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部

共 158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2-06 04:42

報恩部

如善恭敬經云。佛告阿難。若有從他聞一四句偈,或抄或寫,書之竹帛,所有名字,於若干 取彼和尚阿闍?等,荷擔肩上,或時背負,或以頂戴,常負行者。復將一切音樂之具,供養是師,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報師恩。若當來世,於師和尚所,起不敬心,恒說於過,我說愚癡,極受多苦。於當來世,必墮惡道。是故阿難,我敎汝等,常行恭敬尊重之心,當得如是勝上之法,所謂愛重三寶甚㴱之法。

又梵䋞經云:若佛子見大乗法師,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即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牀座供養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患惱之心,爲法滅身請法。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又優婆塞戒經云:若優婆塞受持六重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得失意罪。

又大方等陁羅尼經云:佛告阿難:若有父母妻子不放此人至於道場者,此人應向父母等前燒種種香,長跪合掌,應作是言:我今欲至道場,哀愍聽許。亦應種種諌曉,隨宜說法,亦應三請。若不聽者,此人應於舍宅黙自思惟,誦持經典。

又正法念經云:若人供養說法法師,當知是人即爲供養現在世尊。其人如是隨所供養所願成就,乃至得阿耨菩提,以能供養說法法師故。何以故?以聞法故心得調伏,以調伏故能斷無知流轉之闇。若離聞法,無有一法能調伏心。

又勝思惟經云:不起罪業,不起福業,不起無動業者,是名供養佛。

又蕐手經云:若以蕐香衣食湯藥等供養諸佛,不名爲真供養。

如來坐道場,所得微妙法,隨能修學者,是名真供養。故說偈云:

若以蕐塗香, 衣食及湯藥, 以此諸供養,不名爲真供。

如來坐道場, 所得微妙法,

若人能修學, 是真供養佛。

又十住婆沙論云。佛告阿難。天雨香蕐。不名供養恭敬如來。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心不放逸。親近修集聖法。是名真供養佛。

又寶雲經云。不以財施供養於佛。何以故。如來法身不得財施。唯以法施供養於佛。爲具佛道。以法供養爲最第一。

又善恭敬經云:佛言:若有比丘雖復有夏,不能閑解如是法句。彼亦應當從他依止。所以者何。自尚不解,況欲與他作依止師。假令耆舊百夏比丘。而不能解沙門秘密之事。不解法律等,亦應說依止。若有比丘從他受法,於彼師邊應起尊貴敬重之心。欲受法時,當在師前,不得輕笑,不得露齒,不得交足,不得視足,不得動足,不得踔脚。師不發問,不得輒言。凡有所使,勿得違命,勿視師面,離師三肘,令坐即坐,勿得違敎。於彼師所,應起慈心,若有所疑,先應諮白,若見師許,然後請決。當知一日三時應參進止。若三時間不參進止,是師應當如法治之。若參師不見,應持土塊、或木或艸以爲記驗。若當見師在房室内,是時學者應起至心,遶房三帀,向師頂禮,爾乃方還。若不見師,衆務皆止,不得爲也,除大小便。又復弟子於其師所,不得麤言:師所呵責,不應反報。師坐臥牀應先 拭,令無塵汙蟲蟻之屬。若師坐臥,乃至師起,應修誦業。時彼學者至日東方,便到師所,善知時已,?往師邊,諮問所須,我作何事?又復弟子在於師前,不得涕唾,若行寺内,恭敬師故,勿以袈裟覆於肩髆,不得籠頭。天時若熱,日别三時以扇扇師,三度授水,授令洗浴。又復三時應獻冷飲,師所營事,應盡身而營助之。佛告阿難:若將來世有諸比丘,或於師所不起恭敬,說於師僧長短之者,彼人則非是須陁洹,亦非凡夫。彼愚癡人應如是治:師實有過尚不得說,況當無也?若有比丘於其師邊不恭敬者,我說别有一小地獄名爲推撲,當墮是中。墮彼處已,一身四頭身體俱然,狀如火聚,出大猛焰熾然不息,然已復然。於彼獄處復有諸蟲名曰鉤㭰,彼諸毒蟲常噉舌根,時彼癡人從彼捨身生畜生中。皆由往昔罵辱於師舌根過故恒食屎尿。捨彼身已雖生人間。常生邊地具足惡法。雖得人身皮不似人。不能具足人之形色。常被輕賤誹?陵辱。離佛世尊恒無智慧。從彼死已還墮地獄。更得無量無邊苦患之法。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