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太府思翁黄公序

共 63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8 03:06

贈太府思翁黄公序

太府黄公由省署來守呉興,朞年而百姓服從,其教令有君師之尊,有父母之愛。於是嵗之七月二十有八日,當公嶽降之辰,郡之士民咸造在庭,爲公薦萬年之觴。有先爲其屬邑之長城,且當代去,而邑之士民以有光尚有一日之留,其於事上之禮尤不可廢,咸叩頭以請。遂於是日率吏民從六邑之長,拜賀於庭。余觀於呉興之士民,意其猶有古躋公堂以上壽之風也。惟仕宦以治民爲難,而俗之美惡劇易,尤有大相什伯而不能以同者。至論所以治之,不過剛柔二用而已。然二者出於人之性,有不能易者。自臯陶言九徳,而周公亦云迪知忱恂於九徳之行,要之剛者不能抑而爲柔,柔者不能矯而爲剛,惟有常之吉士用之則無不宜。自昔聖人之世,人才之偏已如此,亦期於治而已。太公、伯禽同受周公之命,以之齊魯,而其所以爲之者遂逈然不同,而其後二國之治亦以大異。然當齊魯之初,豈不皆謂之同沐聖人之化者也?前漢治民,如趙、張、三王、黄次公、龔少卿、薛贛君、朱子元之徒,皆卓然有聞,攷其行事,何可一槩而論乎?獨怪梁相州初以惠愛爲先,當開皇廹急之時,遂用不能見譴,及再請爲郡,即以一切立名聲,豈不謂之詭遇而獲禽者歟。今公爲郡如相州之俗,而獨處剛柔之中,不見改爲,而民情大服,其賢於古逺矣。有光不佞,二載爲吏,往來苕霅之上,仰卞山之髙,緬懐蘇長公之髙風,邈不可追。兹乃得賢太守而事之,不幸遂遷以去,方已决歸田之計。有光家在姑蘇,而姑蘇本與吴興爲一。有光自此雖不得奉承敎令,爲公屬城之吏,而歌詠太平,尚得爲公擊壤之民也。因爲之序云。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