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誡
共 263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12-07 23:37
雜誡
人孰爲重?身爲重;身孰爲大?學爲大。天命之全,天爵之貴,備乎心身,不亦重乎?不學則夷乎物,學則可以守身,可以治民,可以立教,學不亦大乎?學者,聖人所以?乎天也。天設其倫,非學莫能敦;人有恒紀,非學莫能序。故賢者由學以明,不賢者廢學以昏。大匠成室,材木盈前,程度去取,沛然不亂者,繩墨素定也。君子臨事而不眩,制變而不擾者,非學安能定其心哉?學者,君子之繩墨也。治天下如一室,發于心,見于事,出而不匱,煩而不紊,不學者其猶盲乎?手揣足行,物至而莫之應。右第一章。
治人之身,不若治其心也;使人畏威,不若使人畏義也。治身則畏威,治心則畏義。畏義者,其於不善不禁而莫能爲。畏威者,禁之而莫敢爲。不敢之與不能,何啻陵谷。右第二章。
養身莫先於飲食,養心莫要於禮樂。人未嘗一日舎飲食,何獨於禮樂而棄之乎?尊所賤而卑所貴,失莫甚焉。右第三章。
學術之㣲四,蠧害之也。文姦言摭近事,窺伺時勢,趨便投?,以貴冨爲志,此謂利祿之蠧。耳剽口衒,詭色滛辭,非聖賢而自立,果敢大言以高人,而不顧理之是非,是謂務名之蠧。鈎摭成說,務合上古,毀訾先儒,以謂莫我及也,更爲異義以惑學者,是謂訓詁之蠧。不知道徳之㫖,雕飾綴緝以爲新竒,鉗齒刺舌以爲簡古,於世無所加益,是謂文辭之蠧。四者交作,而聖人之學亡矣。必也本諸身,見諸政教,可以成物者,其惟聖人之學乎?去聖道而不循,而惟蠧之歸,甚哉其惑也。右第四章。
爲政有二日知體、稽古、審時。缺一焉非政也。何謂知體?自大臣至胥吏皆有體,違之則爲罔。先王之治法詳矣。不稽其得失而肆行之,則爲野。時相逺也,事相懸也。不審其當而惟古之拘,則爲固。惟豪傑之士,智周乎人情,才逹乎事爲,故行而不罔,不野、不固。右第五章。
古之仕者,將以及物,今之仕者,將以適已。及物而仕,樂也;適已而棄民,耻也。與其貴而耻,孰若賤而樂?故君子難仕。右第六章。
古之治具五:政也,教也,禮也,樂也,刑罰也。今亡其四而存其末,欲治功之逮古,其能乎哉?不復古之道而望古之治,猶陶瓦而望其成鼎也。右第七章。
定天下之爭者,其惟井田乎?弭天下之暴者,其惟比閭族䣊之法乎?有恒分而知恒道,奚由亂?右第八章。三代之化民也周而神,後世之禁民也嚴而拙。不知其拙也,而以古爲迂,孰迂也哉?右第九章。
化於未萌之謂神,止於未爲之謂明,禁於巳著之謂察,亂而後制之謂瞽。秦漢之治,其瞽也與不師古而瞽之師,孰謂之非瞽也。右第十章。
貧國有四,而凶荒不與焉。聚歛之臣貴則國貧,勲戚任子則國貧。上好征伐則國貧,賂賄行于下則國貧。冨國有四,而理財不與焉。政平刑簡也,民樂地闢也,上下相親也,昭儉而尚徳也,此冨國之本也。右第十一章。
國不患乎無積,而患無政,家不患乎不冨,而患無禮。政以節民,民和則親上,而國用足矣。禮以正倫,倫序得則衆志一,家合爲一而不富者,未之有也。右第十二章。
學古而不逹當世之事,鄙木之士也。通乎事變而不本於道術,權詐之士也。鄙木者不足用,權詐者不可用,而善恱人,及其失也,未愈於詐聞以權詐亡國矣,未聞鄙木者之僨事也。故君子尚朴而不尚華,與其詐也寧木。右第十三章。
仕之道三:誠以格君,正以持身,仁以恤民,而不以利禄撓乎中。一存乎利禄,則凡所爲者皆狥乎人。狥人者失其天,失天而得人,愈貴而猶賤也。右第十四章。
柔仁者有後,剛暴者難繼。仁者陽之属,天之道也,生之?也。暴者隂之属,地之道也,殺之?也。好生者祥,好殺者殃。天行也。右第十五章爲家以正倫理别内外爲本。以尊祖睦族爲先。以勉學脩身爲教。以?藝蓄牧爲常。守以節儉。行以慈譲。足巳而濟人。習禮而畏法。亦可以寡過矣。右第十六章
禮本於人情以制人情。泥則拘。越則肆。折?焉斯可巳。古之庻人,祭不及祖。漢以下及三世非越也。人情所不能已也。古過於薄,今過於厚,則從於厚。今過於薄,不若古之美,則惟古是從。禮近於厚,雖非古猶古也。右第十七章古禮之亡也,人不知事親之道。今䘮禮朝夕奠之儀,其事生之常禮乎。孔子曰: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噫行者鮮矣。右第十八章
三年之䘮,自中出者也,非強乎人也。因其心之不安莞簞也,故枕由寢苫;因其心之不甘於肥厚也,故啜粟飲水;因其不忍佚樂也,故居外次不聞樂。豈制於禮而不爲哉?情之不能止也。今世之能䘮者寡矣,飲食居處如平時,談笑容服無所更變。古之戮民與欲正天下之俗,非始諸此?夫安始?右第十九章。
君子事親以誠,縁情以禮,知其無益而僞爲之,非誠也。惑異教而兾?福者,非僞乎?聖賢所不言而不合乎道者,非禮也。化乎異端而奉其教者,豈禮也哉?事不由禮者,夷也。夷者,夷之死不祔乎祖。右第二十章。
孝子之愛親,無所不至也。生欲其夀凢可以養生者,皆盡心焉。死欲其傳凢可以昭掦後世者,復不敢忽焉。養有不及,謂之死其親;沒而不傳道之,謂之物其親。斯二者罪也,物之尢罪也。是以孝子修徳修行,以今聞加乎祖考,守職立功,以?號遺乎祖考,稱其善属諸人而薦譽之,俾乆而不忘,逺而有光。今之人不然,豐於無用之費,而嗇於?親之禮,以妄自誑,而不以學自勉,不孝莫大焉。右第二十一章。
國之本,臣是也。家之本,子孫是也。忠信禮譲,根於性,化於習,欲其子孫之善而不知教,是自棄其家也。右第二十二章。
爲子孫者,欲其慤,不欲其浮;欲其循循然,不欲其頟頟然。循循者善之徒,頟頟者惡之符。右第二十三章。
士不可以不知命。人之所志無窮而所得有涯者,命也。使智而可得富貴,則孔孟南靣矣。使德而可以致福逺禍,則羑里匡人之厄無從至矣。使君子必爲人所尊,則賢者無不遇矣。命不與人謀也久矣,安之故常有餘,違之故常不足。右第二十四章。
處俗而不忤者,其和乎?其?也流而無立。持身而不撓者,其介乎?其?也厲而多過。介以植其内,和以應乎外,斯庻矣乎!右第二十五章。
非義之利腊毒,可喜之事蔵悔,易恱之人難近,萬全之舉多怨。君子知其然,功茍可成,不沮於怨也。人果不可近,不受其恱也。事之 意必思其艱,利之可取,先慮其患,故名立而身完也。右第二十六章。
一年之勞,爲數十年之利,十年之勞爲數百年之利者,君子爲之。君子之爲利利人,小人之爲利利巳。右第二十七章。
君子有四貴:學貴要,慮貴逺,信貴篤,行貴果。右第二十八章。
好義如飲食,畏利如蛇?,居官如居家,愛民如愛身者,其惟貞惠公乎。釋書而爲治,而政無不習也。去位而處野,而色未嘗異也。是以不以才自名,而才者莫能及。不以道自任。而君子推焉。世俗之學,豈足以窺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