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部

轻识古籍-繁体

共 282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12-06 04:40

因緣部

#### 述意。

夫千佛乘暉萬靈景燭。觀機適務極聖弘恩。所以聖人陳福以勸善。示禍以戒惡。小人謂善無益而不爲,謂惡無傷而不去。然有殃有福之言,乃蕐而不實;無益無傷之論,則信而有徴。是以大聖慈愍,哀斯愚惑,廣興六度,接引四生,弘宣二諦,停毒三有。故?無限之悲,計賢劫之緣也。#### 引證

依五仙人經云:久遠無數劫時,有仙人處於林藪,四人爲主。一人供給奉事。未曽失意。一日遠採果漿。寤不時還。至日已中四人失食。懐恨可爲凶呪。遂感而死。復生人中。有梵志能相占之爲王。後果爲王。佛言。王者則吾是。四仙人者。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彌勒佛是也。其梵志者。調達是也。

又智度論云:劫盡燒時,一切皆空。衆生福力,十方風至,相對相觸,能持大水。有一千頭人,二千手足,名爲韋紐天。是人䐡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蕐,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蕐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坐蓮蕐上,是故諸佛隨世俗故,云寶蓮蕐上結跏趺坐,說六波羅蜜。

又大悲經云:佛告阿難:何故名爲賢劫者,由此三千大千世界劫欲成時盡爲一水。時淨居天以天眼觀見此世界唯一大水,見有千枝蓮蕐,一一蓮蕐名爲千葉,金色金光大明普照,香氣芬熏甚可愛樂。彼淨居天因見此事,心生歡喜,讚言:希有!如此劫中當有千佛出興於世。以是因緣,遂名此劫號之爲賢。我滅度後,此賢劫中當有九百九十六佛出興於世。拘留孫佛,如来爲首,我爲第四。次復彌勒,當補我處,乃至最後盧遮如来,如是次第,汝應當知#### 業因

依千佛因緣經云:爾時世尊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從石室出,問阿難言:今諸聲聞諸菩薩等皆講何論?阿難白佛言:世尊!諸菩薩衆各各自說㝛世因緣。時有跋陀婆羅菩薩白佛言:我於今日欲少諮問,唯願天尊爲我解說。說是語時,八萬四千諸菩薩等,各脫瓔珞散佛供養。所散瓔珞住佛頂上,如須彌山?顯可觀,有千化佛坐山窟中。時諸菩薩白佛言:世尊!此賢劫千佛過去世時種何功德,常生一處,同共一家,於一劫中,次第當得菩提,化度衆生?

爾時,世尊告諸菩薩言:吾當爲汝分别廣說。汝今當知,乃徃過去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復過是數,此世界名大莊?,劫名大寶,有佛名寶燈焰王如来,佛壽半劫,正法化世住於一劫,像法化世住於二劫。於像法中,有一大王,名曰光德,十善化民如轉輪王。爾時,大王敎諸人民讀毗陀論。時學堂中有千童子,年各十五,聦敏多知,聞諸比丘讚佛法僧。有一童子名蓮蕐德,白善稱比丘言:云何名佛法僧?比丘答言:

波羅蜜滿足, 淨性覺智慧,

勝心得成就,故號名爲佛。

無染性清淨, 永離於世間,

不觀世五隂, 常住名爲法。

身心常無爲,永離四種食,

爲世良福田, 故稱比丘僧。

時千童子聞三寶名,各持香蕐,隨彼比丘入塔禮拜,見佛色像五體投地,即於像前發弘誓願,各發阿耨菩提心,過算數劫必得成佛,如今世尊,隨壽長短,皆命臨終時,以聞三寶善根因緣故,除却五十一劫生死之業,命終之後,得生梵世。自憶徃世聞三寶名,得生天上。時千梵王各乘宫殿,持七寶蕐至塔供養於像。時千梵王異口同音而說偈言:

慧日大名稱, 久住善寂地,

聞名除諸惡,自然生梵世。

我今頭面禮, 歸依大解脫。

說此偈已,各還梵世。跋陀婆羅!汝今當知,時彼國王十善化人者,久已成佛,毗婆尸如来是;善稱比丘,尸棄如来是。時千童子,豈異人乎?今拘留秦佛,乃至最後樓至如来是。跋陀婆羅!汝今當知,我與賢劫千菩薩。從彼佛所聞三寶名,始發阿耨菩提心。其事如是。佛告跋陀婆羅菩薩言。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此娑婆世界有一大國。名波羅柰。王名梵德,常以善法化諸人民。以國付子,出家學道。得辟支佛。踊身虚空化十八變。時千梵王各以衣裓盛諸妙蕐,至優曇林中供養辟支佛,白佛言:大德!爲我說法。時辟支佛踊身虚空,化十八變,舒手現足。中有一梵王,名曰慧見,告餘梵言:我見辟支佛受持五戒,以戒齋法,當行十善,觀諸緣起,以此善根?向甚深阿耨菩提。願我作佛,過於辟支佛百千萬億。時千梵王命終之後,於娑婆世界千四天下爲千轉輪王,壽命八萬四千歲。臨命終時,雪山之中有一婆羅門,聦明多智,壽命半劫。於先經中聞過去佛,號栴檀莊?如來。彼佛爲說甚深檀波羅蜜,不見施、受,心行平等。時大仙人聞此事已,從雪山出,詣千聖王讚說施法。時千聖王各以國土付其太子出家學道。時千聖王於雪山中,各立草菴求無上道,即獲五通飛騰空虚,壽命一劫。時雪山中有大夜义,身長四千里,利牙上出,高八十里面十二里,眼出迸血光如融銅,左手持劒,右手持义,住聖王前,高聲唱言:我今飢渴,無所飯食,惟王矜愍,施少飲食。時千聖王告夜义言:我等誓願,一切施與。各各以水澡夜义手,授以仙果,而令食之。夜义得果,怒棄置地,告聖王言:我父夜义,噉人精氣,我母羅刹,恒噉人心,飲人?血。我今飢急,唯須人心,血,何用果爲?時千聖王告夜义言:一切難捨,無過已身,我等今日不能捨心持用相與。是時夜义即說偈言:

觀心無心相, 四大色所成,

一切悉能捨,乃應菩薩行。

時雪山中有婆羅門,名牢度跋提,白夜义言:唯願大師爲我說法,我今不惜心之與血。即脫單衣敷爲高座,即請夜义令就此座。時大夜义即說偈言:

欲求無爲道, 不惜身心分,

割截受衆苦,能忍猶如地。

亦不見受者, 求法心不悔,

一切無恡惜, 猶如救頭然,

普濟衆飢渇,乃應菩薩行。

時牢度跋提聞是偈已,身心歡喜,即持利劒刺胷出心。是時地神從地涌出,白牢度跋提:唯願大仙愍憐我等及山樹神,莫爲一鬼捨於身命。牢度䟦提告諸神言:

此身如幻焰, 隨現即變滅,

猶如呼聲響,呼已更不應。

四大五隂力, 其勢不久停,

於千萬億歲, 未曽爲法死。

我今爲法故,以心血布施,

慎勿固遮我, 障我無上慧。

以此布施報, 誓願成佛道。

若後成佛時,要先度汝等。

說此偈已,臥夜义前,以劒刺頸,施夜义血,即復破胷,出心與之。是時天地大動,日無精光,無雲而雷。有五夜义從四方来,爭取分裂,競共食之。食已大呌,躍立空中,告千聖王:誰能行施,如牢度跋提?如此行施,乃可成佛。時千聖王驚怖退没,不欲菩提,生變悔心,各欲還國。時五夜义即說偈言:

不殺是佛種, 慈心爲良藥,

大慈常安隱,終無老死異。

一切受身者, 畏殺毒害人,

是故諸菩薩, 敎我不殺戒。

汝今若畏死,常行不殺事,

云何欲還國, 捨靜求憒閙?

時千聖王聞此語已,皆黙然住。佛告跋陀婆羅菩薩:汝今當知,第一婆羅門讚檀波羅蜜者,過去定光明王佛是。牢度䟦提者,過去然燈佛是。千聖王出家學道,見然燈佛行諸苦行,心生悔恨,於一劫中墮大地獄。雖墮地獄,菩提願力莊?心故,火不能燒。從是已後,復得值遇燈明王菩薩爲其說法,從地獄出,廣爲讚歎過去千佛解脫稱莊?佛乃至自在王佛。時千聖王聞千佛名歡喜敬禮,以是因緣。超越九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跋陀婆羅!汝今當知。時千聖王豈異人乎。我等賢劫千佛是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