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市南区

共 2989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0-01-01

2020年青岛市市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青岛市市南区统计局

(2021年4月19日)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区委“攻坚落实年”部署,迎难而上、坚毅前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 合

经济发展好于预期。统一核算结果显示,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72.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其中,从三产比重看,第二产业增加值135.59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1136.73亿元,增长2.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7:89.3。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20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7.10亿元,增长0.1%;区级税收收入累计完成67.84亿元,税收比重77.9%,高于全市6.2个百分点。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51.18亿元,同比增长3.2%。全年全区实现全口径税收收入169.55亿元。

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截止2020年末,全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36256户,从业人员440825人,注册资本(金)20.03亿元;私营企业53682户,从业人员210680人,注册资本(金)4481.64亿元。

二、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经济逐步恢复。2020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7.23亿元,同比增长0.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6亿元,增长1.5%。

建筑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46.7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2.14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利税总额15.25亿元,同比下降9.8%。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较好。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3.5%。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三产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99%。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63个,新开工220个,竣工项目187个。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6.7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3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

全区消费品市场稳步复苏。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52亿元,同比下降0.9%。从消费结构来看,占比较大的商品类别依次是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和粮油、食品类,分别占比29.3%、20.2%和12.6%。

五、对外经济

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652.84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439.07亿元,同比下降5.9%;进口213.77亿元,同比增长21.1%。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纺织品、机械设备、金属制品、钢材等,主要进口商品为铁矿砂、原油、成品油、沥青等大宗资源类商品。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77个,合同外资8.52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5329万美元,增长88.02%。全区亿元重点项目实际利用内资126亿元。

六、科学技术和教育

2020年,我区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3个,争取市级及以上科技资金8250.11万元。技术合同交易额73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4家,累计高新技术企业236家。

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2075件,发明专利授权量953件,有效发明专利4715件。新增注册商标总量36118件,持续居全市首位。22家单位83项标准申请青岛市标准化资助奖励,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3项,地方标准23项,行业标准23项,团体标准22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项。

截止2020年末,全区共有小学27所,在校小学生3.48万人,较上年增加2.96%,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共有初级中学11所(含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0.96万人,较上年增加5.49%,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文化机构13处,其中文化馆1处,图书馆1处,文化站11处。建成中国(青岛)新媒体基地、新壹百创意文化产业园等6个文化产业园区。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40处,其中,医院33处(三级医院6处、二级医院13处、一级医院10处、未定级4处,其中:专科医院16处),疗养院4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卫生监督机构1处,血站1处,门诊部48处,诊所及医务室309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8处,其他类别卫生机构3处。

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046人,其中执业医师4883人,执业助理医师296人。全区拥有医疗床位7869张,其中医院床位数7255张。

全区共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所。

八、城区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区建设持续优化。全年对老旧居民建筑实施节能改造182万平方米、道路7条、升级改建公厕5座,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8.5%。年末道路总长度257公里,道路总面积430万平方米。

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0.026、0.056、0.007、0.028毫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同比改善分别为:16.1%、22.2%、22.2%、12.5%。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昼间58.2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昼间67.0分贝。

全区共栽植乔、灌木1万余株,改建绿地2.7万余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5%,绿地总面积1007.97公顷,绿地率33.58%,绿化覆盖面积1065.57公顷,公共绿地总面积544.18公顷。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34元,增长3.5%,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首位。

就业形势稳定,全区新增登记失业人员9363人,市南区注册单位吸纳就业5万人,新增扶持创业人数6220人次,失业人员技能培训1329人。

全年共有2293户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全区有各类养老机构27处,床位4060张。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经济类型分组的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平均工资数据发布的通知》规定,我区单位从业人员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须在全国、全省、全市数据发布之后才能发布。

4、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据将通过《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进行公布。

5、到账外资统计口径为商务部FDI口径。

6、我区获得国家级及市级科技奖励情况目前尚未公布。

7、本公报中数据来源:财政收入支出等数据来自区财政局,个体私营企业数据来自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发明专利、商标注册等数据来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区商务局,科学技术数据来自区科技局,教育体育数据来自区教体局,文化数据来自区文化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计局,城区建设数据来自区城市管理局,环境质量数据来自区环境保护局,就业等数据来自区人社局,人民生活数据来自区民政局,其余数据来自区统计局。

 

浏览 5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