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因部

共 188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2-06 04:42

業因部

佛說太子刷護經云。阿闍世王太子名爲刷護。白佛言。菩薩何因緣得顔貌端正。何因緣不入女人腹於蓮蕐中化生。何因緣故能知㝛命之事。

佛告太子。由能忍辱故即爲姝好。不婬泆故即能化生。人生七日便知㝛命。無?世事。

復何因緣身有三十二相。復何因緣有八十種好。復何因縁。見佛身者視之無猒。

佛告太子。本爲菩薩。好喜布施種種襍物。與諸佛菩薩及師父母人民索用故得三十二相。當有慈心哀念十方蠕動之?。如視赤子。皆欲度脫故得八十種好。見怨如視父母。等心無異故視佛無猒。

復何因緣知㴱經慧及陁羅尼行。復何因縁。知三昧定意得安隱。復何因縁。佛所說善。其有聞者皆喜信受。佛告太子。菩薩喜書寫經卷。信受諷誦學問,是故知㴱經智慧及得陁羅尼行。復常專心意。用是故得三昧安隱。所說至誠。是故所語人皆信向。聞者歡喜。復何因緣不生惡處。復何因緣得生天上。復何因縁不貪愛欲。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信佛法僧。用是故不生八惡處。由持戒不缺。是故生天。由知經法本空。是故不貪欲。

復何因縁。菩薩身口心行所念皆淨。復何因緣魔不得便。復何因縁不敢誹?三寶。

佛告太子。菩薩喜愛三寶。是故得淨。精勤不懈。是故魔不得便。所皆至誠。是故衆人不敢誹?三寶。

復何因緣菩薩得好髙聲如梵天聲。復何因緣有八種音。復何因緣知衆人念皆悉能報。

佛告太子。菩薩世世至誠不欺。是故得好髙聲如梵天聲。由世世不惡口,是故得八種音。由世世不兩舌不?語,是故衆人所念悉皆能報。

復何因縁得夀命長。復何因縁身得無病?復何因縁家室和順不令别離。佛告太子。由不殺生,是故爲人夀命得長。由不持刀杖擊人,是故後生爲人無病。由是鬬和解令喜,是故後生爲人不得别離。

復何因縁得財不離。復何因縁不爲 盜。復何因緣得處尊高?

佛告太子:由不貪人財。是故富樂。喜施不慳。是故不亾財物。心不嫉妬,是故生得尊髙。

復何因緣得天眼洞視。復何因緣得天耳徹聽?復何因縁知世間生死之事。

佛告太子。由好意然燈供於佛前。是故得天眼洞視。由喜持妓樂於佛寺前。是故得天耳徹聽。由喜定意。是故知世間死生之變。

復何因縁得飛行四禪。復何因縁知前世無? 來之事。復何因緣得三佛身便般湼槃。

佛告太子:由喜施車馬船等與三寶人,用是故得飛行四禪足。由常專念諸佛三昧善行敎人,是故得念前世無? 事。由菩薩得阿唯越致道,是故能斷死生之根。得佛道已便般湼槃。頌曰:

茫茫荒宇,  蠢蠢迷昉,  居苦謂樂,

靡勤靡奬,  不遵厥理,  空傳?想。

外順情塵。  内乖心朗。  慈誘返迷。扣誠發爽。  靈通吐矅。  冥資妙響。

歸心正覺。  津悟福賞。  撫之有會。功超由曩。感應縁

?竺長舒。宋邢懷明。宋王叔達。

晉竺長舒者。其先西域人也。世有資貨爲富人。竺居?。元康中内徙洛陽。長舒奉法精至。尤好誦觀世音經。其後鄰比失火。長舒家悉艸屋。又正下風。自計火已逼近。致復出物。所全無幾。乃勑家人不得輦物。亦無灌救者。唯至心誦經。有頃火燒其鄰屋。與長舒隔籬。而風忽自迴。火亦際屋而止。于時咸以爲靈。里中有輕險少年四五人。共毁笑之云:風偶自轉,此復何神?伺時燥夕,當?其屋,能令不然者可也。其後天甚旱燥,風起亦駃。少年輩密共束炬,擲其屋上,三擲三滅,乃大驚懼,各?還家。明晨,相率詣長舒,自說昨事,稽顙辭謝。長舒答曰:我了無神政,誦念觀世音,當是威靈所祐。諸君但當洗心信向耳。自是鄰里鄉黨咸敬異焉。宋邢懷明。河間人。宋大將軍參軍。嘗隨南郡太守朱循之北伐。俱見陷没。於是伺候間隟。俱得遁歸。夜行晝伏。已經三日。猶懼追捕。乃遣人前覘虜候。既?日不還。一夕將雨陰闇。所遣人將曉忽至。至乃驚曰。向遙見火光甚明。故來投之。?得至而反闇。循等怪愕。懷明先奉法。自征後頭上恒戴觀世音經。轉讀不廢。爾夕亦正暗誦。咸疑是經神力。於是常共祈心。遂以得免。居于京師。元嘉十七年。有沙門詣懷明云。貧道見此巷中及君家。殊有血氣。宜移避之。語畢便去。懷明追而目之。出門便沒。意甚惡之。經二旬。鄰人張景秀傷父及殺父妾。懷明以爲血氣之徵。庶得無事。時與劉斌劉敬文比門連接。同在一巷。其年並以劉湛之黨同被誅夷云。

宋王球字叔達。太原人也。爲涪陵太守。以元嘉九年於郡失守,繫在刑獄,著一重鎻,釘鍱堅固。球先精進,既在囹圄,用心尤至。獄中百餘人,並多饑餓,球每食皆分施之。日自持齋,至心念觀世音。夜夢昇高座,見一沙門以一卷經與之,題云光明安行品,幷諸菩薩名。球得而披讀,㤀第一菩薩名,第二觀世音,第三大勢至。又見一車輪,沙門曰:此五道輪也。既覺,鎻皆斷脫,球心知神力彌增專到,因自釘治其鎻,經三日而被原宥。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