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武帝論

共 472字,需浏览 1分钟

 ·

2023-12-08 23:59

宋武帝論

裕之銳於取秦而拙於禦夏也,世多議之,而獨未察其隠情也。以王鎭惡之才,兼秦人之思猛,使重其權,一以關中委之,必能拒夏。裕之智非不及此也,而計不出此者,蓋自漢魏之衰,乘危竊國者皆强臣,非鄰敵也。王敦、桓温以後,方鎭稱兵者接踵,故計以秦資鎭惡,不若棄之於夏爲安耳。裕之將終,?檀道濟無遠志,非若兄韶難御,而慮謝晦之有異同,况鎭惡哉!故並留諸將,使互相牽制,謂能同心以禦敵,而使義眞安受之,固所願也。卽自相翦除,如鄧艾、鍾會之已事,亦吾利也。嗚呼,裕之志憯矣。曹氏、司馬氏之篡也,無敢加刃於故君者,而裕忍爲萬世之首惡,原其心,亦謂丕炎之篡也,其基厚年盛强,民無異望,己則起匹夫,垂暮而得之,故不能無後嗣之憂耳。然裕之子孫轉而相屠,過於讐敵,齊氏乘之,無少長殲焉。自古亡國之子孫,未有如裕之無遺類者也。夫夏、殷之亡也,失其位、喪其軀者,不過末孫之桀、紂而已。其位上公,修禮樂,而承世祀者如故也。至於周,則降爲小侯,而封延於魏、晉。嗚呼!人心之陷溺久矣。三王奉天之道,有天下而不與者,雖語之而不能信也。卽!欲爲子孫計,智詐漸毒,亦豈可以意逞哉!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