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共 3476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5-24 12:14

历史沿革

后期的时期(约501—640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开始修建。
时期,在历经了麴氏高昌王国的发展之后,柏孜克里克名叫“宁戎寺”。二年至六年(786—790年)间,唐北庭大都护兼伊庭节度使曾在宁戎寺大规模重修寺院。
时期(9—12世纪)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成为了王族的专用寺院是石窟群最繁华的时期。13世纪末高昌回鹘王室被迫东迁甘肃后,柏孜克里克石窟便成为了民间寺院,直到14世纪后期传入,这里依然有星星香火。
明朝15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伊斯兰教的东传,高昌的统治者改信伊斯兰教,民众的信仰也随即改变,反对偶像崇拜的信徒对高昌原有的石窟与寺庙进行毁坏,柏孜克里克石窟遭遇天灾人祸后成为了“无人区”。
20世纪初,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屡遭俄、德、英、日等列强的盗劫破坏,更是雪上加霜,面目全非。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间,伯孜克里克90%的被4个探险队切割下来,分批运出国去,现收藏于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俄国艾米塔什博物馆、日本、英国、印度国立博物馆、韩国国立博物馆。

建筑特点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柱式、长方形纵券顶式、方形穹庐顶中堂带回廊式三种类型。其余大抵是由此派生演变出来的。大型洞窟主要开凿修建于的强盛时期,可见窟形的大小除与施主的身份、财力等因素有关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时代的烙印。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建筑工艺主要有在崖壁内凿出、在崖壁内凿出后加用土坯券砌、完全使用土坯在崖前三种形式。早期洞窟都是在崖壁内凿出的,后来只用于小型洞窟,这是由于人们在实践中发现开凿出来的大型洞窟容易坍塌,产生了使用土坯砌加固的工艺,有的整窟券砌,也有利用生土壁仅在顶部加用土坯券砌等形式的局部券砌。完全使用土坯在崖前券砌最早出现于唐时期或稍晚,流行于高昌回鹘时期。遗址中出土斗拱等许多木结构建筑物构件,测定结果距今约1500年,表明中原地区的木结构建筑工艺与当地传统的土建工艺在这里长期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洞窟前面原有木结构建筑物。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全貌

文物遗存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壁画内容包括佛、菩萨、天王等尊像画,此外尚有说法图、经变画、供养人像、山水花鸟画和装饰图案等。
洞窟正壁塑绘释迦说法像、涅槃像、释迦与多宝佛并坐像、阿弥陀像、观音像,个别绘弥勒、帝释问法与大黑天像。这其中观音信仰表现的尤为突出,如第15、20窟是柏孜克里克仅有的两座中心殿堂窟,殿堂中心正壁绘制的即是大悲观音。
第34、39窟为大型的纵券顶窟,正壁塑绘的亦是观音,与两侧壁的文殊、构成了华严三大士组合。第17窟正壁与两侧壁原来共有七身塑像,是为七观音,侧壁满绘观音的眷属,券顶更是绘制了释迦向大众宣说观音威德的(宝王经变),将的地位提升到与佛等同的地位。组合并非孤立,除了在洞窟中有表现外,国外探险家盗掘走的纺织品与纸质品绘画中,有多幅七观音像,甚至还有七观音的护身符。
洞窟的两侧壁和甬道绘、经变画、闻法与供养菩萨像、天王像等,尤以经变画最为丰富多彩,计有佛本行经变(也称誓愿画)、西方净土变、法华经变、金光明经变、观音经变、文殊变、普贤变等。这些经变画中,最多的是佛本行经变,共有70余铺,画面中央是身躯高达2米左右的大型立佛,身披红色袈裟,头偏向一侧,手施各种印记,脚穿草鞋,踏于莲花上。佛像周围绘天部、金刚、菩萨、比丘、国王、童子等人物形象,有的还在佛上方的左右两侧绘城池、宫殿、寺院、塔庙等。每铺画表现一个故事,讲述在无数劫中,发心供养过去诸佛,并以此因缘受诸佛决定记,最终修成佛道。如释迦在过去世时为云童子,在莲花城见到燃灯佛,以七茎莲花供养之,燃灯佛用神通力将面前的土地变为稀泥来考验云童子,云童子当即俯下身,解发布散于稀泥上,请佛践渡,燃灯佛感其志诚,授决定记给云童子,将来当得作佛。第18窟左甬道尚保留有云童子披发掩泥的情节,有时云童子也被绘制在画面上方佛的头两侧的圆环内。这种画面数量最多,共有8铺。
窟顶多绘制千佛像,有些还有汉文与榜题,表现的是现在贤劫千佛。此外,个别洞窟的窟顶绘装饰图案、说法图、经变画与曼陀罗。这些题材的绘画分布有一定规律,千佛像多出现在纵券顶窟,装饰图案多绘制在中心柱窟与中心殿堂窟的甬道顶部,而曼陀罗像则绘制在穹窿顶窟内。
前壁多绘成排的像,个别洞窟绘经变画。有20多个洞窟保存了供养人像,这些供养人多穿回鹘服饰。男子戴莲瓣形冠、桃形冠、三叉冠与扇形冠等,身穿圆领窄袖团花或散花长袍,腰间佩蹀躞七事,脚蹬长筒靴;女子戴“如角前指”冠、桃形冠与花蕾冠,发髻如展翅欲飞的蝴蝶,脑后头发则披于后背,用红绢裹束,身穿圆领或V形领窄袖曳地长裙,领口、袖子上部和膝盖线上缝镶连珠纹条饰。回鹘归附蒙古后,贵族阶层多穿蒙古官服。男子头戴笠子帽,或裹一种后面带翼的巾,额前披一小绺短发,称为“婆焦”,身穿红色或绿色“袷袢”,腰系腰带,挂荷包等物;女子则戴高高的“姑姑冠”,脑后头发以红绢裹束,身穿交领窄袖长裙。
第20窟第二组男供养人图像
门壁多塌毁,根据国外探险家留下的资料来,绘制的应是护法神。如第16、18窟门壁的护法神,为女子形象,头戴桃形冠,手举日月,身后有一条狗伴随,不似佛教神,与敦煌藏经洞所出祆教白描画与吐鲁番阿萨遗址出土棉布画中的娜娜女神颇似。
部分洞窟的地面绘有壁画,这类洞窟一般为穹窿顶窟(第5、14窟)和中心殿堂窟(第15、20窟)。此外,个别纵券顶窟如第48窟亦绘有地画,被德国探险队盗割。地画以红色为底色,再勾勒出水波纹,水中绘戏水的二童子、水鸟、莲花、水草等。童子裸身,仅腰间裹红色抱肚,双手或打伞,或持花枝等物。

文物价值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为代表的高昌石窟和新疆的,以为代表的中原石窟,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齐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教的四支代表之一。柏孜克里克石窟是高昌石窟中现存洞窟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石窟。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中心,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特征,使它在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回鹘高昌时期创造的佛教文化,是研究回鹘佛教艺术的产生、形成、特点深远影响以及与现代新疆艺术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保护措施

1978年,吐鲁番地区文物管理所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坍塌损坏的洞窟进行了清理维修。
1980年10月—1981年7月,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崖前遗址区进行了大规模清理。
1982年2月23日,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公布为
1988年,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申遗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上了议事日程。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作为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2008年,国家投入400多万人民币建设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木头沟河防洪工程,工程已经完工正在发挥作用。同年8—9月,对工程涉及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共清理洞窟、房址、佛塔等各类遗迹55座。
2012年5月开始,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维修加固二期工程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1520万元,主要为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崖体加固,采用危岩清除、锚杆锚固、砌筑支顶、裂隙充填注浆、槽钢支顶、顶面冲沟整治、变形监测、表面防风化加固、新出土遗址抢险性加固等施工方式对崖体进行保护加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45千米火焰山中段木头沟河谷西岸的悬崖上。

交通信息

前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交通便捷,道路平坦,旅游专线标准。可根据个人需要采取以下不同方式出行。
1.在吐鲁番客运站乘坐到鄯善或三堡乡的班车,在胜金口下,换摩托车或搭乘去千佛洞的便车。
2.从吐鲁番市区包车。
3.参加新疆吐鲁番一日游线路:每天早上北京时间08:30分从吐鲁番宾馆搭乘吐鲁番一日游旅行车。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