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克利全部影视作品

首发于 qinglite.cn,统计截止日:2024-11-25
黑骑士-
洪水中的小船-
花的神话-
金鱼1925年保罗·克利创作了这幅《金鱼》,现藏于汉堡美术馆。在这幅画中,金鱼缓缓游动着,所有空间呈深邃的蓝黑色,较小鱼类在昏暗的水下留下清晰身影。克利苦心经营地在鱼身上描绘的那粉红花朵和大大的眼睛,犹如鱼沉思于神秘的大海深处。在夜光下,金鱼成为克利探索艺术世界奥秘的意义所在。符号性物象是克利重要的艺术语言,他作品中的箭头、星星、字母、数字、标点符号,既是画面造型元素,也是内心意象与情感的表现媒介。1917年前后,克利作品开始出现十字、新月等符号图形。之后,他大量使用符号图形。克利最初的符号情结显然是受到东方艺术的启迪,其符号更多体现为一种装饰性。而后期的符号,则更多倾向于隐喻和象征意味。
鸟鸣机器1922年保罗·克利创作了这幅《鸟鸣机器》,现藏于现代艺术博物馆。画面中有线条构成的小鸟停在一条电线上或者是树上,右边连着一个类似手摇音乐盒的曲轴或手柄。克利是在隐喻工业与自然,暗讽现代社会的病态。那根薄弱的手柄根本无法支撑鸟儿们的重量,每只鸟的头方向不一,都在叽叽地叫着,好像只有这样不断地叫才能适应机器的运转,不然的话就会掉进下方那个长方形的池子里。在这幅作品中,并不存在机械的合理可能性,克利用黑色幽默的方式,使用简洁的视觉元素,表达人类有时候也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牵绊,如同被机器支配一般。
死亡与火在保罗·克利生命的最后几年,画中频繁出现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符号,表现出对生命及时间流逝的感叹。《死与火》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创作的一幅独具特色的、充满了符号语言的油画作品。作品中出现的人形符号,代表了身患重病的克利自己,火红色的背景与苍白色的人物形象形成强烈对比,似乎是躺在血泊中的脸色苍白的病人等待生命的终结。苍白的脸的人物的眼睛和嘴巴的形状类似字母“T”“O”“D”,即“TOD”,这一词在德语中正是死亡的意思。克利采用了图案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在垂暮之年的心理状态。画面右侧由粗线勾勒出的象形文字般的人正在扎这个人物的头,暗示着疾病对他的摧残。人物的左手托起一个圆圈代表太阳,太阳代表永恒,虽然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结局,但克利把自己的死理解为一种升华。
火,满月保罗·克利的作品运用简洁画面分割形式来表达其内心丰富的精神内涵,克利是一位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克利注重画面分割,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克利习惯把现实或具象的物象几何化,以点、线、面和几何图形高度概括所描摹客观物象。例如保罗·克利在1933年创作的这幅《火,满月》,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弗柯望博物馆。画面以平面几何的色块形象地表现出一场在晚上的火患的场景,满月高挂夜空,几何块面的切割让画面产生一种动荡之感,同时又构建了一幢在黑夜中起火的房子。在极简的画面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通过回忆而变成抽象”的原始的直觉。
城堡与太阳保罗·克利的生活和艺术创作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父母是音乐教师,妻子是钢琴家,他曾是伯尔尼市立交响乐团的成员,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都靠小提琴和音乐剧评谋生。克利的很多绘画作品的题目都与音乐有关。除了用音乐命名作品,叠加的音符、乐谱、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色彩、空间结构,都是克利作品中音乐性的元素。克利在创作中安排色块就如同乐曲中的音符,像作曲那样让形状批次和谐。《城堡与太阳》就是完全由几何形状和色块构成,但精致的结构使得一排排建筑井然有序,然如一首悠长的钢琴曲。日落黄昏,天空被余辉染成红色,夕阳洒落在城堡的城墙上,和城堡的色彩混在一起,克利用他敏锐的眼睛记录下了这一瞬间。
帕纳塞斯山保罗·克利的艺术实践先后涉及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野兽派、未来主义等多种艺术流派,画风始终处在变化之中,但又始终拥有自己独立的形式语言。克利与康定斯基是多年的朋友、同事,他深谙康定斯基的音乐绘画理论,不仅如此,他还对这一理论做了进一步引申。他提出了“魔方”色彩理论,造型元素被比喻为主题性的复调和弦,相近色系被看作和谐音,对立色系则是不和谐音,对色彩加以排列和移动,即可形成画面的“色彩和声”。1932年克利创作的这幅《帕纳塞斯山》就是“魔方”色彩理论的代表作,此画现藏于伯尔尼美术馆。画中表现的正是“复音”般的视觉乐章——大量的色块排列形成画面的色彩波动,赭黄山顶和后边的蓝绿色天空形成对比,左下部的黄色推移与山顶和天空形成呼应,加上反复出现的红、黄、蓝色,形成视觉上变化丰富的交响与共振效果。在这幅画中,克利把他对色彩属性的掌控发挥到了极致。
石中花-
博尔上空的云-
这颗星学会屈身-
窗户旁签名者(窗户旁的艺术家)-
落日-
宣传的寓言-
演员的面具-
毁坏之地-
面纱舞-
神奇着陆-
在采石场-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删除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删除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