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
共 2065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50
历史沿革
东莞可园
清三十年(1850年)七月,张敬修辞职回乡,修建东莞可园。
1949年10月,东莞解放后,东莞可园在土地改革时被分做农民住房。
20世纪50年代,东莞可园被改为博厦村敬老院。
1961年,东莞县人民政府着手修复东莞可园。
1964年,由时任东莞县委书记林若同志直接领导东莞可园的修复工作。
1966年初峻工,东莞可园正式对外开放。
东莞可园
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东莞可园停止开放。“文化大革命”初期,狮子上楼台、拜月台和滋树台被拆除。
20世纪70年代,东莞可园被改为华侨旅行社。
1979年,东莞可园管理所正式挂牌,划归东莞县文化局管理。
1981年,东莞可园重新对外开放。
1998年9月11日,东莞市可园管理所更名为“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同年11月1日,举行挂牌仪式。
建筑格局
结构
东南区为庭院主入口区,主要功能是接待客人和人员分流。东南区建筑包括建筑门厅、擘红小榭、草草草堂、葡萄林堂、听秋居及其骑楼,其中建筑门厅和擘红小榭与门厅门廊形成东南区建筑的中心轴线。
北区建筑是沿可湖而筑的建筑,独具游湖观景的功能,园主人卧室以及书房等皆位于这组建筑中。可堂是这组建筑的主体,临湖设有游廊——博溪渔隐水面设有可亭与廊相对,人可以从曲桥上到可亭。可堂西面是壶中天,壶中天与可湖中间是船厅——雏月池馆,其二层是主人书房。雏月池馆西北角有观鱼箱及其平台。
特点
环碧廊
东莞可园以其有限的空间融入了多种造园手法,精巧别致,呈现出岭南地区独具魅力的园林艺术。
东莞可园包括两个平庭,是错列式的内庭结构。东莞可园的建筑以集成为几组群, 在组群之间包围着两个较为开阔的内庭空间,是庭园布局中比较罕见的类型,属“连房广厦”式的庭园布局手法。其主要建筑可分为三个组群:东南部为门厅组群,北部为厅堂组群,西部为楼阁组群。各组群间连以回廊,两个平庭则错列在这些组群的界限空间之内。 可园的占地面积需小,但布局紧凑,虚实得宜,建筑一般建在园边,园内“连房广厦”式的庭园布局手法包围着两个较为开阔的内庭空间,视线不受阻隔,有空间感和距离感,不产生压抑感,故有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东莞可园建筑虽无统一的轴线,但大致按南北方向布置, 体量适宜,且建筑体与建筑体之间的组合精妙,建筑组群间又以檐廊、前轩、过厅、套间、敞廊等过渡空间联成群组,曲直长短随势,前通后连,变化随机。
莲塘
东莞可园内的两个内庭似连非连,似断非断,一大一小,景物相互呼应,相互穿插。南侧内庭面积较小,名为“擘红小榭”的六角半月亭是庭院的入口,院以幽邃、宁静取胜,主要植以荔枝、龙眼等岭南果木,树下散置黄蜡石数块,石几、石桌数张。离入口较远处是一方曲池,池面窄而筑高栏,沉静悠远。北侧内庭视线较开敞,院内筑有滋树台、拜月亭、假山成为组景。两庭间穿以一道红沙岩铺成的小径“花之径”,景色透而不露,层次丰富。
东莞可园在防晒、通风等园林设计上采用岭南园林的“顺其自然,改善自然”的设计原则,使园林内拥有四时适宜的环境,即使盛夏入园亦倍觉清凉。
主要建筑
文物价值
东莞可园是保存较完整的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具有岭南园林的代表性。东莞可园是岭南近代庭园的代表作,具有较多体现岭南传统建筑园林特色的设计手法。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东莞可园园主张敬修虽是一名武将,但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归乡之后张敬修悉心造园,正如其在门旁写的对联“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栽花”。他原想起名“满意”之“意园”,但嫌其直白,偶从客人随口应喏“可以”得名“可园”,内含可以、可人和无可无不可之意。
相关人物
可园对联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25日,东莞可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东莞可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可园路32号。
门票信息
东莞可园古建筑区门票定价为8元;综合馆区免费开放。
导览图
交通信息
自驾前往东莞可园:从东莞站出发,路程大约16千米,约需30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