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人

共 99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2-07 23:41

與友人

僕怠於爲學,而闇於聞道,所能者非古人之所急,而所守者非流俗之所趨。是以上無以合乎聖賢,次而無以宜於當世,固君子之所棄遺。而襃然衣冠造吾門,舉所疑以相質,意盖望其相啓?者,是何所聞之過而求益之踈乎?欲遜而不荅,則處賤也不敢拂盛意;勉強有言,則理之曲折,非言所能周,疑之深固,非言之所能釋。又素拙訥,無所通解,縱言之而恐其難合也。雖然,足下欲聞者,此理非求合一時之器。試嘗言之,而足下聴之。可乎。夫聖賢之言,非一端也。其言未嘗同,其要未嘗不同。其意未嘗同,其理未始不同。譬之五榖,味不必同,而同於可食。江河水不必同,而同於可飲。意之所主或異,則言亦從之,學者不必強而同之。惟能識其意,則理之從衡順逆,鉅細顯微,咸可推而得矣。中庸以智仁勇爲三逹徳,此言爲學之事,以三者爲先,非勇不足以進道,故以勇繼仁智。謂之逹徳云者,明其非隱僻恠誕,不合中庸之行也。若五常之徳,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乃其得於天而脩於巳者。言性之本體,則不待言勇,而勇固在其中矣。今足下乃合二者而槩視之,謂勇既出於五常之外,中庸不宜以爲逹徳,㫁然疑之而不釋,豈非泥其言而不探其意之過哉。論性不必言勇,猶盡性不必言禮義信之比也。言仁而不及禮義與信,豈以三者爲不美哉。禮者,履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信者,守此者也。則三者不俟外求而至者也,何獨至於勇而疑之乎?且中庸之書,首言中庸之不可能,而以舜之知、顔子之仁、子路之勇實之。盖中庸雖不可能,然苟得知者能察兩端而執其中,仁者能服膺乎善而弗失,勇者能強毅自立而不囘,奚難能之有?則勇者雖不係乎五常,而五常資勇而後盡,豈出於五性之外而不可謂之逹徳乎?聖人嘗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荘子之勇、冉求之藝並言矣,嘗以好仁、好智、好勇、好剛、好信並言矣。此數者亦曷嘗在五常之目哉。聖人?之則爲至理,何可以詳畧多寡較也。故繇意而考言,則天下無廢言,考言而遺意,則天下無至論。學聖人者,亦學其意而已。足下茍求其辭以爲異,則孰非可異者?何爲擾擾焉?衆異於胸中,而不究其所同哉?然今之士,學不謀道盖久,平居不復有相講說滋益之習,獨竒自可乎?其所聞以爲賢者皆是也。足下乃欲不自放,雖不足疑之理,不足問之人,猶懇篤若此。使果有卓然君子立於世,寜有耻而不求其道者乎?僕用是而知二三子之志矣。語有之曰:告我以過者,吾之師也。繼兹以徃,幸無隱於我。如僕之愚,尚将有聞焉,况足下軰耶?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