漢令。
遂寧郡復有此縣。
廣都令,漢舊縣,屬蜀郡。
升遷令,晉太康地志屬汶山。
西鄉令,本名南鄉,屬漢中,晉武太康三年更名。越巂太守,漢武帝元鼎六年立,故邛都國。何志無。領縣八。户一千三百四十九。邛都令,漢舊縣。
新興令,永初郡國有。
臺登長,漢舊縣。
晉興長,永初郡國有。
會無長,漢舊縣。
卑水長,漢舊縣。
定莋長,漢舊縣。
蘇利長,漢縣曰蘇示,□曰蘇利。汶山太守,晉太康地志漢武帝立,孝宣地節三年合蜀郡,劉氏又立。領縣二。户一千一百七,口六千一百五。去州陸一百。去京都水一萬。都安矦相,蜀立。
晏官令,何志魏平蜀立。晉太康地志無。南陰平太守
永嘉流寓來屬,寄治萇陽。領縣二。户一千二百四十,口七千五百九十七。陰平令。
緜竹令,漢舊縣,屬廣漢。
犍為太守,漢武帝建元六年,開夜郎國立。領縣五。户一千三百九十,口四千五十七。去州陸九十。去京都水一萬。武陽令,漢舊縣。
南安令,漢舊縣。
資中令,漢舊縣。
僰道令,漢舊縣。
冶官令,晉安帝義熙十年立。
始康太守,關隴流民,晉安帝立。領縣四。户一千六十三,口四千二百二十六。寄治成都。始康令,晉安帝立。
新城子相,晉安帝立。
談令,晉安帝立。
晉豐令,晉安帝立。
晉熙太守,秦州流民,晉安帝立。領縣二。户七百八十五,口三千九百二十五。晉熙令,晉安帝立。
萇陽令,晉安帝立。
晉原太守,李雄分蜀郡爲漢原,晉穆帝更名。領縣五。户一千二百七十二,口四千九百六十。去州陸一百二十。去京都水一萬。江原男相,漢舊縣,屬蜀郡。
臨卭令,漢舊縣,屬蜀郡。
晉樂令,何志故屬沈黎。晉太康地志無沈黎郡及晉樂縣。徙陽令,前漢徙縣屬蜀郡,後漢屬蜀郡屬國都尉。晉太康地志有徙陽縣,屬漢嘉。漢嘉令,前漢靑衣縣屬蜀郡,順帝陽嘉二年更名。劉氏立爲漢嘉郡,晉江右猶爲郡,江左省爲縣。宋寧太守,文帝元嘉十年,免吳營僑立。領縣三。户一千三十六,口八千三百四十二。寄治成都。欣平令,與郡俱立。
宜昌令,與郡俱立。
永安令,與郡俱立。
安固太守,張氏於涼州立。晉哀帝時,民流入蜀,僑立此郡。本屬南秦,文帝元嘉十六年度益州。領縣六。户一千一百二十,口六千五百五十七。去州一百三十。去京都水一萬。略陽令。
桓陵令,張氏立。
臨渭令,晉太康地志屬略陽。
淸水令。
下邽令,何志漢舊縣。案二漢、晉並無此縣。興固令,何志新立。
南漢中太守,晉地記,孝武太元十五年,梁州刺史周瓊表立。徐志,北漢中民流寓,孝武大明三年立。起居注,本屬梁州,元嘉十六年度。永初郡國屬梁州,領縣與此同。以永初郡國及起居檢,則是太元所立,而何志無此郡,當是永初以後省,大明三年復立也。領縣五。户一千八十四,口五千二百四十六。南長樂令,徐志與郡俱立。
南鄭令,徐志與郡俱立。
南苞中令,徐志與郡俱立。
南沔陽令,徐志與郡俱立。
南城固令,徐志與郡俱立。
北陰平太守,徐志本屬秦州,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度。永初郡國、何志秦、梁、益竝無。領縣四。户一千五十三,口六千七百六十四。陰平令。
南陽令,徐志本南陽白民流寓立。桓陵令,徐志本安固郡民流寓立。順陽令,徐志本南陽民流寓立。武都太守,
永初郡國、何志益州並無此郡。徐志本屬秦州,流寓立。領縣五。户九百八十二,口四千四百一。武都令,漢舊名。
下辯令。
漢陽令,漢舊名。
略陽令,漢屬略陽郡,流寓配。
安定令,舊安定郡,流寓配。
新城太守,何志新分廣漢立。領縣二。户七百五十三,口五千九百七十一。去州去京都九千五百三十。
北五城令,何志新分五城立。
懷歸令,何志新立。
南新巴太守,
起居注新巴民流寓,文帝元嘉十二年,於劎南立。何志新立。新巴民先屬梁州,旣立割配。領縣六。户一千七十,口二千六百八十三。新巴令,何志晉安帝立。
晉城令,何志晉安帝立。
晉安令,何志晉安帝立。
漢昌令,何志晉安帝立。
桓陵令,何志晉哀帝立。按起居注,南新巴,元嘉十二年立。何云新立,則非先有此郡,而云此諸縣晉哀帝、安帝立,不詳。綏歸令,何無此,徐有,不注置立。南晉壽太守,梁州元有晉壽,文帝元嘉十二年,於劎南以僑流立。領縣五。户一千五十七,口一千九百四十三。去州一百二十。去京都水一萬。晉壽令。
興安令。
興樂令,二漢、魏無。晉太康地記云:“元年更名。本曰白馬,屬汶山。”何志漢舊縣。檢二漢益部無白馬縣。邵歡令。
白馬令。
宋興太守,文帝元嘉十年,免建平營立。領南陵、建昌二縣。何志無復南陵,有南漢、建忠。徐無建忠,有永川。何云建忠新立。領縣三。户四百九十六,口一千九百四十三。寄治成都。南漢令,何志晉穆帝立。故屬漢中,流寓來配。建昌令,何志新立。
永川令,徐志新立。
南宕渠太守,徐志本南中民,蜀立。起居注,本屬梁州,元嘉十六年度。永初郡國梁州有宕渠郡,領縣三,與此同,而無“南”字。何同。若此郡元嘉十六年度益,則何志應在益部,不詳。領縣三。户五百四,口三千一百二十七。宕渠令,二漢、晉太康地志屬巴郡。漢興令,二漢、魏無,晉地志有,屬興古郡。宣漢令,前漢無,後漢屬巴郡,晉太康地志無。天水太守,
永初郡國、何志益州無此郡。徐志與今同。領縣三。户四百六十一。宋興令,徐志不注置立。
上邽令。
西縣長。
東江陽太守,何志晉安帝初,流寓入蜀,今新復舊土爲郡。領縣二。户一百四十二,口七百四十。去州一千五百八十。去京都水八千九十。漢安令,前漢無,後漢屬犍為。晉太康地志屬江陽。
緜水令,何志晉孝武立。
沈黎太守,蜀記云,“漢武元鼎十一年,分蜀西部邛莋爲沈黎郡,十四年罷。”案元鼎至六年,云十一年,非也。又二漢、晉竝無此郡,永初郡國有,何無,徐云舊郡。領縣四。户六十五。城陽令,徐不注置立。
蘭令,漢舊縣,屬越嶲,作“闌。”晉太康地志無。旄牛令,前漢屬蜀郡,後漢屬蜀郡屬國都尉,晉太康地志屬漢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