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与经济下行的压力,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动华阴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2.48亿元,比上年下降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增长2.6%;
第二产业增加值9.97亿元,下降6.5%;第三产业增加值52.03亿元,下降3.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4:13.8:7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5336元。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5.5亿元,占生产总值49%。
人口:年末户籍总人口238554人,其中,城镇人口106334人,乡村人口132220人。男女性别比为1.042:1。出生人口2346人,出生率9.83‰;死亡人口1826人,死亡率7.65‰,自然增长率2.18‰。全年共有户数81991户,户平均规模约为2.91人/户。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年末常住人口2051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9472人,城镇化率53.4%。
2020年末人口及构成 |
||
指标 |
年末人数(人) |
比重(%) |
常住人口 | 205119 |
100.0 |
按城乡分:城镇 | 109472 |
53.4 |
乡村 | 95647 |
46.6 |
户籍人口 | 238554 |
100.0 |
按城乡分:城镇 | 106334 |
44.6 |
乡村 | 132220 |
55.4 |
按性别分:男性 | 121732 |
51.0 |
女性 | 116822 |
49.0 |
按年龄组分:0-17岁 | 47109 |
19.8 |
18-34岁 | 57530 |
24.1 |
35-59岁 |
87569 |
36.7 |
60岁及以上 |
46346 |
19.4 |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6562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136136万元,增长4.4%;林业产值3550万元,增长0.9%;牧业产值34310万元,下降2.7%;渔业产值4585万元,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981万元,增长2.5%。
全年粮食总产量114904吨,比上年增长6.1%;其中,夏粮产量53854吨,增长9.13%;秋粮产量61050吨,增长3.49%。瓜果产量59775吨,下降12.39%;油料产量975吨,增长2.85%;蔬菜产量60157吨,增长1.1%;棉花产量19吨。
特色农业产品种植。全市甜柿面积10304亩,挂果面积4000亩,产值达5600万元。华阴甜柿产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优势进一步显现,有效地促进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稳步增收。
年末大牲畜存栏8460头,增长6.38%。全年肉类产量1843吨,下降0.49%;牛奶产量20308吨,增长13.26%。水产品产量1290吨,比上年增加98吨,增长8.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8.22亿元,比上年下降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8亿元,下降1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06亿元,比上年下降11.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50.9亿元,比上年下降18.7%;利润总额1.4亿元,增长7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4.61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8.59亿度。
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按不变价计算)。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2.97亿元,增长13.3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61.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0.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1.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5%。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6.5%。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13%;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1.79万平方米,增长38.26%;商品房销售面积17.03万平方米,增长1.13%。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51亿元,比上年下降2.5%;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51亿元,下降19.1%。全年公路交通旅客运输总量241.72万人,比上年下降69.22%;公路客运周转量7826.39万人公里,下降71.18%;货物运输总量123.6
万吨,下降4.19%;公路货运周转量15432.53万吨公里,增长31.99%。
全市邮电业务收入9511.58万元,比上年增长22.92%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081.58万元,增长31.3%;电信业务收入4430万元,增长14.5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3245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数26136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94737户,比上年末减少3694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95.57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1.6部/百人。
六、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5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8.39亿元,下降12.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7%;限额以下零售额19.86亿元。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八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6.5%;衣着类价格上涨1.1%、居住类价格下降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0.8%、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1%。
七、招商引资与旅游
招商引资:全年新签项目12个,当年合同引进金额37.0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已投产企业数30个。
旅游: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56.3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78.53%,其中登山人数102.64万人次,下降67.22%。全年旅游收入13.7亿元,比上年下降85.67%,其中门票收入1.21亿元,下降66.3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56亿元,同口径增长4.1%。其中,税收收入1.69亿元,下降14.4%;非税收入0.87亿元,增长81.2%。全年财政预算内支出21.09亿元,比上年增支0.48亿元,增长2.3%。
存贷款: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3亿元,增长2.4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42亿元,增长11.04%。各项贷款余额80.26万元,比上年末减少8.13万元,下降9.2%。存贷比57.3%。
保险: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3973.06万元,比上年下降10.77%。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367.06万元,下降18.93%;财险保费收入1606万元,增长4.77%。保险赔款总额139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寿险赔款433.64万元,下降12.92%;财险赔款961.9万元,增长29.83%。
九、电力、科技、教育
电力:全年用电量33879.84万千瓦时,其中,大工业用电量为2042.72万千瓦时;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量为11494.65万千瓦时,其中商业售电量5096.16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2848.8万千瓦时;居民用电量17493.67万千瓦时。全市农网改造项目22个,农网改造用户3504户,农网改造工程总投资2092.28万元。
科技:2020年全年申请专利81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56件、外观设计专利10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累计达到6家。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760.9万元,经费投入强度为0.12%。
教育: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25所,在校学生34257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2910人;初级中学7所,在校学生7334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92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43人;小学31所,在校学生15612人;全市共有幼儿园84家,在园幼儿7858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78家,占比达到92.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4%。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全年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累计180场。文化馆总馆1个,分馆8个,文化站6个,各类体育惠民工程建成20个。全年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16万册。电视台全年自办节目955期,创收46.13万元,广播综合覆盖率93.65%,电视综合覆盖率99.83%,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年末全市114个行政村接通有线电视信号。
体育:全年各类体育惠民工程建成20个。组织举办西安国际马拉松夏季竞速邀请赛、陕西省群众足球乙级联赛等大型赛事,其中国家级1场;省级1场;县级3场。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081人;体育社会组织17个;健身活动站点15个;赴国省市参加运动会91人。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24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床位1329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56人,医师数551人,注册护士数677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65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1人。全年“四苗”接种率达98%。
十一、水利
水利系统全年完成有效(农田)灌溉面积14.1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9.07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9.63千公顷,堤防长度106.13公里。建有水库3座,总库容172.02万立方米。万亩以上灌区面积2.7万亩。
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6739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供水3764万立方米,工业供水556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683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量159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供水203万立方米,林牧渔畜供水量1374万立方米。
十二、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年末华阴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61.19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铺设长度124.3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72.22公顷,绿化覆盖率37.35%,园林绿地面积593.6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56.1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7平方米。
城市环境:2020年,全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8,同比下降14.54%;优良天数为269天(优61天,良208天)。PM10浓度为71μg/m3;PM2.5浓度为46μg/m3。工业烟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都达到100%。全市污水处理率95.08%,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可支配收入24984元,比上年增长6.3%。人均全体消费性支出20745.6元,增长8.2%;其中食品烟酒支出为6742.5元,增长8.2%,占总支出的32.5%。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38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工资性收入26018元,增长4.9%,占收入的71.6%;经营净收入1562.5元,增长5.2%,占收入的4.3%;财产净收入1126.5元,增长6.7%,占收入的3.1%;转移净收入7631元,增长5.3%,占收入的21%。人均消费性支出28159.6元,增长6%。
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8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工资性收入6624.5元,增长7.3%,占收入的52.5%;经营净收入3545.7元,增长7.3%,占收入的28.1%;财产净收入403.8元,下降5%,占收入的3.2%;转移净收入2044元,增长7.2%,占收入的16.2%。人均消费性支出12080元,增长9.2%。
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8:1,比上年缩小0.0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77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2%。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43人。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1.8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0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8.76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1.3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3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59万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39万人。
2020年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所,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1085张,入住人数336人。幸福院81所,床位数577张。2020年年末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15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424人,特困供养481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3507.59万元。发放救灾款300万元,救灾被500床。
附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和跨区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来自市公安局;特色农业产品种植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客货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经合中心;旅游、文化、体育等数据来自市文旅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融媒中心、市广电网络公司;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华阴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人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电力数据来自市电力局;教育、科技数据来自市教育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于市市场监管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局;水利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市住建局;环保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养老经办中心;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救灾数据来自于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与经济下行的压力,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动华阴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2.48亿元,比上年下降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9.97亿元,下降6.5%;第三产业增加值52.03亿元,下降3.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4:13.8:7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5336元。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5.5亿元,占生产总值49%。人口:年末户籍总人口238554人,其中,城镇人口106334人,乡村人口132220人。男女性别比为1.042:1。出生人口2346人,出生率9.83‰;死亡人口1826人,死亡率7.65‰,自然增长率2.18‰。全年共有户数81991户,户平均规模约为2.91人/户。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年末常住人口2051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9472人,城镇化率53.4%。 | RAG-ES | 2024-09-11 |
2020年末人口及构成 指标 年末人数(人) 比重(%) 常住人口 205119 100.0 按城乡分:城镇 109472 53.4 乡村 95647 46.6 户籍人口 238554 100.0 按城乡分:城镇 106334 44.6 乡村 132220 55.4 按性别分:男性 121732 51.0 女性 116822 49.0 按年龄组分:0-17岁 47109 19.8 18-34岁 57530 24.1 35-59岁 87569 36.7 60岁及以上 46346 19.4 | RAG-ES | 2024-09-11 |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6562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136136万元,增长4.4%;林业产值3550万元,增长0.9%;牧业产值34310万元,下降2.7%;渔业产值4585万元,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981万元,增长2.5%。 全年粮食总产量114904吨,比上年增长6.1%;其中,夏粮产量53854吨,增长9.13%;秋粮产量61050吨,增长3.49%。瓜果产量59775吨,下降12.39%;油料产量975吨,增长2.85%;蔬菜产量60157吨,增长1.1%;棉花产量19吨。 特色农业产品种植。全市甜柿面积10304亩,挂果面积4000亩,产值达5600万元。华阴甜柿产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优势进一步显现,有效地促进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稳步增收。 年末大牲畜存栏8460头,增长6.38%。全年肉类产量1843吨,下降0.49%;牛奶产量20308吨,增长13.26%。水产品产量1290吨,比上年增加98吨,增长8.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工业增加值8.22亿元,比上年下降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8亿元,下降1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06亿元,比上年下降11.7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50.9亿元,比上年下降18.7%;利润总额1.4亿元,增长7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4.61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8.59亿度。 建筑业: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按不变价计算)。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2.97亿元,增长13.36%。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利润总额161.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农户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6.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0.9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1.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5%。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6.5%。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13%;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1.79万平方米,增长38.26%;商品房销售面积17.03万平方米,增长1.13%。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51亿元,比上年下降2.5%;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51亿元,下降19.1%。全年公路交通旅客运输总量241.72万人,比上年下降69.22%;公路客运周转量7826.39万人公里,下降71.18%;货物运输总量123.6 万吨,下降4.19%;公路货运周转量15432.53万吨公里,增长31.99%。 全市邮电业务收入9511.58万元,比上年增长22.92%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081.58万元,增长31.3%;电信业务收入4430万元,增长14.5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3245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数26136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94737户,比上年末减少3694户。全市电话普及率为95.57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1.6部/百人。 六、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5亿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8.39亿元,下降12.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7%;限额以下零售额19.86亿元。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八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6.5%;衣着类价格上涨1.1%、居住类价格下降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0.8%、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1%。 七、招商引资与旅游 招商引资:全年新签项目12个,当年合同引进金额37.0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已投产企业数30个。 旅游: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56.3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78.53%,其中登山人数102.64万人次,下降67.22%。全年旅游收入13.7亿元,比上年下降85.67%,其中门票收入1.21亿元,下降66.3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2.56亿元,同口径增长4.1%。其中,税收收入1.69亿元,下降14.4%;非税收入0.87亿元,增长81.2%。全年财政预算内支出21.09亿元,比上年增支0.48亿元,增长2.3%。 存贷款: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0.0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3亿元,增长2.4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4.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42亿元,增长11.04%。各项贷款余额80.26万元,比上年末减少8.13万元,下降9.2%。存贷比57.3%。 保险: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3973.06万元,比上年下降10.77%。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367.06万元,下降18.93%;财险保费收入1606万元,增长4.77%。保险赔款总额1395.54万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寿险赔款433.64万元,下降12.92%;财险赔款961.9万元,增长29.83%。 九、电力、科技、教育 电力:全年用电量33879.84万千瓦时,其中,大工业用电量为2042.72万千瓦时;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量为11494.65万千瓦时,其中商业售电量5096.16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2848.8万千瓦时;居民用电量17493.67万千瓦时。全市农网改造项目22个,农网改造用户3504户,农网改造工程总投资2092.28万元。 科技:2020年全年申请专利81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56件、外观设计专利10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累计达到6家。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760.9万元,经费投入强度为0.12%。 教育: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25所,在校学生34257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2910人;初级中学7所,在校学生7334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923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543人;小学31所,在校学生15612人;全市共有幼儿园84家,在园幼儿7858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78家,占比达到92.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4%。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全年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累计180场。文化馆总馆1个,分馆8个,文化站6个,各类体育惠民工程建成20个。全年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16万册。电视台全年自办节目955期,创收46.13万元,广播综合覆盖率93.65%,电视综合覆盖率99.83%,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年末全市114个行政村接通有线电视信号。 体育:全年各类体育惠民工程建成20个。组织举办西安国际马拉松夏季竞速邀请赛、陕西省群众足球乙级联赛等大型赛事,其中国家级1场;省级1场;县级3场。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081人;体育社会组织17个;健身活动站点15个;赴国省市参加运动会91人。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24个,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床位1329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56人,医师数551人,注册护士数677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65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1人。全年“四苗”接种率达98%。 十一、水利 水利系统全年完成有效(农田)灌溉面积14.11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9.07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9.63千公顷,堤防长度106.13公里。建有水库3座,总库容172.02万立方米。万亩以上灌区面积2.7万亩。 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6739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供水3764万立方米,工业供水556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683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量159万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供水203万立方米,林牧渔畜供水量1374万立方米。 十二、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年末华阴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61.19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铺设长度124.3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72.22公顷,绿化覆盖率37.35%,园林绿地面积593.68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56.1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7平方米。 城市环境:2020年,全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8,同比下降14.54%;优良天数为269天(优61天,良208天)。PM10浓度为71μg/m3;PM2.5浓度为46μg/m3。工业烟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都达到100%。全市污水处理率95.08%,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可支配收入24984元,比上年增长6.3%。人均全体消费性支出20745.6元,增长8.2%;其中食品烟酒支出为6742.5元,增长8.2%,占总支出的32.5%。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38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工资性收入26018元,增长4.9%,占收入的71.6%;经营净收入1562.5元,增长5.2%,占收入的4.3%;财产净收入1126.5元,增长6.7%,占收入的3.1%;转移净收入7631元,增长5.3%,占收入的21%。人均消费性支出28159.6元,增长6%。 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8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工资性收入6624.5元,增长7.3%,占收入的52.5%;经营净收入3545.7元,增长7.3%,占收入的28.1%;财产净收入403.8元,下降5%,占收入的3.2%;转移净收入2044元,增长7.2%,占收入的16.2%。人均消费性支出12080元,增长9.2%。 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8:1,比上年缩小0.0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77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2%。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43人。 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1.8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0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8.76万人;年末参加失业保险1.3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3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59万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4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39万人。 2020年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5所,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1085张,入住人数336人。幸福院81所,床位数577张。2020年年末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15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424人,特困供养481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3507.59万元。发放救灾款300万元,救灾被500床。 附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和跨区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5、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来自市公安局;特色农业产品种植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客货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自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经合中心;旅游、文化、体育等数据来自市文旅局;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融媒中心、市广电网络公司;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华阴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人险公司和财险公司;电力数据来自市电力局;教育、科技数据来自市教育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于市市场监管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局;水利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市住建局;环保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养老经办中心;社会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救灾数据来自于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