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镇周家洼村
周家洼村距寨里镇7公里,西临水北街,西南紧临王家洼,南隔赢汶河与杨庄镇的燕家庄陈家楼相望,东北四里即太平街,姚口公路经过庄北。地处平原,耕地1980亩,648户,2219人。
据《周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周姓由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地势低洼,冠以姓氏,故名周家洼。起初建村有周、马、阮、冯四姓,周姓居多。后阮、冯两姓消失,又接纳了王、张、李、曹、柳氏,成了2000余口人的大村庄,周姓人口过半。
清朝咸丰年间,莱芜有十二保,周家洼属水南保;民国时期,周家洼属水北第九区;解放初隶属水北区(第十四区);1959年初,莱芜县建15个人民公社,周家洼归属寨里人民公社;现隶属寨里镇。
赢汶河养育了一代代周家洼人,但周家洼人也饱受过水灾之苦,每年六七月间,赢汶河常常泛滥,水从上游直冲农田再折向西南流去,上游近百亩民田被冲毁,现居上游的河沙全部被挖净,河底那黄色的泥土便是最好的见证,足足有80米宽。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村许多村民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周长龙等7位烈士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周长凯(后改名周义斋)、周长忠等随大军南征北战,解放后周长凯留在四川工作,周长忠留在了青岛,周长青留在了江苏。1947年由周庆昂、王照瑾,马振武成立周家洼党支部,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周灵武、张少青叛党,先后投降了水北的景大马子、鲁西的亓象德,周家洼支部一度遭到破坏,1947年土地改革胜利结束,才在1949年恢复了党组织。
1955年夏,洪水进村,半数以上的房屋被淹。1974年冬天,在寨里人民公社的组织下,周洼人筑坝导水,在坝上植树种草,不但有效地扼制了洪水,保护了农田,而且在坝外垫良田百余亩,全部建成了早涝保收的良田。1975年实现全村通电。1980年进行村庄规划,完成三纵五横整齐划一的村庄建设,1981年修建了一条宽3米,高2 5米,长500余米的南北向防洪渠,彻底解除了雨季北岭大水对村庄的威胁,并陆续在水渠上修建了5座钢筋混凝土平桥,贯通东西交通。
周家洼人不仅尚武也很崇文,清朝末年,秀才周金明专门替人打官司,名满莱芜。民国初年,王继春、周龙蛟、周庆炎、周庆赏分别设私塾馆,民国二十六年,成立周家洼小学,起初设一个班,大埠头陈志远任教,地点在镇武庙西跨院。由于战乱,曾一度停办,1942年又重开,周庆兆、李社元任教,以念《三字经》、《百家姓》为主。现村庄东边仍设有周家洼联小,周家洼、王家洼两村的儿童近300人在此就读。解放后,全村近300名学生考入了各大、中专院校,1952年周美钦考取了山东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海舰队工作;周美沛1959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胜利油田工作。艾芬山东大学毕业后,2001年又到德国攻读博士学位。还有硕士毕业生周生军、张莲社等。厚重的文化背景,使之成为人才辈出之地。
1989年,青年人张树林办起木器加工厂;1997年,王长永兄弟二人审时度势,分别建起了大型养猪场,年育肥猪在千头以上。近几年,随着姜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周广奎,周广镇等数家姜蒜购销大户。今天的周家洼欣欣向荣,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正一步步走向辉煌。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周家洼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