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故城
共 179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20
历史沿革
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封其弟度为蔡叔于此。不久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和殷残余势力武庚共同叛周,周公东征,囚蔡叔度于郭邻。蔡叔度死后,周成王复封蔡叔度之子胡(蔡仲)于蔡。蔡国故城就是在蔡叔度始封和蔡仲复封期间建筑的。
春秋晚期,灭蔡,曾对蔡国故城重修。
1963年—1979年,上蔡县文化馆先后组织人力多次对蔡国故城进行调查,初步弄清了故城的结构和布局,并搜集了一批重要文物。
1988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派人对蔡国故城城垣进行解剖,发现有一段城墙建在春秋早期墓葬上面。
2017年,与上蔡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考古调查钻探队,对蔡国故城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全面调查遗址范围内的文物情况,从整体上弄清了故城的布局情况和遗址范围内及周边的文化遗存分布状况。
蔡国故城宫殿区南部的蔡明园公园
遗址特点
蔡国故城南城垣南一门瓮城
蔡国故城规模巨大,平面略呈长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北垣长2113米,南垣长2700米,西垣长3187米,东垣长2490米,周长10490米。城墙系夯土筑成,残高4米—11米,宽15米—25米,最宽处达70米—95米。已可确定的城门遗迹有4处,城门附近的城墙明显加宽,且内凹呈“U”字形坎,类似于后世的瓮城形状,推测可能为守卫城门的士兵和城门监者的居所。城墙外围有护城壕,宽达70米—103米,深5米—10米。宫殿区位于城址中部偏南的二郎台,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台高6米—7米。台上发现古井多眼和由陶质排水管道铺设而成的排水系统,还有大量倾圮的建筑堆积。
文物遗存
蔡国故城出土有骨器作坊一处,出土有骨针、骨簪、骨镰等;陶器作坊两处,出土有陶钵、陶罐、陶鼎等;冶铜遗址两处,出土有冶铜炉和精美铜鼎、铜剑等;宫殿区在城内中部,出土有许多春秋时期陶片、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及古井、陶制的排水管道;城内外出土有铜编钟、鼎、壶、剑、车马器和蚁鼻钱、金银币等。
科研成果
1988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蔡国故城内上黄公路所属范围内的重要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表了《1988年蔡国故城发掘纪略》一文。
研究价值
蔡国故城的发现,对于研究两周时期中国的社会及经济,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1962年,蔡国故城被上蔡县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强调对其要加以管理和保护。
1963年6月20日,蔡国故城被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上蔡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蔡国故城保护的通告》,强调不得在蔡国故城上取土,不得擅自在城内建筑房屋,故城内出土的文物须上交文化馆,并成立了由六人组成的蔡国故城保护小组、十几人组成的文物钻探队,对城墙、烽火台等设立保护界桩和保护标识,“设标志、树界桩”是遗址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1985年,上蔡县人民政府拨付专款,对蔡国故城内的、、孔子厄台、晒书台、漆雕开墓进行修复。
蔡国故城保护标志
1990年7月,上蔡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成立,负责蔡国故城的文物保护工作。
1996年11月20日,蔡国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国家文物局拨付专款,对蔡国故城的北城垣及烽火台进行加固维修。
2014年,国家文物局批复通过蔡国故城北城垣遗址中段抢险设计方案。
2016年,完成蔡国故城北城垣中段遗址抢险保护工程。
2018年,国家文物局批复通过蔡国故城保护设施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