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
共 58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13:38
陝州
周爲周公、召公分陜之所。春秋虢國地,所謂北虢也。尋屬晉。戰國屬魏,又屬韓。後入秦,屬三川郡。漢屬宏農郡。魏、晉因之。後魏置陜州及恒農郡。後周又置崤郡,隋初郡廢,大業初廢州,以其地屬河南郡。義寧初復置宏農郡。唐復爲陜州,天寶初改陝郡,乾元初復爲陜州。天祐初升為唐興府,尋又爲保義軍,宋仍曰陜州,大平興國初攺軍號曰保平。金亦曰陜州,元因之。明初以州治陜縣省入。領縣二。
州内屏關中,外維河、洛,履崤坂而戴華山,負大河而肘函谷,賈生所云“崤、函之國”也。戴延之云:其地“南倚山原,北臨大河,良爲形勢”。崔浩曰:“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爲天險。”所謂秦得百二者,此地是也。東、西魏相爭,宇文深勸宇文泰速取陝州,爲兼并關東之計。唐初克長安,劉文靜等將兵出潼關,克宏農,畧定新安以西,而東洛已有削平之勢。唐之中葉,陜州尤爲重地。達奚抱暉之亂,李泌以單車定之,曰:“陝州三靣險絶,攻之未可歲月下也。”石晉既亡,劉知遠自晉陽舉兵,保義帥趙暉以陜州附漢,漢主喜曰:“暉挈咽喉之地以歸我,天下不足定矣。”葢據關、河之肘腋,扼四方之噤要,先得者強,後至者散,自古及今,不能易也。
廢陜縣,
硤石城,
上陽城,
曲沃城,
焦城,
砥柱山,
虢山,
礓子坂,
陜原,
黃河,
利人渠。
好陽澗,
漫澗
大陽津
弘農宮,
鴈翎關,
太原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