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六蔽

共 139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8 03:12

六言六蔽

天下之理盡于學矣,而天之所與者,不可恃也。何也?限于氣也。限于氣,則有所偏。狥其偏而不求至其中,則往往遂其性之所近。其偏者日以重,而其不能者終懵焉而莫之知,卒以自䧟于偏詖邪遁之歸,而不適乎大中至正之矩。其美也,祗所以爲蔽也。天之所與,果可恃也哉!故夫求至于中者,莫如學也。疏之則通,拭之則明,矯之則直,砥勵之則精密,培養之則成遂。夫物則亦有然也,而况于人乎?况于學乎?學也者,以明理也。理明則德全,徳全則氣不能爲之限,夫是之謂能成其天。故氣質之用小,而學問之功大。糠粃眯目,則天地爲之易位。彼美質之爲尤物也,豈直糠粃之謂哉。今夫仁、智、信、直、勇、剛是六者,世之所美也。夫人而能好之,則固可以謂之君子,而世之所指稱者,若是焉亦足矣。聖人曰:是六者皆有蔽,惟好學爲無蔽。非六者之足恃,而好學者之足恃也,夫豈以六者之不美哉。天以是理全畀于人,固不以人人殊也。是故有温良慈愛之懿,有辨别剖析之明,有真實無妄之誠,有順理無罔之心,有强毅果敢之氣。殘忍之不足以勝吾仁,眩瞀之不足以勝吾智,詐僞之不足以勝吾信,囘互之不足以勝吾直,懦怯之不足以勝吾剛勇,其性則然也。然而氣之參錯不齊,而五行之分數有多寡,則 其偏重者而勝焉。偏而好,好而不學則蔽。蔽于有餘而不能以自裒,蔽于不足而不能以自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信者以執滯用,直者以攻訐用,剛勇者以强戾用,彼固以沾沾自喜,而不知去道也日遠矣。是以聖人不恃乎天,而求備于人。不恃乎天,所以去其蔽;求備于人,所以全其美。臯陶言九德,皆以其氣質之性而濟之,變化進修之學而䕫之,典樂亦不外乎直温寛栗之數語。晏嬰曰:以水濟水,誰能食之?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馬或奔踶而致千里,謂其能 然,以就吾之鞭策也。調習之不訓,泛駕之不止,則百里之不致。昔夫子之門,固皆天下之英也。參之魯,可以謂之確;柴之愚,可以謂之厚;師之辟,可以謂之文;由之喭,可以謂之直。而夫子則謂之魯焉而已矣,愚焉而已矣,辟且喭焉而已矣。畧其所美而稽其所蔽,美者不足恃,而其蔽者深可憂也。是以君子知天之所以畀吾者,恐恐焉若有所負也,汲汲焉不能自已也,退退焉不敢自謂已足也。我惟理之求而已,于是有探索考䆒之學,于是有沉潛黙識之功,于是有省察克治之力,于是有去偏救弊之術,于是有深造極詣之方,于是有消融渾化之妙。過者以損,不及者以益,夫然後有以得其理而無所蔽。愛人,仁也,而惡不肖亦仁也;不可罔,智也,而可欺亦智也;踐言,信也,而變通亦信也。無隱,直也;而委曲,亦直也。無所不伸,無所不爲,剛勇也;而有所不伸,有所不爲,亦剛勇也。惟好學,故仁,惟仁故智,而信直、剛勇皆舉之矣。若一元而司四氣之運,若中央而觀四方之至。有六者之用,而無六者之蔽。是六者性,而我無加焉。是六者質也,而矯克振勵之功爲不少矣。大哉,學之道乎!夫子與子路葢,每每言之,而伉直自用,卒無改于冠鷄起舞之習,去就不明,汶汶以沒。悲夫!美之爲蔽,乃至于此。自昔聰明絶異者爲不少,而卒自叛于道,而爲天下之罪人者,其始皆由于質之美。葢,以其聰明絶異之資,而自信其不該不偏之見,以成其偏倚詭僻之行,則將何所不至?故曰:老子有見于屈,無見于伸;慎子有見于後,無見于先;宋子有見于少,無見于多;墨子有見于齊,無見于畸;莊子有見于天,無見于人。有所見而有所不見,此美之所以爲蔽也。由是言之,椎魯朴鈍,非學者之患也;聰明絶異,學者之深患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