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鎮三関志職官

轻识古籍-繁体

共 9845字,需浏览 20分钟

 ·

2023-12-08 06:20

四鎮三関志職官

昌平 總兵,  永安坐營  標兵,㳺擊 昌平㳺擊 守備,居庸 參將,

黄花 參將  守備,

鞏華 㳺擊

懐柔 守備,

灰嶺口 守備,

石峽峪 守備,

八逹嶺 守備,

白羊城 守備,

鎮邊城 守備,

渤海所 提調、長峪城  提調鎮守縂兵官:開府三屯營

恊守中路副縂兵,駐劄三屯營

協守東路副縂兵,駐劄建昌營

分守各路叅将,逰擊将軍,

一駐漢児庄營,    一駐灤陽營,

一駐大喜峯口,    一駐太平寨營,

提調各關營把縂。近奉 欽依,以都指揮體統行事。洪山口提調,  龍井關提調,  潘家口提調,

董家口提調,  擦崖子提調,  冷口關提調,

榆木嶺提調,  李家峪提調,  三屯營守備、建昌營守備。

關營

營設管操官壹員。指揮内用之 漢児庄營,灤陽營、三屯營、青山駐操營、青山營,太平寨營、五重安營、建昌營,徐?營、劉家營,關寨各設守把官一員,千百户内用之。 洪山口關,李家峪關,廖家寨、張家安寨,椽八峪寨,龍井児關,小喜峯口關,大喜峯口關,潘家口關,董家口關,大青山關,榆木嶺關,爛柴溝關,新開嶺關,逰鄉口關,五重安關,擦崖子關,白羊峪關,白道子關。石門子關。冷口關,河?口關,徐?口關,佛児峪關,孤窯児寨,劉家口關。山石志: 按薊鎮分東西、中三恊,而東恊為路者四。嘉靖以前,山海、石門共為一路,而山海僅設守備一員,暨三十六年,石門改設叅将,而山海守備實屬之,俱燕河副縂兵所轄。後嘉靖末,隆慶?虜屢犯山海等䖏,始題准山海仍設?将,割一片石以東三道關、寺児峪改?山海,而屹然列為二路矣。自東虜犯順,萬暦四十八年置道、山海、山石俱為所轄。然要害相連,聲勢相應,二而一者也。

营制

按関門营制之設,東事以來,縂戎時援遼境,官如傳舎,兵若借乗,自天啟二年閣部孫公承宗始置三部元戎,設立营伍。迨崇禎五年撫臺丘公禾嘉、六年撫院楊公嗣昌、九年撫臺馮公任俱有更置。撫臺朱公國棟熟酌人地,因勢而變通之,確然有一定之經制矣。

天啟二年,始定經制: 中部五营:神武营、 威武营、戡定营、 緯武营、 戢武营; 南部五营:寕武营、㐮武营、 定武营、 耀武营、 龍武营; 北部五营:振武营、 ?武营、 英武营、 雄武营、 翼武营; 前部副将五营:廣武营、 宣武营、 肅武营、 壮武营、 彰武营; 後部副将五营:驃武营、 驍武营、 捍武营、 㨗武营、 衝武营、 一片石五营、 招武营、 徤武营、 靖武营、 經武营、 脩武营。 以上閣部孫公承宗定。自天啟五年至崇禎四年,更換营制。因東援官掾陣亡,文卷無存難稽。崇禎五年,酌定营制: 驃騎营、 鎮標内丁营、 驍騎左营、驍騎右营、 本道標下飛騎营、 鎮城中营、 鎮城左营、鎮城右营、 羅城营、 南海中营、 南海左营、 南海右营、北山中营、 北山左营、 北山右营、 一片石营、 黄土嶺营、 城子峪营、 義院口营、 中前所、騎营、 中前所、城守营、 鐡塲堡,并永安堡、 海防左营, 沙唬遼船五十,?、山海軍噐?、 石門軍噐局。 以上撫院丘公禾嘉定、崇禎六年更換营制。 親丁营、 鐡騎中营、 驖騎前营、 驖騎後营、 驖騎右营、 驃騎营、 驍騎左营、 驍騎右营、鎮標内丁营、 道標飛騎营、 鎮城中营、 鎮城左营、 鎮城右营、 羅城营、 南海中营、 南海左营、 南海右营、北山中营、 北山左营、 北山右营、 一片石营、 黄土嶺营、 城子峪营、 義院口营、 海防左营、 中前城守营、鐡塲堡、 山海軍噐局、 石門軍噐局。 以上撫院楊公嗣昌更。

崇禎七年更营制。 監標营、 親丁营、 内丁营、 飛騎营、驖騎中营、 驍騎左营、 驍騎右营、 驖騎中营、 驖騎前营, 驖騎後营, 驖騎左营, 驖騎右营, 鎮城中营, 鎮城左营, 鎮城右营, 羅城营, 南海中营, 南海左营,南海右营, 北山中营, 北山左营, 北山右营, 一片石营, 黄土嶺营, 城子峪营, 義院口营, 海防中营, 海防左营, 海防右营, 中前所,城守营, 鐡塲堡, 山海軍噐局, 石門路軍噐局。 以上自崇禎七年至本年終,撫院楊公嗣昌更。

崇禎八年更。营制同前。

崇禎九年新定营制,監標两营、 撫標两营、 大撥營、 驖騎中营、 驖騎左營、 海防营、 陸運营, 餘营仍前。崇禎十三年更定經制、撫標前营、撫標後营、鎮標左、恊中營、鎮標左恊左营、鎮標左恊右营、鎮標右恊中營、鎮標右恊左营、餘仍舊。東路恊守营、正綂元年、設鎮守。以中官充之。嘉靖九年、革中官、改㳺擊。三十三年、改分守副總兵。四十年、改㳺兵?将。?慶三年、革?将。敕恊守副總兵。萬暦四年、給関防。二十四年、敕都督僉事為副總兵。轄四路。

山海路

関城。

山海路舊轄城堡、

山海関、 羅城、南海口関、角山関、三道関、寺児峪関、旱関。山海路總兵、 副總兵、 ?将、 㳺擊、 都司、 守備、

山海関邊墻。嘉靖以前、原額墻八千五百七十六丈六尺。 萬暦七年、増築南海口入海石城七丈、

敵臺 鎮城敵䑓五座、 羅城壹座、 西南北三座、 靖邊一號䑓起、至王受䑓、 白舖䑓、 北小舖䑓、大湾䑓、 北水臺 腰舖䑓、 旱門䑓、 角山東䑓、 三道小口䑓、 桃林東䑓、 三道正関䑓、 爛石䑓、 唐㡌䑓、 唐㡌䑓、 尖山東䑓、 小山䑓、 松山東䑓、 松山䑓、 松山臺、横嶺䑓, 共二十三號止

本関烽堠

营制,督師孫承宗始分中、前、後、左、右二十五营,最為妥確。嗣後更定不一,分至三四十营,惟遴選内丁飛騎、驍騎、銕騎為當。石門路所轄関堡:一片石廟、山口関、西陽谷堡、黄?嶺関、炕児谷関、大青山関、娃娃谷堡、大毛山関,董家口堡,城子谷堡,水関寺関,平頂谷堡,長谷口堡,坂塲谷堡,義院口関,拿子谷関,花塲谷関,孤石堡,甘泉谷関,黄?嶺营, 長谷嶺营, 平山营。燕河路所轄関堡,星星谷堡,中桑谷堡,箭桿嶺関, 界嶺口関,羅漢洞堡, 青山口関,東勝寨, 乾澗児口関,重谷口関,䑓頭营, 燕河营,青山駐操营,

建昌路所轄関堡,梧桐峪堡, 桃林口関, 正水峪寨, 孤窑児寨, 佛児峪寨,劉家口関,徐?口,河?口関,冷口関, 石子関,白道子,桃林营, 劉家营, 徐?营, 建昌营,赤洋海口营,牛頭崖海口营,新橋海口营、附海運南海口、龍武营,

此四路所轄邊城,自山海路南海口関起,建昌路白道子関止,延袤二百三十六里,即古長城,間為移置。石門路迤西至建昌路,墻䑓一伯五座,墩䑓一伯六十九座,敵䑓空心䑓三百三十五座。

山海路屬

山海南海口,明季原設海防三營,官兵三千員名, 順治三年經制官兵貮百零三員名, 本口分防汛守肆䖏。 老龍頭上有望海楼一座,安設目兵五十名。西至南海口五里, 南海口建天妃聖母行宫一座,三官行宫一座,小聖行宫一座,設立守備一員,目兵一百名。西至秦王島三十里, 秦王島建望海觀音殿寺一座,安設把總一員,目兵二十名。西至白㟷嶺十里, 白㟷嶺海 建有小聖廟一座,安設把總一員,目兵三十名。迤西係蒲河营分防汛守。

石門路屬

石門路義院口守備下,明季時所轄。東至大毛山,西至界嶺口扒喇嶺止,共計空楼八十一座。 順治三年,改設墩䑓十座,邉墻隘口,計長百里,每墩安設兵三名,共兵三十名。 大毛山操守下,明季時所轄,東至黄?嶺関交界起,西至義院口交界止,共計邉六十里,共計空楼七十六座。 順治三年,本関楼䑓撥與黄?嶺関二十四座,義院口関撥給本関楼䑓三十六座。東至董家口七十六號䑓起,西至板長峪一百七十四號䑓止,共計邉長八十餘里,共計楼䑓九十座,改設墩䑓十座,每墩兵三名,共兵三十名。 黄?嶺操守下明季時所轄,東至山海路交界起,南山崖石黄一號䑓,至新尖山六十二號䑓止。 順治二年,奉文均撥大毛山下空楼二十四座,至董家口八十六號䑓,西至大毛山交界止,共計八十六座,止存改設墩䑓十座。邉長八十餘里,每墩兵三名,共兵三十名。

燕河路屬

燕河路。明季原設?将一員,統轄界嶺、青山守提貮員,内属長邉九十七里零六十歩。原設墩䑓共一百六十七座。 順治三年、二部大人詣邉挨查險隘,革?将,設立守備一員,統轄䑓頭、界嶺、青山三関营。設立操守三員,改那設墩䑓共十六座。每䑓設墩兵三名,共墩兵四十八名。

建昌路屬

桃林口。 明季沿邉東至梧桐峪,西至白家山,路長三十三里,原設墩䑓七十九座,傳烽墩二十一、䖏 敵䑓七十九座。每䑓設䑓總壹名、䑓正副貳名、䑓兵五名、傳烽墩貳十一䖏。毎䖏設墩頭壹名、烽軍五名。 順治三年更定。本口沿邉,東至梧桐峪,西至香油峪、劉家口交界止,改設墩䑓五座。每䑓設墩兵三名,共兵十五名。 劉家口, 明季係桃林口守備所管, 順治三年更定,操守壹員分管。沿邉東至本口月城楼,西至偏岥楼冷口交界,路長四十二里,止設墩䑓七座,每墩設兵三名,共兵二十一名。 冷口関 明季原管楼䑓一百零四座,每䑓設立臺縂一名,臺正副二名,䑓兵五名。 順治年更定,本口沿邉,東至劉家口,西至白羊峪交界,路長六十里止,改設墩䑓七座,每墩設兵三名,共二十一名。劉家墩海防營,

灤河口極衝要口,明季時設有木楼一座,值今将毁。至西韮菜溝三十五里。 韮菜溝次衝要口,明季時設立木墩一座,今巳築存。?旗至西清河二十里。 清河口極衝要口,明季時設立?墩一座,今巳築存。?旗至西髙糜河八里。 髙糜河次衝要口。明季時設有木楼一座。值今将毁。有?墩一座。今已築存。?旗至西蚕沙口四十里。 蚕沙口極衝要口。明季時設立?墩一座。今巳築存。?旗至西望風東交界三十七里。

蒲河營

本汛海口地方。東自金山嘴起、西至小灤河交界止。共計貮百里。汛長極衝海口二:䖏洋河口、蒲河口,明季設有副将一員,兵三千名,舊有营房倉厫基址見存。次衝海口四:䖏沙崖口、野猪口、胡林河、赤洋口、内牛頭崖、赤洋海口,明季各設坐营官一員,兵各八十名,駐防海口,舊有?墩六座,今經年乆,俱各倒壊,基址見存。 順治新更經制蒲河口一?,設都司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目兵四百名,按汛衝緩,安設官兵,修盖窩舖,壘砌砲台,督率目兵晝夜瞭望。廵防各縣設有木楼十座,舊基?墩六座,見今奉行各縣?修 金山嘴?台一座。 金山嘴西嶺?墩一座。西至戴家河二十里。 聮峯寺?墩一座。 戴家河木楼二座。西至蒲河口四十里。 洋河口西?墩一座。 蘇家鐣西木楼一座。 蒲河口舊修木楼一座。 口南木楼一座。西至沙崖口七十里。 沙崖口木楼一座。 口東木楼一座。西至野猪口二十五里。 野猪口?修?墩一座。西至胡林河十五里。胡林河?修?墩一座。西至劉家墩三十里。本道所轄,自山海關南海口起,至薊州道所

轄黑洋河止,共計四百四十餘里。中有極衝

七處,次衝四處,緩衝二處。

南海口守備一員,把總二員,兵丁二百名,分防

極衝海口三處。 老龍頭即南海口極衝:守備

一員,領兵一百五十名。 秦皇島極衝:把總一員,

領兵二十名。 白塔嶺即湯河口極衝、把總一員,

領兵三十名。

蒲河營,都司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兵丁四

百名,分防極衝海口二處,次衝海口三處。 戴家河極衝適中駐防,都司一員,總攝東西一帶海口。又千總一員,領兵二百名。 蒲河即青河口極衝,把總一員,領兵一百名。 沙崖口次衝,把總一員,領兵五十名。 野猪口次衝,防兵二十五名,把總兼攝。 胡林河次衝,防兵二十五名,把總兼攝。

劉家墩守備一員,把總二員。兵丁二百名,分防極衝海口二處,緩衝海口二處,次衝海口一處。 灤河口極衝把總一員,領兵五十名。 清河口極衝適中駐防守備一員,東西調度,領兵四十名。 韭菜溝次衝防兵三十名。把總兼攝 高糜河緩衝防兵三十名,把總兼攝 ?沙口緩衝把總一員,領兵五十名順徳府知府徐翁衍祚勸課種桑栽樹。

種桑之法,四月間桑椹子熟時,㨂摘黑紫色透熟的,用水淘淨,取出淨子,隨宅園墻下,或井旁,或空?處所,密密種上,或又于園并打成菜畦,如種菜之法。家家户户,隨力栽種,長出桑秩,任意移栽,不時澆灌,務期成效。一歳要千萬株即可得也。 一壓桑之法,?時在桑樹根上,将?出嫩條,聴其長成,不要動止。二月間将條壓倒,自根至梢,每尺用短䋲横綳,俱今着地。至三四月條上所?之芽。不要摘壞。至五月夏至前後。其芽自然長成小秧。再将大條用土培壅。止露小秩。向上?長。頻用糞水澆灌。一兩月間。其土内大條必生出白根。待來年正月?。照小秧之處。或五六株。或十餘株。照株栽斷。移分别地。照依後法表植。

一、栽桑土注。正月内擇高阜之地、每株周圍相離八九尺。鋤開一坑。小者深二三寸。大者三四寸。坑底要平。将桑秧根?各分曲直、?在坑内、用糞壅培牢固。即将餘梢剪栽、与土相平。每月用糞水澆灌二三次。清明前後、自然?芽。再用糞土澆一二次。一月可長一尺。每株根上只可二芽或一芽。隨日而長。至五六月間。将新?枝上葉内小芽盡行摘去。亦不要留旁枝。止培原養。本枝務長直上直下。仍照前月澆灌一年。即可長成六七尺或四五尺。臘月間復将上梢剪去。只留三囬寸。到次年每月只澆灌一次。春分後,當日暖之時,其根上復生出桑芽,不拘多少,摘去止留一二芽。最要防䕶牲畜踏踐。至五六月内,看桑内有小斜技,亦要摘去,不可容留,以奪本根脂力。長至六七尺,又怕風摇,致傷根本。可用細䋲拴縛各桑根上,互相牽絆。候至次年,任從摘葉飼蠶。其栽桑地内,不宜裁種各色花草,恐奪地脉,只宜種葱韭?菜之?,取其頻澆頻灌,桑葉愈得茂盛,遇有草莽,即當刈除。正徳二年十月,濬滏陽河。河舊在順徳府任縣新杏村之東北,源出磁州,經永年、曲周、平鄕至穆家口㑹、百泉等河。北?兩岸皆徴糧地。景㤗間,漳水併入,漫?衝曲周等縣地方,沿河各築堤以備泛溢。威化間,舊河淤塞,扵村之而南,衝决為新河,合沙、洺等河入穆家口,兩岸亦築堤備之。弘治?,漳水徙入御河,民棄堤不復修理。近年漳水復入新河,西岸地皆渰没。任縣民高賜等以為言,下廵撫官勘處。至是具奏,言,穆家口乃衆河之委,請從此先濬,乃并濬舊河、新河。今兩處分?,以殺其勢,堤岸亦漸加修理,庶民患可除。工部覆奏,從之。邢䑓縣志、知府王可信百泉閘記: 邢治?順,為附郭邑,控地甫百里,西入太行,居之七八,野多嶢崅,岡阜?雜,山石不純,可佃種,獨東南一隅,泉湧百穴,因名曰百泉。傍地平坦廣衍,可為耕耨區。顧東行不数里,民暨田畫轄屬他邑,?邢者止十之二三而己。且勢逼山脊,西髙東下,若建瓴然。每夏秋雨集,山潦横至,則衝突邢阜之?,淤漬東南諸邑田,一淤輙沃饒二三?,愈於附糞。而邢之田乃或灑為溝壑,甚至畫滌厥稿穣,止遺沙石,不復成田者有之。旱則諸邑之民引泉水溉田,坐收滋涯利。而邢地近泉者,反壠髙水下,非大排激之,不能入田。以故山川形勝。雖萃於邢。而利卒?之。他邑民之籍邢者。率苦窳寡蓄藏。輕?易竄。而他邑接邢壌之民。視邢為頗饒。

朱誥曰。邢迤西諸山。大都峐岨無所産。獨百泉水有無窮之利。特以水勢下注。直趋南任兩邑。邢民獲利最少。余於華家庄創永澤閘。而珍珠堤又創?珠堤,更頒水車之制於民,而並建水磨於豫譲橋等處,業己就緒,足為永利。又觀東南増益、永盛二源,皆足灌溉,業已相度授工,或亦可?之永利。但地利無窮,人情易怠,非上者以時料理而振勵之,安保其乆而不廢耶。予識陋,特自所見者,為民圖之如此。若推而廣之,使人事益修,地利益盡,則在後之君子云。○廣平志地有大地小地之分者,地二百四十歩為一畆,自有地以来,未之有改也。由 國?地,有開墾永不起科者,有因洿下鹻薄磽瘠而無糧者,今皆一㮣量出作数,是以原額地少而丈量地反多。當事者又恐畒数增多,取駭於上,而貽害扵民,乃以大畆該小畆,取合原額之數。此後上行造報,則用大地以投黄册,下行征派,則用小地以取均平。是以各縣大地有小地一畆八分以上折一畆者,有二畆以上折一畒者,有三畒以上折一畆者,有七畆以上折一畆者,有八畆以上折一畆者。折畆之少者,其地猶中中,而折畆之多者,其地多低薄。又皆合一縣之丈地,投一縣之原額,以攤一縣之原糧,而賦役由之以出。故各縣地之折?雖有多寡,而賦之分?、則無移易、宜無不均也。屯田有邉屯、屯於各邉空曠之地、且耕且?者也。有营屯、々於各衞就近之所、且耕且守者也。今廣平之屯、乃於畿輔之地、而立山西諸衞之屯、謂之下屯軍、則戍于衞、而留其餘丁于屯。此 祖宗之深意遠慮、相維相制之法也。 廣平牧馬之地,自宋已設。宋?飬馬務,洺州置一,太宗興國二年改為牧龍坊,景德而後,改坊為監,在外十四監之内,有廣平監,多擇種馬牝牡為群。神宗留意馬政,或請以牧馬餘田脩稼政,而群牧司言,廣平監餘田無㡬,宜仍舊。及熈寕、元豊坊監遂廢。元祐?,左司王巖叟上䟽,謂:廣平監棚基草地,疆畫具存,使臣、牧卒太半猶在,稍加招集,則指顧之間,措置可定。此前代廣平之馬政飬之於官者也。紹聖?,韓筠䓁建議扵邢州,請以牧田募民授田一頃者,為官牧一馬而蠲其租。於是始行給地牧馬之政。此前代廣平之馬政飬之於民者也。我 朝飬馬之政,洪武自革群監官,命有司孳牧,是用宋紹聖以來之法。江北五户共飬一匹,凢牝牡馬五匹為一群,立群頭一人,五群立群長一人,每一年約一駒。永楽、宣德則論丁飬馬。成化元年例則三年課一駒。弘治年,奏定廣平䓁府免糧飬馬,每地五十畆領兒馬一匹,百畒領騍馬一匹。正德元年,御史王濟 奏、大名廣平䓁府有種馬之額,而無種馬之實,有孳生之名,而無孳生之用。合行但視種馬之膔壮,不追馬駒之有無。嗣是之後,備用大馬,止炤種馬之額,?行買觧,此正德以前廣平馬政也。及嘉靖?,本府度地均糧之後,凢飬馬之田皆收粮地之内,納糧之地皆輸飬馬之銀。故馬無專田,必地數頃而共飬一馬;駒無全育,必輸四年而馬課一駒。上之政未?為?,而下之力每不能辦者,何也?雜役之煩而雜費之多也。○廣乎縣志漳水議按漳河之源有二,一出山西潞州長子縣,名濁漳,一出平定州樂平縣,名清漳,東至林縣,合?于彰徳磁州之間,至臨漳而成大河,出廣平大名,達于臨清,冬春則涸,夏秋則漲。其涸也枵腹嗸上,其漲也泛溢千里,令年東,明年西,一淤成地,一衝成河,困地勢沃衍乎,坦使然,水由勢,波濤洶湧致之也。漢唐以前,其治易,以黄河故道繞大名,出河間,達于海,則黄河深廣而漳水易淺,所以消息而不為害。宋元以後,其治難。以黄河繞徐州。出准安入于海。則黄河淤淺。而漳水難洩。所以散漫而不可制。其在令日尢甚。宋元漳河南决。從大名出臨漳。繞魏縣。過府城之南。由艾家口入于衛河。其?乆。其河深。此其故道也。近則向南之河。忽湧成淤。此決自臨漳過魏縣、從元城以達于館陶。此新河之一?也。又自花佛堂南决一口、泛溢而為四?。魏与元城均在四?之中。而廣平西南、若柳林屯龎兒荘、南温油房等村、泛則為洪?、淤則為沙礫廬舎墳墓。其遭水害者。不可悉數。今之議者、徒曰如何堤。如何塞、此不過?苴罅?奉漏,變沃焦釡之計也。不知治漳与治河異,黄河可資漕運,引注徐、吕二洪,水性湍急,宜防而不宜洩;漳河可資灌溉,泛濫三省五縣,水勢平緩,宜洩而不宜防。謀國者果為經乆不易之策,必當乆任責成,相地勢,畫經界,立丘甸,深溝洫,時蓄洩。水一泛溢,則散于五縣溝渠,而不為城郭宫室之害;水一乾涸,取于萬井蓄積,西可収千倉萬箱之利,則沙礫變為沃土,洪?登于祍席。其視今年堤,明年決,塞于南,壑于北,傾有限之帑藏,填無窮之巨津,驅必不得已之民,圖必不可成之功。此兩䇿者,相至遠矣。釋此不為,而頋彼之乆行此,余之?未解也。萬曆二十八年 月,漳河决。工科王德完陳漳、?北徙二變二患。三䇿言:河决小屯,東經魏縣、元城,抵館陶入衛,為一變。其害小河决高家口,厮二?于臨漳之南北,俱至成安縣東吕彪河,今?經廣平、肥鄉、永年至曲周入滏水,同?至青縣口方入運河,為再變,其害大。㵚水不勝漳,而今納漳,則狹小不足收東巨浪,病溢而患在民。衛水昔仰漳而今舍漳,則細緩不能掃捲沙泥病涸而患在運。塞高家河口,導入小屯河,費少利多,為上䇿。仍廻龍鎭至小灘入費衛鉅,害少,為中䇿。築吕彪河口岸隄障水,運道固不資利,地方亦不罹害,為下䇿。中總引漢事為証、而末復力荐原任知縣劉宇、郎中樊兆程、章下所司覆議、三䇿總治漳之建畫與利害之更端,容咨河漕部院逐一從長計議,務使國計民生,一舉有賴。報可。清河志: 衛河者,即所謂屯氏河永濟渠也。始隋煬帝四年,?河北軍百萬,役及婦人,開永濟渠,導自衛輝蘇門山、百門泉,東北引淇、滏、漳、洹諸水為大河,賜名御河。?八百里為元城,又百五十里當清河之南,臨臨清㑹㑹通彈丸小邑,環視皆水衛。河勢湍悍,每秋霖泛濫,灌以漳、沁、安陽、高村諸河之水,洪濤奔駛,隄防稍不支,即衝决漫衍,漂室廬,?禾稼,城池府庫,岌乎殆哉。而尖塜、白廟、弔馬橋諸口,尢其最要。語曰:開弓口,渰無走者,此也。無論口决脫有恒。兩浹旬則臨冠諸道之水數十里湃聚洪河。蓮花池田家窪諸所停蓄如盆盎。田廬盡坐魚鼈中。語曰倒坡水渰無底者此也。口自館陶歴夏津要害凡二十六轄淸河者歳役夫八十為防水至則益鄉夫數千。靈夕戒嚴,堇堇免一决。乃尖塜白廟、弔馬橋屬在他境,彼民肥瘠不關,莫肯為防,于是有開渠之議。弘治中,縣二老宗安等詣 闕上書,謂水歲侵清河沼,而地魚,而民壮者携老扶㓜,沾濡手足,終歲望洋,租庸無所出,不足以報縣官。今四海綂一,徳澤汪?,方以愛養元元為首務,奈何置數千頃膏腴之田,民十餘萬指于水,而不為之所,積乆不散潰,且為漕河害,匪細故也。幸 聖明哀矜,与大司空計事者。天子以為然,乃詔部使者為清河開渠,導自洪河蓮花池,延四十餘里,下達古黄河,廣二丈,深等之,名曰䟽水渠。以洩河決及倒坡諸窪之水。功施扵不世。其後歳乆渠淤漫、?為災。又復如前。民坐苦河伯以聽其漸下武城、而于武城河西、置減水牐一以洩之。亦猶有行水之道也。嘉靖三十七年、武城令私其民、乃召徒從、於御河西接一字河、築横堤四十餘里,逆絶上?。四十一年,水患作,逼浸清河,民洶洶莫知死所。武城人且聚堤抵掌,以明得意。由是二省交惡,謀動于戈,殺我民。季秉訟之臺府,屬吏勘當,又擊殺我?人胡守仁。具獄上?尉 朝?下明詔,令兩省使者平其事。武城人强不服,猶豫未肯撤堤。隆慶三年,河决尖塜,平地水深,又餘死于水者王景木等十餘人。城不下者數版,民多避居九塜得免。武城人日操兵刃守堤,如藏府屬。水勢壅迫,一夕決堤,直下如建瓴,而武城人反自貽伊戚。夫土之有川,猶人之有口也,止啼而塞其口。豈不遽止。然死可立待也。故善為川者。導之而巳矣。曲防為戒。五伯猶能言之。今天下一家。壞土相接。而欲以隣境為壑。其謂何。然此猶争於末?也。防不弛則河不决。渠不淤則决不為災。於是有濬渠之議。顧抱火厝薪。苟安旦夕。作舎道旁,三年不成。而長吏者又率傳視宦舎,誰肯焦毛髮以身當利害。 今上萬暦六年春,水猶注地中,民田千頃,種不得布,萬姓嗷嗷。于是三老田宦何希儒等、博士諸生武綸何九臯、魏諤等白状,今令請復浚渠,全方苦民水,欲言方略,㑹父老諸生言良合。乃著為四論,繪圖窮源,?條便宜数事,上請于郡。太守鴈門薛公鑰、憲副膠州姜公継曾、御史河南許公乾、御史大夫渭南孟公重咸報可。復下郡,通守蒲州南公椿來縣,召令計利害,相度故道,募山東水工高欒、孫虎与境内老宿人觀地形,凖高下,樹幟分部。乃舁城隍神于工所,為文酹酒以誓曰:其有不若于令者,有如此河。是役也,計地徵夫,庶民子來,凡動衆三千餘人。以義官田宦等六十三人董其工,沈尉源溥專部其事。令則昕夕行役所為,察勤惰而勸戒之。逾月報成,延袤深廣,一拓舊制。乃撤洪河蓮花池,積水行渠中,沛然若决江河注古黄河而下,然後民得平土而居之。部使者下郡理孟津王公价覆驗,与所報合,乃移檄奬禮,令尉賞賚諸役有差。又督夫千餘修漕堤,凡四十里,以故數年而水得不為災,而河亦不决决且有渠無恐,又不争于武城人。嗚呼!清河自昔當水衝,令且關運道,故為運道計,莫若治隄,為河决計,莫若治渠。兖冀間地多?沙,豈惟渠易淤塞,百世而下,将徙决不獨衛河。余故為論次古今顛末,俾後有君子得以覽焉。先是水注古黄河,古黄河者,即馬頰也。自馬頰塞兩岸居民盡田河壖歳乆,若為固有,而實無額稅,不得与城邑較利害。好民石省,所以一旦見水至,遂浮言惑衆,将起訟。令与南宫。今邢公侗雅以論政相引重,數言為民大計,非私一人。邢韙之屬民自對,藻不能辭,訟遂止。 向子曰:昔太史公悲瓠子作河渠書,今治河之䇿,論者具備,余為一郡邑言利害耳。徃武城以千金築堤,堤成,清河乃出數百金与之訟。然水至清河害堤,破武城害盍。若以其費併力治渠,豈不為両利之哉?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