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論

共 101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2-06 23:53

變化論

萬物不能常有,有極則入於無;亦不能常無,無極則出於有。變者自有入於無者也,化者自無入於有者也。方其入也,則質散而返形,形散而返氣,氣散而返扵。芒忽之間,闢隂以為陽者有矣,闔陽以為隂者有矣。其巧妙,其功深,故難窮難終,此物之極者所以由之也。方其出也,則芒忽之間合而成氣,氣合而成形,形合而成質。移剛以為柔者有矣,易柔以成剛者有矣。其巧顯,其功淺,故隨起隨滅,此物之生者所以由之也。是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變者,天道也,君道也,聖人之事,而化之所以始也。化者,地道也,臣道也,賢人之事,而變之所以終也。是二者,猶生之有死,晝之有夜,動之有静,徃之有來,常相待為用,而未有能獨成者也。二者雖不能獨成,而亦不能兩立。何則?一氣不頓進,變進則化退矣;一形不頓虧,化進則變退矣。一進一退,迭相出入,而神用無窮焉。故曰: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又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昔之論變化者,有先變而言者,有先化而言者,有兼變化而言者。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夫道者,變之綂也;器者,化之宇也。有形者不能相有,是以雖器也,而制之者亦存乎道;雖化也,而裁之者亦存乎變。故曰化而裁之謂之變。此所謂先化而言者也。中庸曰: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盖自致曲而至於變化者,由人以盡天道;自變而至化者,由天以盡人道。盡天道所以率性,盡人道所以立教,故曰變則化。此所謂先變而言者也。荀卿曰:誠心守仁則形,形則神,神則能化矣。誠心行義則理,理則明,明則能變矣。變化代興,謂之天徳。夫變者所以原始,化者所以要終。獨化則不能以生,獨變則不能以形,生生形形,而道之用盡矣。故曰變化謂之天徳。此所謂兼變化而言者也。盖先變者以言乎自無而出有,先化者以言乎自有以入無,而兼變化者以言乎出有入無,相待為用而巳矣。然則主變者天也,司化者地也,而荀氏皆以為天徳,何也?曰:天道成終而成始,凡言變者,亦可以兼化。地道無成而待有終,凡言化者,則不可以兼變。易於乾曰乾道變化,而扵坤則曰萬物化生。盖乾者用陽氣以綂天地,天既可以兼化,則乾固不獨變矣。地不可以兼變,則坤固止於化矣。故曰:闢户謂之乾,闔户謂之坤,一闔一闢謂之變。又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由是觀之,變化者,神之用也。神無方,無方則無乎不在。故在天則乾道是已,在地則坤道是巳,在人則聖人是巳。故曰:天地變化,聖人効之。此之謂矣。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