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言性辯杜牧

共 462字,需浏览 1分钟

 ·

2023-12-06 17:01

三子言性辯杜牧

孟子言人性善,荀子言人性惡,楊子言人性善惡混,曰喜,曰哀、曰懼、曰惡、曰欲,曰愛,曰怒。夫七者,情也,情出於性也。夫七情中,愛怒二者生而自能,是二者,性之根,惡之端也。乳兒見乳必拏,求不得即啼,是愛與兒俱生也。夫豈知其五者焉旣?壯而五者隨而生焉,或有或亡,或厚或薄,至於愛怒,曽不須臾與乳兒相離。而至於壯也。君子之性,愛怒淡然,不出於道。中人可以上下者,有愛拘於禮,有怒懼於法。丗有禮法,其有踰者,不敢恣其情,丗無禮法,亦隨而熾焉。至於小人,雖有禮法而不能制,愛則求之不得即怒,怒則亂。故曰:愛怒者,性之本,惡之端,與乳兒俱生,相隨而至於壯也。凢言情性善者,多引舜禹,言不善者,多引丹朱、商均。夫舜禹二君子,生人巳來,如二君子者,凢有幾人?不可引以爲喻。丹朱商均爲堯舜子,夫生於堯舜之丗,被其化皆爲善人,况生於其室,親爲父子,蒸不能潤,灼不能熱,是其惡與堯、舜之善等耳。天止一日月耳,言光明者,豈可引以爲喻?人之品?,可與上下者衆可。上下之性,愛怒居多。愛怒者,惡之端也。荀言人之性惡,比於二子,荀得多矣。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