洑溪徐氏宗祠
共 182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25
历史沿革
明弘治三年七月十日(1490年7月26日),徐溥出资建造洑溪徐氏宗祠。
明弘治四年十月十二日(1491年11月13日),洑溪徐氏宗祠竣工。
2008年,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徐大宗祠更名为洑溪徐氏宗祠。
2012年,宜兴市人民政府斥资对洑溪徐氏宗祠进行维修,复建第一、四、五三进建筑。
2015年,宜兴市人民政府再次对洑溪徐氏宗祠进行维修。
洑溪徐氏宗祠
建筑格局
结构
洑溪徐氏宗祠为楠木和阳山石圆柱混筑结构,占地面积约585.5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建筑五进,现仅存二、三两进,通面宽17.65米,进深33.17米;第二进面宽3间17.65米,进深8架11.05米,硬山顶,阳山石圆柱,其梁与枋上均有彩绘,但已模糊不清;第三进为正厅,因梁柱为楠木,又称楠木花厅,面阔三间17.65米,进深8架14.8米;歇山顶,其梁架结构保持了明代始建时的原貌;厅内梁柱枋椽上均有彩绘,有缠枝花卉、包袱锦、云鹤等图案。
特点
洑溪徐氏祠堂主体建筑正厅的梁架结构保持了明代始建时的原貌;房屋立柱均为阳山石质地,梁架均为楠木材质,用料考究、工艺精美,体现出江南地区的特点;厅内梁柱枋椽上留存有明代彩绘,属于典型苏式彩画,由图案和绘画两部分组成,两者交替运用,构图灵活,精致丰富。
文物遗存
洑溪徐氏祠堂建有“含清楼”“归乐堂”“世德堂”等,均含怡养和尽孝之义。宗祠大门前有一对石狮,阁额上有一块“徐太师家庙”横匾,天井中央立有徐溥生前得意门生李东阳题写的《徐氏义田碑》。厅正中间上方挂有三块匾额。第一块:百世不迁。第二块:科第世家。第三块:四世一品。第三块匾下写有对联。上联:罢三清素同韩表。下联:建千亩义洽范庄,横批:天下荫受其福。厅左侧挂有文魁4块。厅右侧供有先祖徐福神主牌。第3进梁、枋均有彩绘,中间挂有:追远堂匮额。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主词条:
宗祠由来
徐溥为祖父徐鉴在洑溪建东崖祠,祀徐鉴以上七世祖。并遵父徐琳遗志仿效宋代义田故事遗法,为族人拨置义田800亩。以赡其族人婚丧费用。并设义塾,亦惠及他族,世称徐氏义庄。徐溥的子孙在溪上建有祠堂和花阁老厅,这是徐琳子孙的总祠堂,称洑溪徐祠。
文物价值
洑溪徐氏祠堂现存两进厅堂,典雅大方,用料高贵而技法精湛,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局部手法表现了元代和明代过渡时期的若干建筑特点。
洑溪徐氏祠堂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家族祠堂,年代久远而且兴盛于明、清两代,体现了人文胜地宜兴的历史文脉,与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相互补充,是江南地区家族文化的历史见证。
文物保护
洑溪徐氏祠堂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4月19日,洑溪徐氏祠堂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洑溪徐氏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洑溪徐氏宗祠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街道溪隐路200号。
开放时间
暂不开放
交通线路
宜兴市内乘坐1路、5路、23路、103路、109路、115路公交,即可到达洑溪徐氏宗祠。
评论